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针对热点问题的议论文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6

s613851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针对热点问题的议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002

已采纳
这是关于雾霾的作文,北京的雾霾天气已持续两周了,小编整理了关于雾霾的作文范文800字,同学们可以参考写作关于关于雾霾的作文,关于雾霾的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  这是最近我们听见最多的关于雾霾的“名言”。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望一眼窗外,感觉就像自己眼瞎了一样。看不到湛蓝的天,看不到悠悠的白云。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一切都是灰色的。连对面彩色的楼房,也只有朦胧的轮廓。  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雾霾已经悄悄的笼罩着整个城市。  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全副武装,生怕雾霾被自己吸进肺里。但是,这又有什么用?  路上的车还是呼呼的排着废气,远处的工厂也在不断地排着滚滚黑烟,路两边的树也看不见了,人们都带着白色口罩。  那么,这令人厌恶的雾霾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许多家庭都有小汽车,但在我们坐在小汽车里准备去旅游的同时,我们的小汽车排出的尾气,却在悄悄的给我们身后的雾霾做着贡献。  在城市的偏远郊区,一些化工厂正在“大显身手”,那日夜排放的浓浓黑烟,正在慢慢的融入空气之中。  在元旦的烟花晚会中,那绚丽多彩的烟花,那噼里啪啦的爆竹,让空气中烟雾腾腾,变得非常混浊,空气质量急剧下降。这些就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它们在带给我们快捷方便、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悄悄地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雾霾的天气,我们呼吸的是混浊的气体。空气中的霾会引起肺炎等疾病。1952年,英国伦敦的那场雾霾似无形的杀手,在短短五天内就夺取了4000人的生命,在之后两个月内有夺去了8000人的生命。我们由此可见雾霾的威力是多么强大。美国进口普卫欣天猫  雾霾这么严重,我们该怎样防范呢?  我们要出门戴口罩,吃清淡的食品,多喝水。在雾霾天气中,我们要少开窗通风。而且还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当你从外边回到室内,要洗手、洗脸、漱口。而且一定要减少室外活动。如果一定要运动运动的话,可以做室内操。  我们要的是清新的空气,要的是健康的体魄。请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而换来所谓的美好生活。少开车,绿色出行,多种树,保护森林。治雾霾,从我做起。

针对热点问题的议论文

303 评论(8)

潮汐鸣

尽管如此,张阳仍然满足于有房的快乐。尽管每月要还银行很多贷款,但是房价涨得也快,短短几个月一平方米就涨了5000多元,张阳更乐于看见这种纸上财富的增长。“我讨厌‘房奴’这个叫法,考虑问题有很多个角度,我是房子的奴隶,但同时也是房子的主人,为什么非要强调前一个悲惨的角色呢?”  买房是一种消  费行为。按照消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消费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参与体验”的生产活动。这种社会参与体验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在这个意义上,消费活动乃是一种社会语言、一种特定的社会成员身份感的确认方式。同时,消费还是一种社会地位的生产活动。在消费行为中,社会地位被生产出来,并且由于这种行为的持续性,社会地位被一再巩固复制。上等阶层力图通过奢侈消费而抬高阶层地位的门槛,凸现自身的阶层优势,并反衬出其他阶层的地位劣势。中、下阶层则试图通过对上等阶层消费形式的模仿而创造高于自身实际阶层位置的“地位假象”。  非常6+1,  我们做了“啃老族”  一篇相关报道这样描述购房现场:买房的人越来越年轻,很多年轻人身后都跟着双方的父母。这样的情景象征性地揭示出我国目前房地产购买力的来源:前面的一对小两口,加上后面的双方的4个父母。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形成了这样一种标准购房模式:首付由一方或双方的父母来出,小两口承担按揭。有的小两口实际上连按揭也无法承担,必须靠一方或双方的父母帮助支付按揭款。这样,就有了我国社会中一种独特的购房模式:3个家庭,或6个劳动力在共同购买或供养1套房子,这就是“非常6+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这种3个家庭6个劳动力支撑1套房子的模式,只有在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才会成为可能,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我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代,一个家庭往往有多个孩子,孩子多达三四个的不在少数。在那样的家庭结构中,父母要帮每一个结婚的孩子解决住房问题,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支撑中国房市的重要因素。这个因素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啃老买房”对买房者及其父母有很大的风险性,社会学教授薛林表示担忧:“年轻人把父母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养老钱用来买房,有的甚至让父母借钱为自己买房,这可能引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老人的积蓄被掏空后,他们的养老将存在风险,对一些无法享受社会保险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未来也并不轻松,做几十年‘房奴’不说,万一职业出现波折,供房和赡养父母的双重压力将使他们疲于应付。”  房子,孩子,二选一  中国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孩子的家庭也是不完整的。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最简单的快乐,也是最甜蜜的负担。房子,孩子,都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大多数人都要为其付出半生的精力。当房子和孩子同时摆在你的面前,你是先要房子,还是先要孩子?当房价高涨之时,这个“二选一”的确让我们无法从容应对。
12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