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7

pengxue1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快速阅读论文的方法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平

已采纳
第一步(需5-10分钟)快速浏览整篇论文,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你也可以自己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该阶段分下面的几个步骤组成:1、仔细阅读题目、摘要和引言;2、阅读标题和小节标题,标题下的内容不必看。3、阅读结论4、看看参考文献,也许有你读过的论文。在第一步完成后,你应该可以回答以下五个问题:1.类别:这篇论文是什么类型?测试类?对现有系统进行分析的?对原型系统进行描述的?2.内容:在你读过的论文中与其相关的有哪些?使用哪些理论基础来分析文章?3.正确性:结论是否有效?4.创新:该论文的主要创新是什么?5.清晰度:该论文是否条理清晰?回答出以上问题,你便清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该论文,这也许与你的兴趣或研究领域有关,也可能是作者的结论不正确使之没必要再继续阅读。这也再次提醒你,在你写论文的时候,希望有人看你的论文,那么简明扼要的标题及摘要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读者还是审稿人在用五分钟过一遍你的论文后,看不到文章的亮点也就对你的论文失去读下去的兴趣了。第二步(需1小时左右)在第二步要仔细阅读论文,但忽略掉诸如证明之类的细节。 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记录重点,或在论文空白处标注出来,1、仔细阅读论文中的数字、图表和其他插图。 尤其要注意图表: 轴标签是否正确? 标示的结果是否有误差线? 这些常见的错误能区分出该论文是粗制滥造的还是经过尽心做研究后的结果。2、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该论文的背景,记得要标记未读过的参考文献供进一步阅读。通过第二步的阅读,你应该能够掌握论文的主要内容。你也应该可以把论文的主旨及论据总结给别人。对于你感兴趣的论文,读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但是对于那些在你研究领域内的论文来时,还远远不够。有些情况你在读到第二步结束时仍然难以理解论文,可能的原因是主旨对你来说是全新的,还有不熟悉的术语和缩略词。也可能论文作者使用您不明白的论据或实验技术,导致大部分论文内容无法理解。除此之外,有些论文可能写得很差,也导致你无法理解该篇论文。亦或者可能是深夜,你很累了。如果是这样,你可以选择:(1)把论文放到一边,期望着在你走向事业成功的路上不需要理解它,(b)在了解了相关背景知识后,过段时间再回头读,或者(c)坚持不懈继续阅读。第三步(数小时)要充分了解一篇论文,尤其你是审稿人时,需要进行第三步。第三步的关键是:在脑中勾勒出整篇论文,作出与作者相同的假设,重新创作。通过将这种重新创作与实际文章进行比较,您可以轻松地验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也可以轻松找出一些不易察觉的缺陷和假设。这一步需要读者精读论文,完成这一步读者便可验证论文中每一个假设是否成立,并且同时思考如果自己是本文作者的话会如何去体现自己的idea ,这种假设自己是作者的方法可以加深你对该论文论据及表述技巧上的理解,并且能从中学到这些技巧。在完成第三步的过程中,你应该时刻留意对于未来研究工作的新想法。第三步是最耗费时间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要数小时,即便是有经验的学者也至少要一两个小时。当完成这一步后,你应该可以在脑海中重现构造论文的整个架构,同时能确定论文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一般的论点。特别地,你也应该能明确指出论文中不清晰的假设、漏掉引用的相关工作以及论文中试验和分析的手段潜在的缺点。

快速阅读论文的方法有

160 评论(10)

