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亦树的软软
简单回答一下我所知道的知名校友,欢迎大家补充。首先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为我国争夺数多奖牌的国家游泳队的孙杨,他在2017年拿到了苏州大学硕士学位。2015年,孙杨进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攻读运动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10月14日,孙杨通过苏州大学硕士答辩,其硕士论文标题是《第三十一届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比赛技术分析》,即里约奥运会孙杨本人夺得200米自由泳冠军一役,对这一世界先进的游泳技术进行了专业分析。并于同年12月,获得苏州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还有就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谈家桢(15-1),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99年国际编号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谈家桢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 他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最后必须提到的是为万千读者创造了一片江湖的文学大师金庸先生。金庸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其小说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金庸求学时,曾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就读。后来,他成了苏大客座教授以及苏大首位名誉博士。金庸武侠小说的忠实粉丝会发现他的书里有诸多的苏州元素,例如《天龙八部》中有提到,乔峰、段誉相识在一家酒楼,斗酒结义,这家酒楼的名字就叫“松鹤楼”。正是苏州著名的酒楼。感谢阅读,希望能被您采纳。 
从1900年到2019年,苏州大学迎来送走了119批学子,即将迎来母校的第119岁生日,刚好看到这道题目,答一下。苏州大学人才辈出,知名校友有很多,有娱乐圈的、体育圈的、文学界、政治圈的等等。比如说娱乐圈有名模熊黛林、孙菲菲,他们都是艺术学院毕业的,都是艺术学的模特班出身,还有我们的奥运会体育游泳冠军——孙杨,可厉害了呢,可谓是才貌双全哦,还有才女——杨绛,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 ,还有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还有武侠小说家——金庸这里重点谈一下比我高一届的学长——孙杨,他去年刚刚毕业,听说现在孙杨已被上海体育学院录取为博士。2015年,孙杨被推荐到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读研时,外界曾有人质疑他们这些“特殊的体育特长生”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是真刀真枪地去学习,但实际上,苏大专门为孙杨成立了一个由5名教授组成的导师团并对其拟定了培养方案。按培养该计划,孙杨并不会因为是奥运冠军的身份而享受特殊照顾,他如果想要获得硕士学位和毕业证书的话,就必须要修满39个学分并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所以孙杨在校期间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他代表苏州大学参战全国学生运动会也是一次促进大学生体育交流的好机会,为学校争取了荣誉。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所作为,哈哈~
苏州大学的前身是东吴大学,我们的知名校友基本上都是在东吴大学时期就读的民国大师们。其实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金庸先生了。1948年,金庸先生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所学习的是国际法专业。2000年苏大百年校庆之际,金庸先生还给母校题词校训,这副字现在还收藏在苏州大学的校史馆内。金庸先生2007年重返母校,给同学们做了一次讲座,并成为了苏大第一名名誉博士。对于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人来说,对费孝通先生一定是相当的熟悉了。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放在今天看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位杰出的社会学家,也是我们苏州大学的校友。费孝通1928年东吴附中高中毕业后,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但在1930年放弃作一个医生的想法而决定要作一个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1982年以后多次到苏州大学访问。苏州大学出版社是在费孝通先生的直接关心与呵护下成长起来的。费孝通先生还应邀欣然命笔题写了“苏州大学出版社”的社名,并为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苏州文化丛书》题写书名。最后我还要强答一波,苏州大学现任校长熊思东虽然不是我们的校友,但是作为我们的网红校长,也算是从苏大走出去的人呀。熊校长在今年的人大期间作为人大代表频频占据微博热搜。他提出的5日假期和关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问题都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登上微博热搜榜哦。
谭铮培 教授 档案学理论研究 周 毅 副教授 档案学基础理论与信息经济学 谭铮培,教授,男,1946年6月生,上海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现为我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国档案学会理事。发表过著作、教材8部,论文90余篇。其中代表性论著有《档案学原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等。周 毅,副教授,男,1966年1月生,江苏海安县人。198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档案专业,获史学学士学位。现为我校档案专业(挂靠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与信息经济学。代表性论著有:《信息学导论》、《信息化与苏南现代化》、《档案信息管理》等。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跨世纪档案事业发展战略》、《中国现代化信息产业发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