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rewing
“荆楚特指湖北,湖北古代称为荆楚。”如把“楚”和“荆”分开释义,那楚也叫荆,都是木剌的名称,而且都产于南方,所以有北朔南楚之说。 从荆楚文化内涵的八大系列(炎帝神农文化、楚国历史文化、秦汉三国文化、清江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长江三峡文化、江城武汉文化、现代革命文化)中不难看出,荆楚诗词的基本精神和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忧国忧民意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哀郢》)、“目极千里兮,伤心悲。”(屈原《招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闻一多《死水》)等等诗句,体现了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二是自强不息精神,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毛泽东《游泳》),等等诗句中所体现的自强不息精神更是为荆楚后人所继承和颂扬。三是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比如,“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闻一多《红烛》)。等等,表现出诗人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四是爱国主义精神,比如,“陟陛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屈原《离骚》)、“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屈原《九章·惜往日》、“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闻一多《一句话》)、“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七子之歌》)。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忧国、报国的爱国之情。五是浪漫主义色彩。这是荆楚诗词的主要特色,比如楚辞代表作《离骚》(屈原),就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诗中无论是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还是一些事物特征的描绘,诗人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还有《山鬼》(屈原)一诗,其中如“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便是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想像丰富,意境新奇,风格奇峭,富具浪漫。的确,荆楚诗词博大精深,寓决深长,值得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