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小戈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国家的脸面。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1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学会健康的人格。成功同学们,时代的车轮已经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在现代社会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关联中才有其生存的价值。一个人,不管你是否愿意,若要取得学业或事业的,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文明礼仪,学会与任何人,包括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乃至所有需要与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处,必定要学会塑造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演讲稿《议论文演讲稿1000字》()。正如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矗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精神学习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校园内食品袋、果壳随处可见。这些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要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必须接受文明之教育,就像一块矿石,想要成为钢铁,必须投入熔炉接受烈火的冶炼。父母把我们送进学校,就是想让我们在学校这个文明的熔炉里被炼成一块纯钢。成绩的好坏并不是最要紧的,作为家长,他们期望我们能健康成长,期望我们能在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他们不期望我们一定要成为栋梁,但我希望我们至少是一棵绿树。无庸讳言,当今社会的不文明行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坚信,江后浪推前浪,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园一定会因为我们的文明而更加美丽,社会会因我们而美好。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让我们一起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保护校园环境,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文明之风吹遍校园,吹遍社会,伴随我们健康幸福的一生! 
校园的不明行为主要包括为。不遵守学校的规定。自私自利,不团结同学。
曰“圈地运动”—— “霸位”。常见于课室、图书馆、以及讲座。笔者所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一次是:某女生在专业课上为其室友和“邻居”共霸占了前后两排10个位置,其“标志”物从书包到课本、作业本、发夹、钥匙,仍不够用便将钢笔分成笔杆和笔帽分别霸了两个位置。更令人气愤的是,其所霸占的其他9个位置的同学居然全体迟到。 二曰“张牙舞齿”——在课室、图书馆等公众场所吃早餐。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和不雅表现,不言自明。岭南学院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其课室大楼入口处明文规定:“谢绝衣冠不整及带食物者进入”,我认为全校课室都应贴上这样的警示。 三曰“声动击西”——在一些规定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不关手机铃声。在手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不足炫耀的今天,为何不在进入该场所时即将手机调为震动提示呢? 四曰 “遗臭万言”——在课室、图书馆的桌面刻画和留言。这种现象在珠海校区尤其常见,几乎在每一间大课室的桌面上都可以看到一堆堆、一行行的留言。课桌是公物,大家理应共同来爱护,实不应随手糟蹋、自损形象。 五曰“现场直播”——在图书馆以及课室、宿舍楼门口等公共场所的过激“亲昵”。时下,一些恋人在大学校园里公共场合的放纵“亲昵”着实令人尴尬,有损个人形象和威信。令周围人难堪,当然也就免不了“闲言碎语”和白眼了。 六曰 “顺手牵羊”——校园窃贼不时在校园盗窃自行车,某些人在课室、图书馆趁机主离开座位时盗窃文曲星、随身听、手机、MD等贵重物品。 故同学们要提高警惕,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切不可麻痹大意。 七曰 “姗姗来迟”——习惯性的迟到现象,特别是早上1、2节以及下午1、2节课。主要是因为早上和中午休息起床太迟造成的。大家切勿养成习惯性迟到的不良行为。 八曰“随身所欲”——着拖鞋,女生着吊带、超短裙(裤),男生穿背心进入课室、会议室等正式场所。在大学生活里,我们都应自觉培养自尊自重的意识。除非是特殊状况,我们都应庄重慎行。 九曰“投栏射门”——在学生公寓的楼层走廊里踢足球,运带篮球,特别是在休息时间。在珠海校区这种现象最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宿舍环境和打扰了他人的作息,实为不德。与其在公寓走廊里缩手缩脚惹人非议,何不到运动场上大展拳脚尽兴纵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