13953635486
朝花夕拾的《五猖会》 
阿累的《一面》,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还有《我的伯父周树人》,他自己的作品看看《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故乡》 论文集:《门外文谈》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 鲁迅文集选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彷徨》文集《祝福》《兄弟》《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坟》文集《题记》《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论照相之类》《看镜有感》《灯下漫笔》《春末闲谈》《论“他妈的!”》《杂忆》《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在‘坟’后面》《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反驳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墓碣文》《“友邦惊诧”论》,鲁迅的自撰文《鲁迅自传》。
【个人作品】小说集《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坟》 《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热风》 《三闲集》《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人物影响】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的翻译了外国的文学作品、科学自然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作为美术爱好者鲁迅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理论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极大的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等。1、《呐喊》《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2、《彷徨》《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3、《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4、《野草》《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5、《华盖集》《华盖集》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 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 在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现已编入《鲁迅全集》第3卷
一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人也许会问:是赵薇呢,还是林心如?其实,我的偶像并不是那些明星,而是鲁迅先生。在我的心目中,先生是位于古今中外文人骚客之首的。崇拜先生,首先崇拜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鲁迅是勇敢的。在我看来,在那样黑暗的年代,敢于抒发愤慨之情的能有几人?先生的不畏强暴,勇于斗争是其他人无与伦比的。在白色恐怖中,能够“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又能有几人?崇拜先生,更崇拜他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仙台学医,本想让国民拥有健康的体魄,可面对清朝留学生的麻木不仁,他意识到国民如果没有健全的灵魂,那么即使拥有强健的体魄,也只能是行尸走肉。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致力于批判改造国民的灵魂。《狂人日记》借狂人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希望人们觉醒“掀翻这吃人的筵席”。《阿Q正传》表现了农民面对革命时的落后、不觉悟,竟然同室操戈,认敌为友。面对侮辱,竟然总能找到精神安慰的“济世良方”,真是十足的“东方不败”!《药》则表现了国民的愚昧:华老栓竟然把人血馒头当成治痨病的良药!众茶客竟然以烈士的壮烈牺牲为饭后谈资!甚至,连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也不理解儿子!《祝福》中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一步步走向绝路,最后在一片祝福声中凄惨地死去。而鲁镇的人们竟然在她流血的伤口上撒了一把又一把的盐。而且在这些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冷漠,从而构成了一幅幅畸形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风情画。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一个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出路的。先生在诸多的作品中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希望“引起疗救的注意”,表现出了先生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然而,先生又是孤独的。不是吗?如今满屋子贴的都是苏有朋、林志颖的图片,又有谁能把先生的遗像挂在房间最显眼的位置呢?如果说,先生依然活着的话,他一定会为角落里尘封已久的《鲁迅全集》而发出沉重的叹息。中国需要鲁迅,哪怕来一千个,一万个也不会嫌多!收起赵薇、林心如的漂亮图片,多看几遍《鲁迅全集》吧,那样你会受益匪浅。如果有人问我,我的偶像是谁,我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他:鲁迅!因为中国确实需要千万个敢于直言、针砭时弊的人,需要千万个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人!偶像_偶像(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