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梨
白酒又名烧酒或火酒,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具有其独特的工艺、风格和优异的色、香、味,在食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酒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饮料,必然要进入世界市场流通。国外白酒酒种的最大特点是酒度低,我国白酒要更大规模的走向世界,必须要向低度化发展,以适应国外的饮酒习惯。同时,对于具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来讲,发展低度白酒还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白酒香味成分与风格 白酒的风格,就是白酒的香气和口味协调平衡的综合感觉,与其所含主要香味成分有直接关系。白酒中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约占总重量的98%,而呈香呈味成分仅约占2%,却决定着酒的香气、香型与风格。构成了白酒的不同典型性。 酸:是形成白酒香味的主要物质,也是形成酯的必要条件,没有酸就没有酯。白酒中主要的有机酸有乙酸、己酸、乳酸和丁酸等,其和为总酸的90%~98%。 酯:是具有芳香性气味的挥发性化合物,是白酒中的主要香味成分,对形成各种酒的典型性起着决定性、关键性作用。 醇类:在白酒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白酒中醇甜和助香剂的主要物质,也是形成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醇和酸作用生成各种酯,从而构成白酒的特殊芳香。 羰基化合物:对形成白酒的主体香极为重要,其中酒香与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及种类有密切关系。 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呋喃化合物在白酒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含硫化合物、醚类以及其它化合物的香味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香味成分在白酒中的地位和作用 构成食品风味的物质基础是它的组分特征,白酒的风味形成也离不开它的香味组分。白酒中除水和乙醇外,还含有上百种有机和无机成分,这些香味组分各自都具有自身的特征,它们共同混合在一个体系中,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白酒的风味。王忠彦等根据香味成分含量的高低,把白酒中除去乙醇和水的其他成分分为色谱骨架成分和微量成分。 色谱骨架成分是质含量大于1mg/100ml~2 mg/100ml的成分,属于白酒的色谱常规定量分析指标,是中国白酒的主干成分,其存在决定着中国白酒的香型及酒质。 微量成分,即非色谱骨架成分,其挥发性极差,在白酒中含量极低。它们的数量之多,来源之复杂,为白酒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微量成分的研究对白酒品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白酒低度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饮酒习惯正悄然发生变化,对白酒口味的追求也由烈变淡。入世后白酒关税的下调使价格低得多的威士忌等洋酒大量涌入,而国际上流行的白酒大多在40%vol左右,可加冰和碳酸水饮用,且质量较高,对我国白酒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白酒业带来的冲击,应从两方面看待我国白酒近50年的变化和发展,一方面,这50年中国白酒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另一方面,中国白酒业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 从人们的酒类消费习惯来看,最近几年,38%vol~45%vol的中度白酒已经成了市场的明星。由于世界各国普遍将40%vol以上的酒精饮料定为烈性酒,并征收高关税,因此加入WTO后,为了开拓世界市场,国内白酒业应把重心转移到开发40%vol以下的低度白酒。 
即对“仪狄始作酒醪”(《世本》)说的否定。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巨属,时代大大晚于“三皇”;而《黄帝内经》已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神农本草》又肯定神农时代就有了酒,都早干仪狄的夏禹时代。现在学术界比较接近的看法是:仪狄可能夏禹时代的一个酿酒高手;人们把酒的发明权归在他的名下,大概是基于一种名人崇拜、名人效应的传统心态。 “一曰杜康”,即对更广泛流传的“杜康造酒”说的否定。“杜康造酒”说先是在民间流传,后来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影响更大。杜康何许人?