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jianhui84
高大的紫檀屹立在茂密的丛林中,威猛,挺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作用非凡;倒下的檀木制成的家具工艺精湛,质地坚硬,甚是美观;余下的角料刻成的微雕,技艺高超,发人喜欢。一棵紫檀,运用的如此巧妙。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废物,只要用的巧妙。 发挥想像和优势,就可以变废为宝。由于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导致占地面积大,污染过于严重的首都钢铁,将由市中心搬迁至郊区青云店。这是一个浩大的搬迁工程,因为它牵扯到几十个工厂以及其他一系列的事情。这几十个工厂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和首钢紧密联系?这是由于首钢现在发展循环经济,生产钢铁余下的废弃物将转至其他工厂进行加工,余下的废弃物再转至其他相关行业,投入生产,循环往复。这样,就有效的利用了资源,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循环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变废为宝,需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电池,纸张的回收再利用,大大减少了我国树木的砍伐数量,减缓了空气的污染程度。看似不起眼的易拉罐,在河南小妹手中变成一支支笔筒,一个个漂亮的花篮,一套套儿童简易玩具。这种生产成本低,收益高,真正变废为宝。如果河南小妹的做法叫有远见的话,那么巴西的这这位大叔就可以称为真正的创造者了。他利用自己在早晚散布期间从附近的路旁,垃圾场旁捡到的一万七千多只啤酒瓶,搭建成一座小屋,不仅美观实用,而且是真正的废物利用。据他称这个秋天他将会在里边度过,这真的不能不叫人叹为观止。 首钢的搬迁,河南小妹的创作,巴西大叔的“酒屋”,令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其实生活中可利用的废弃物随处可见。废旧的牙膏盒,可做笔筒;打碎的镜子,可以利用胶水粘到彩纸上做壁画;用过的纸张,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 这些随处可见的“垃圾”对于许多人都是宝。充分地利用它们,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有效的保护环境,实现资源再利用。给国家,给自己带来可观的效益,何乐而不为? 
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垃圾,有生活垃圾,太空垃圾,电子垃圾等等。这些垃圾还可以归类,有的属于可回收垃圾,有的属于不可回收垃圾。今天,张老师带我们去了五小实践活动中心,带着我们去变废为宝。 来到五小实践活动中心,眼前是分门别类的从古到今、从外国到中国的各种天文地理、科技文化展示品。我们瞪大惊奇的眼睛,一路看着,来到我们活动的 “E”区,开始活动课。首先是小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有关垃圾的知识。从大家的演讲中,我知道了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五大类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菜叶也可回收,它们会在自然条件下分解…… 接下来,要开始把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垃圾“变变脸”了。我从家里带了两个易拉罐和两条绳子,一把剪刀,想要做一个高跷。首先,我拿出一个空罐,用剪刀在一边戳个洞。可由于厚度太厚,以我个人的力量,怎么戳也戳不破。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张怀茜说:“哎呀,我来。”只见他用力一戳,一个旺仔牛奶瓶就出现了一个洞,紧接着,他在我的指点下在不同部位戳好了另外三个洞。戳好了四个洞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下面是将绳子穿入洞内,这可是个心细的活,需要对准了洞穿,否则不可能穿过去。我小心翼翼的将绳子送入洞中,再用剪刀把穿过去的绳子拉过来。眼看绳子就快出来了,手一歪,又脱掉了。我学乖了,继续穿绳,待到绳子快到另一头的时候,用剪刀小心一夹。嘿!出来了。最后我在绳口打个结,这样一对高跷就完成了。我两脚踩在上面,手拉住绳子,慢慢向前走,脚下发了“哐当”的声音,活像古时的公主格格。同学们也纷纷体验了一番,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稍稍动脑,稍稍动手,原本要废弃的东西就会变成好玩的玩具,实用的东西,今天的活动让大家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