1244153317

看看这是不是平时看文献的你:想把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读懂,每一句话都想去深究一下背后的含义。一旦有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地方就及其难受,陷在咬文嚼字里出不去。在阅读文献中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多人阅读文献的时候视文献为圣旨,文章说的基本都是对的,文章中没说的自己也不敢去想。永远保持着高中生的学习思路。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学习思路没有转变过来,依然保持着中学时期的学习思路。一个大领域的文献放在一起,交织成山,没有头绪。一部分人像中学时期一样,每篇文章都严格批注记录,写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笔记。不是说这样不行,而是工作量实在太大,每个领域每天都有非常多科研文章,每一篇都这样就算是超级电脑来了也算不出工作量。正确阅读文献方式那么到底该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呢我们一直被教导要多看文献,但却没有人教过该如何阅读一篇文献。滑铁卢大学教授SKeshav在2007年发表了一篇名为《How to Read a Paper》,文章中提出了一种三步阅读法。这种阅读文献的方法也被众多学者所接受。三步阅读法第一步:5-10min的快速阅读。这一部分需要你对文章进行一个整体阅读。我们首先阅读标题,摘要和前言,然后再看每一大章和小节的标题,但是不需要看具体内容。之后对文章的数据和图表做到心中有数。整体阅读之后我们就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一个整体面貌了。1、类型;是一份调研报告还是一篇分析论述,亦或者是一篇会议报告等等。2、文章基础;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理论知识,有哪些与之相关的文章。3、正确性;你是否认可作者的观点,你觉得他的论述是否正确。4、主旨;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5、评级;最后就是你对这篇文章的定位了,你需要自己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个评价,看看它是否值得你进一步去阅读。第二步:1小时的详细阅读。对于已筛选好的文章,我们需要知道文章中的一些详细的内容。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开始做一些笔记和注释了,这样能方便你梳理出文章的重点,但是不要对具体的论证细节过多关注。1、仔细阅读数据,图标和插图。尤其是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图表的坐标轴标签是否正确,显示的结果是否有误差线等等,这些图表中的细节错误往往能反映出这篇文章的质量,作者是赶鸭子上架匆忙发一篇文章了事,还是精雕细琢的严谨写作。2、参考文献也非常重要。可以标记一些作者认为重要同时你也没读过的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对于普通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能够了解文章第三步:几小时的深度阅读。这一部分的文章是需要你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的。其中的关键就是在脑中将文章的实验步骤重现一遍,看自己是否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述将实验复现。比较自己复现的过程中与文章不同的地方。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找到文章中的创新点,还能发现它隐藏的缺点和假设。想象力额外的一点清华大学彭明辉教授在《研究生手册》中提到的,带着想象力去阅读文献。有些人以为阅读文献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其实通过加入想象也可以非常有趣。在看题目和前言的时候,你就可以想象猜测作者的意图和实验方法,甚至是实验结果,然后在阅读过程中看看到底对了没有。有些文章甚至不是读对了,而是猜对了。有人说要是猜错了怎么办?猜错了不是正好吗。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文章中找证据,看看这个证据到底是支持我的还是支持作者的,可以更好的去吸收作者的想法和创意,同时加深印象。
333 评论(10)

z1062445737

读书不二法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绝不读第二本书。这种读书方法,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波浪渐进法读书不强求一气呵成,一段时间再读,原本无味的地方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自己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比较品读法读不同的书时,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对照。比较品读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搞研究或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垂直阅读法看书一目十行,不是从左到右,而是从上往下看。更快的方法是“跳读”,即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论点。垂直阅读法适合读一般小说或浏览资料。字斟句酌法字一句,细细品读,同时加以思考。字斟句酌法适合于读经典,嚼得愈久,愈有滋味,还可以加深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彩片段。精华提炼法不动笔墨不看书”,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做读书笔记,能够提炼几句有用的话来,就算没有白读。高山仰止法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犹如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愈能读出美味,读出乐趣这种方法最适合读宗教、哲学与军事经典。居高临下法站高一层,像老师审查学生作业一样去读书。这种方法可用于读热门畅销书,以批判的态度去“俯读不要让自己的思想被牵着鼻子走。多维研读法从多个角度去阅读一本书,读来意境会大不相同。多维研读法可以锻炼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想巢力,加深对书中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求医问药法求医问药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因病求医,对症下药读书时,可常问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5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