众说纷纭:许慎《说文解字》说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张华《博物志》说他是汉朝的酒泉太守,民间传说他是周王朝王宫的酿酒师。至于杜康如何造酒的,史籍更无任何记载。因此江统的否定是正确的。现在学术界比较接近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间的一个著名的酿酒家,他酿造的美酒在陕西、河南一带享有盛誉。于是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宣称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宣称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宣称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 到了殷商,我国已摆脱酒的原始酿造,开始进入制曲酿酒的阶段。《尚书》上记载商王武丁和他的大臣对话:“若作酒醪,尔惟曲蘖。”曲蘖就是酒曲,是种制酒的糖化发酵剂。这就是说在距今3200多年前,我国已经成熟地用酒曲来酿酒了。酒曲酿酒,糖化与发酵两过程为一体,被称为“复式发酵法”,一直是我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谷物酿酒技艺的源泉,又是世界酿酒史上的空前创造。西方各国的主要谷物酒,长期沿用麦牙糖化加酵母的酵造法。直到19世纪90年代,法国人卡尔迈特由我国引进酒曲,从中分离出糖化力强并能起酒化作用的霉菌
白酒生产中包装酒损的分析及对策 ------------------------------ 本文从酒瓶的质量、瓶盖、洗瓶、灌装、标签、粘合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降低酒损的措施,是节支降耗积极可行之路。 白酒生产中的酒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酿造酒损;二是包装酒损。根据本厂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平均包装酒损可达10%以上,本文就如何减少包装酒损,作以下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对回收旧酒瓶的分析及对策 一般新酒瓶经过15—20次的周转,瓶子的主体二氧化硅就容易产生分子间断键而破裂,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能检测出再回收的旧酒瓶的使用次数和周期。另外,质量不合格的酒瓶在包装过程中也会造成酒损过高。 主要原因是: (1)瓶子的使用次数过多。 (2)瓶子的薄厚差大于1倍,洗瓶时,受热不均匀。 (3)瓶身太薄,尤其是瓶颈处易脆裂。 因此,严把瓶子进厂的质量关是十分重要的,这是降低酒损的根本措施之一,应由技术部门、质检部门及仓库验收进行把关。对于酒瓶,特别是新酒瓶,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对瓶盖质量和胶套质量的分析及对策 瓶盖的种类很多,有原始型、普通型、防伪的高档型,有铁质的、有铝质的、有塑料的、有铝塑的等等,而铁质、铝制的瓶盖,按垫片又分为发泡质、滴塑质。如果瓶盖的质地差,其密封效果就不好,存放时间较长的酒则缓慢挥发造成损失,所以铁质的瓶盖由于密封效果、价格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正逐渐被防伪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塑料盖所取代。使用普通塑料瓶盖须用胶套来保护包装的密封效果,现在使用的胶套大致有两种:一是湿胶套,二是干胶套。湿胶套包装在酒瓶上随酒精的挥发自然密封,效果较好,但储运不便且价格较高,而干胶套具有储运方便、色彩鲜艳等优点,正在逐渐地被推广使用。干胶套是依据温度的变化控制胶套的收缩,达到密封的效果,因而温度的控制是关键。如今,由于温度控制不当,使不少厂家畏缩不前,不愿使用,所以,对温度的掌握一定要把握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防伪技术含量高的塑料瓶盖被开发出来,正逐渐推广使用,这种瓶盖是具有使用方便、色泽鲜艳、价格低等诸多优点,正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相信使用这种瓶盖的效果更加理想。 洗瓶效果的分析及对策 现在大多数酒厂都采用的是洗瓶机,经预浸、碱液浸泡及高压冲洗等工序。为此,应严格掌握洗瓶机的工艺技术,主要是碱液浓度、洗瓶时间、洗瓶温度这三个参数,碱液浓度高、洗瓶时间长、蒸汽温度高等都会使瓶子老化和变脆,反之碱液浓度低、洗瓶时间短、蒸汽温度不够,就有可能洗瓶不干净,因此,工艺参数的控制应为: (1)碱液浓度:新瓶为5~8%,旧瓶为6~0%。 (2)洗瓶时间:预浸、碱液冲洗、热水冲洗各3~4分钟。 (3)洗瓶总时间:18~25分钟。 (4)温度最高不超过85℃,并且温度不能急升、急降。 (5)相邻两温区的温差应小于30℃。 只有控制好洗瓶机的工艺参数,才能很好地防止瓶子老化和脆裂,减少装瓶和因瓶裂造成的损失。 灌装酒损的分析及对策 不少酒厂由于灌装机械性能差或操作不当,容易造成酒损。因此,灌装是产生酒损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求灌装机械性能要好,操作者技术娴熟,灌装误差尽可能地减小。 