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屁霞
同学 老师会知道的哦 
例文中国为什么仅仅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外贸出口已被公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建国以后近30年的长期低迷增长后,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商务部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的累计进口额就高达42000亿美元。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拉动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已和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近30%;三是创造就业机会,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达近亿人;四是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进口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成为仅次于国内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源,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提高了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五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90%。但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的深层次拉动作用方面,与美、德、日等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把握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本质内涵,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一、衡量贸易强国的标志:结构为先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是一组相对概念:既有量的基础,也有质的指标,同时量与质的指标也是相对的。据此,我们认为贸易大国主要是从贸易数量方面考虑的,而贸易强国的地位主要是从贸易质量方面考虑的。贸易强国的衡量标志是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为核心,包括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主体表现活跃、贸易内容不断丰富、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贸易市场多元化等。在进口方面更多的是进口一些资源性的、低附加值的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来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出口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来延长产业内的链条,把更多的附加值放在国内,并通过开发和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使产品和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抗御国际市场风险以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如国外反倾销)的能力。二、中国是贸易大国:当之无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新的推动力,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和2000年分别迈上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台阶;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外贸增长的新格局,我国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在2004年突破10000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第三次飞跃。
我记事起,母亲总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面前,把手一伸。母亲便诊脉。摸了左手脉,又摸了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象一场考试。估计全世界独有中医看病是病人掌握着看病的主动权。虽然是病人来求助医生。可却是由病人先对医生进行能力测试。这个病人可以完全不懂医学。但却是权威考官,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试题的正确答案。诊完脉,轮到母亲答题了。她一样样说清病人的病症、感觉、起因、病理……。病人象主考官一样绷着脸听着,渐渐地露笑容,最后伸出大拇指赞道:“好脉条,好脉条啊!就你给治了,下药吧!” 中医被西方一些人视为巫术不是没有道理的。西医看病,问清症状,还要做透视、化验、检测等等。有时还要穿刺、内视、或者要从体内摘下一块组织做病理切片。甚至干脆来个剖腹探查,怎么也得先看清楚了“病”才决定怎么治,这才是科学的嘛。中医看病,如果站在西医的角度不禁要问中医:你看到“病”了吗?这个病指的是病变、病灶、病菌、病毒,也就是实质性的病。是拿得出,看得见,测得到的。中医拿不出这个病来。那就可以说中医是在“猜”病。母亲"猜"病猜得准。不仅通过诊脉“猜”透有得什么病,还能预测什么时候会流行什么病。每到春季。母亲便会根据她对气候的感知开方让我去抓药,然后配制为成药,赶在流行病来到之前早做准备,她说到时该来不及了。 有一年春季,母亲也是这般催我早做准备。但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她告诉我,这一年的春天得病的将是孩子。症状是发烧,气喘。而且烧得两个脸蛋其中一个脸蛋通红,而另一个脸蛋是白的。我不信。发烧怎么会单是一个脸蛋红?我从来未注意到这一现象。母亲指着她开的方子中的一味中药说,这味药是这个方子的灵魂,将使疗效奇佳。我把药买回,粉碎,过筛,制成散剂,坐等病人上门。还没等病人上门,母亲又开方,让我再准备一剂药。她说,流行病一暴发,一部分人会找中医,另一部分人会到西医院住院治疗。而从西医院出院的孩子将会小脸青白,虚弱,厌食,夜惊……。于是,其中的一部分还会再来找中医的,这副药就是给他们准备的。我正在制第二副药时,第一批孩子如约而至了。让我大吃一惊的是:一个个烧得呼嗤带喘的孩子全是一个脸蛋通红,另一个脸蛋是白的!病人来得太多了,我成了药剂师,忙着分发药物,很快,第一批药就分发光了。我又加紧制第二批药。这时,那些从医院住院回来的孩子也上来了。一个个小脸青白,啼哭不止。我又开始分发第二批药。第二批药发完了,这个春天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