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2

yanguoping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职称评审取消论文评选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山野轻风

已采纳
论文,是一个让多少人既头疼又无奈的字眼。曾几何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职晋级的必要硬件,论文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将改革职称的评价标准,不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做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做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在高校人员的招聘中,发表论文的多少是很重要的评估标准。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评估求职者的学术实力。另一方面求职者也可以据此向高校要求更好的薪酬。

职称评审取消论文评选

313 评论(13)

comeonkarry

论文,是一个让多少人既头疼又无奈的字眼。曾几何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职晋级的必要硬件,论文影响和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将改革职称的评价标准,不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做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做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全新第四代汉兰达耀世登场广告图片在职称评审“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当下,国家《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一个惊天喜讯,给广大基层评职者松了绑。一时间,职称评审告别“三唯”( 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时代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论文,到底是只什么“鸟”,让人如此欢喜如此忧,评职与论文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一篇篇看似不起眼的论文,到底有多重要?评职称,需不需要论文“职改后,评职称到底还需不需要论文?”这是许多人的关注和疑问。大家发现,近年来,尽管国家已经陆续对职称论文松了绑,但在许多地区,职称评审还是与论文挂钩的。半年前,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县级以下基层专技人员评职称对论文不做要求”。意见出台后,各级媒体相继发表了“县级以下基层专技人员评职称取消论文”的相关报道,但基层评职者很快发现,在当年的职称评审中,论文仍然是个“硬杠杠”。为此,许多评职者怨声载道,认为国家政策到了地方就变味。其实,“县级以下基层专技人员评职称取消论文”之说只是一种误读。2016年7月,人社部在《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将改革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对论文、科研等不再作硬性要求,而可用能够体现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和水平的工作总结、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成果等替代”。在这份文件中,并没有出现“职称评审将取消论文”的字眼,文件中“对论文、科研等不再作硬性要求”的表述,只是表明国家正在建立多元的更为科学的职称评审标准和考核制度。
336 评论(8)

cbhyxf

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至少现阶段没有取消。
226 评论(12)

mrxc7929

博士第一出身很重要,很多学校看第一学历是不是985直接定,当然如果确实学术上很牛,能带来项目高校也喜欢,一作论文多很有用,学术界有知名度,能拿到项目啊,所以做学问的还是要追求科研水品。
260 评论(15)

卢家彬

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如何确定职称比例,为什么中小学校的在职教师要按岗位、编制结构确定职称,为什么职称评聘要分开,明明已经拥有了职称,却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其实,所有实行职称工资的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原则都是一样的,教师并不例外,也没有针对中小学教师的限制措施。不仅如此,反过来,职称评定还对基层中小学校有倾斜、优惠政策。事业单位的职称结构和数额,是与岗位和编制密不可分的。地方政府同类事业单位岗位、编制总数、类别确定后,职称结构和总数也就随之确定。事业单位的《九定方案》定编定岗后,单位的职称结构和数额也是确定的。职称评聘必须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得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中小学教师也是一样的,只有在编制、岗位限定的范围内进行评选,不能超编制限额评选,也不能脱离岗位聘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也在不停地进行改革,逐渐向适应实际发展需要方向努力。比如下放评审权限,提高小学教师职能上限,取消论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指标限制,扩大教案等实际工作的占分比例。还专门限定了中小学校管理人员评聘高级职级不能超过30%,同等条件下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向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教师倾斜,评聘高级职称必须有乡村基层工作经历等。同时,为了提高职称评聘的公平透明度,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还着力规范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公示公开,接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监督。严禁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徇私舞弊,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21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