标签粘合剂的选择 白酒生产的包装大多数仍采用手工贴标,要跟上机械灌装流水线的速度,就要提高标签粘合剂的质量。否则,由此带来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将是更惊人的,它不仅影响包装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洗瓶的效果。目前,无论是强力粘合剂,还是糊化淀粉糊,或是羧甲醛纤维素糊都应粘度小、粘着力低、固化速度慢、耐水耐寒性能差,严重影响粘标质量。因而,选择使用一种新型标签粘合剂是当务之急。据悉,业内人士已研制出一种新型标签粘合剂SS—8901,克服了上述缺点,经数十家单位的试用,完全符合目前的贴标工艺要求,以粘度、粘着力、固化速度、单标用量、防霉性等均优于已经使用的贴标浆糊。
降低包装酒损 本文从酒瓶的质量、瓶盖、洗瓶、灌装、标签、粘合剂等几个方面 探讨了降低酒损的措施,是节支降耗积极可行之路。 白酒生产中的酒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酿造酒损;二是包装酒损。 根据本厂近年来的生产实践,平均包装酒损可达10%以上,本文就如何 减少包装酒损,作以下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对回收旧酒瓶的分析及对策 一般新酒瓶经过15—20次的周转,瓶子的主体二氧化硅就容易产生 分子间断键而破裂,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能检测出再回收的旧酒瓶的使 用次数和周期。另外,质量不合格的酒瓶在包装过程中也会造成酒损过 高。 主要原因是: (1)瓶子的使用次数过多。 (2)瓶子的薄厚差大于1倍,洗瓶时,受热不均匀。 (3)瓶身太薄,尤其是瓶颈处易脆裂。 因此,严把瓶子进厂的质量关是十分重要的,这是降低酒损的根本 措施之一,应由技术部门、质检部门及仓库验收进行把关。对于酒瓶, 特别是新酒瓶,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对瓶盖质量和胶套质量的分析及对策 瓶盖的种类很多,有原始型、普通型、防伪的高档型,有铁质的、 有铝质的、有塑料的、有铝塑的等等,而铁质、铝制的瓶盖,按垫片又 分为发泡质、滴塑质。如果瓶盖的质地差,其密封效果就不好,存放时 间较长的酒则缓慢挥发造成损失,所以铁质的瓶盖由于密封效果、价格 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正逐渐被防伪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塑料盖所取代。使 用普通塑料瓶盖须用胶套来保护包装的密封效果,现在使用的胶套大致 有两种:一是湿胶套,二是干胶套。湿胶套包装在酒瓶上随酒精的挥发 自然密封,效果较好,但储运不便且价格较高,而干胶套具有储运方便、 色彩鲜艳等优点,正在逐渐地被推广使用。干胶套是依据温度的变化控 制胶套的收缩,达到密封的效果,因而温度的控制是关键。如今,由于 温度控制不当,使不少厂家畏缩不前,不愿使用,所以,对温度的掌握 一定要把握好。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防伪技术含量高的塑料 瓶盖被开发出来,正逐渐推广使用,这种瓶盖是具有使用方便、色泽鲜 艳、价格低等诸多优点,正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相信使用这种 瓶盖的效果更加理想。 洗瓶效果的分析及对策 现在大多数酒厂都采用的是洗瓶机,经预浸、碱液浸泡及高压冲洗 等工序。为此,应严格掌握洗瓶机的工艺技术,主要是碱液浓度、洗瓶 时间、洗瓶温度这三个参数,碱液浓度高、洗瓶时间长、蒸汽温度高等 都会使瓶子老化和变脆,反之碱液浓度低、洗瓶时间短、蒸汽温度不够, 就有可能洗瓶不干净,因此,工艺参数的控制应为: (1)碱液浓度:新瓶为5~8%,旧瓶为6~0%。 (2)洗瓶时间:预浸、碱液冲洗、热水冲洗各3~4分钟。 (3)洗瓶总时间:18~25分钟。 (4)温度最高不超过85℃,并且温度不能急升、急降。 (5)相邻两温区的温差应小于30℃。 只有控制好洗瓶机的工艺参数,才能很好地防止瓶子老化和脆裂, 减少装瓶和因瓶裂造成的损失。 灌装酒损的分析及对策 不少酒厂由于灌装机械性能差或操作不当,容易造成酒损。因此, 灌装是产生酒损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求灌装机械性能要好,操作者技术 娴熟,灌装误差尽可能地减小。 标签粘合剂的选择 白酒生产的包装大多数仍采用手工贴标,要跟上机械灌装流水线的 速度,就要提高标签粘合剂的质量。否则,由此带来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损失将是更惊人的,它不仅影响包装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洗瓶的效果。目前,无论是强力粘合剂,还是糊化淀粉糊,或是羧甲 醛纤维素糊都应粘度小、粘着力低、固化速度慢、耐水耐寒性能差,严 重影响粘标质量。因而,选择使用一种新型标签粘合剂是当务之急。据 悉,业内人士已研制出一种新型标签粘合剂SS—8901,克服了上述缺点, 经数十家单位的试用,完全符合目前的贴标工艺要求,以粘度、粘着力、 固化速度、单标用量、防霉性等均优于已经使用的贴标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