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2037
我思故我在 最早接触,大学语文是在高二。一位同学不知从哪弄来一本大学语文,在那求知若渴的岁月里,我当然是马上抢到手细细读来。边读边憧憬等我考上大学后,一定要好好品味每一本《大学语文》,谁让语文是我的最爱呢?! 如愿考上大学后,失望就随之而来。我读的是外语系,他不开设语文。(我虽然喜欢语文,但怕写作,而读的是师范,自己不会写作,还怎么批学生的作文呀?所以就舍语文而就英语了!)没有语文,那就自己多到图书馆看看书吧! 大二的时候开设翻译课,是我们的系主任授课。在教到英译汉时,我们薄弱的语文基础,不止一次的让他说起,英语专业也应该设语文,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英语中的精华翻译成准确的汉语,洋为中用,要不,翻译的都会词不达意或出现表达错误,那可怎么办?!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由于电脑的普及,现代很多人都习惯了打字,而忘了怎么手写,这应该是中国人的悲哀吧!所以,我也非常赞同大学开设语文课,愿莘莘学子们能从中获益。 
这里有几篇,希望你喜欢: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语文,在生活中,我们也在学语文,接触语文。打小时候起,我就喜欢语文,我喜欢拿着拼音卡片牙牙学语。上了小学以后,我认识了很多字,便开始接触各种书籍。我品味着方方正正、匀称娟秀的中文字,忽然邹德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图案。于是,我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书籍,丛书中,我“幽兰”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体会到了抗日战争的困苦,知道了童第周发奋学习的故事……长大后,我开始赏析鲁迅、冰心、朱自清的作品,它们给我的生活抹上了五颜六色。书的滋润使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用清淡似水的笔划出一道道心灵的轨迹。于是,读读写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爱拿起笔,独自一人在书桌前写我的感受,我的理想……那白色的纸张顿时充满了活力。久而久之,我的写作水平提高得很快,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拿到高飞的情景,兴奋、激动、喜悦充满了我的心。 苏步青说过,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如果学不好语文,怎么能理解数学题,解答数学题呢?如果不学好语文以后工作了也会遇到困难。 我爱语文,因为她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使我懂得更多的道理,掌握更多的指示。语文,我和你像亲密的朋友,不是吗? 在失意的时候,抚慰心灵的伤痛。 在茫然的时候,指引正确的方向。 语文,如一泓清泉,缓缓而入,呢喃起爱的涟漪,荡漾起诗的韵律,此际,心清如许。 ——题记 如果语文是一泓清泉,那么我对语文的爱就如皎皎月辉,照亮人生的道路。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你听,那可不是语文在把北宋婉约词中的幽幽愁思缓缓吹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你看,那可不是语文把盏而吟,倾吐着泛苔的城墙中,华夏五千年文化的超然大气? “记绣榻闲时,并吹戏雨;雕阑曲处,共倚斜阳。”桨声船影里,可不是语文皓腕凝霜雪,凝眸对残晖,为江南烟雨平添温柔几许?“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女愁苦的面容中,可不是语文倚天扬帆,冥冥之中带来无穷的魅力? 语文,是动人心魄的。 在流光溢彩的上海滩,语文带你访问一个繁华而空洞的世界,那里有一个贫穷的黄包车夫,在大街小巷中飞快地穿梭;那里有一个寂寞的女子,诉说着那个年代不凡的情愫。 在柔情万种的江南,语文漫步在烟雨的土地,轻雾弥漫的西湖让我们看到了语文的长度,经典纯美的周庄呼啸着语文的沧桑。 语文,是催人奋进的。 “而今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爱国的情怀,在语文中得以彰显。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我相信朱自清先生的话语,语文让他的思想凝成闪烁的文字,催人奋进。 语文是一幅山水画,点提勾勒之间倾现着宁静;语文是一首五言诗,平平仄仄之间吐纳着情怀;语文是一轮明月,笼罩这一泓心灵的清泉。 浮泛在诗与爱的清泉上,我倾听着这语文悦耳的声音,汩汩,汩汩…… 语文,是我最早结识的朋友,它陪伴我走过了10个春秋,和我密不可分。 听妈妈说幼时的我十个月便开始呀呀学语,十四个月就开始整句整句地说话,两岁时迷上了认字。别的孩子认字用字卡,而我却对大街上的大小招牌着了魔,整天缠着妈妈上街认字,他们就是我的字卡。它们领着我踏入语文的大门,让我领略到了语言的神奇。 大一点后,我知道了“书”是怎么一回事,便天天晚上闹着要妈妈读书讲故事。《格林童话》我听了一遍又一遍,觉得百听不厌;《安徒生童话》我也听了好几遍,总觉得那么神奇!六岁的时候,我能独立看书了,当我碰到第一本书,打开第一页,便一头钻进书的海洋,一发不可收拾。看书入了迷,甚至忘了吃饭睡觉……一本本中外名著、科普读物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书籍为我的语文路铺下了基础。 上学以后,我终于正式接触语文了。因为书看得多,作文总是不怎么发愁,可考试成绩一直让我忧。记得三年级时无论我怎样努力,我的语文成绩始终徘徊在班级第二。可是有一次,我竟然很意外地考了97的高分,比第二名多了1分。我那时的心情简直爽极了!可仔细一看,分数合错了,应该是95,又是第二!“是告诉老师呢,还是不告诉?”我沮丧地想着,犹豫不决。回家后,我对妈妈说了这事,妈妈只说了一句话:“这成绩不是你的。”于是,第二天上学后我报告了老师。没想到老师竟然笑着说:“这分数是我送给你的。”我听后疑惑不已:分数也能当礼物送吗?可说来也怪,从那次以后,我几乎每次都拿第一。我这才明白老师是用这种方法来激励我奋发向上。因为我的老师,我更加热爱语文。 如今,不管我的成绩是好还是坏,语文都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它从幼年陪我到现在,让我学会了阅读,明白了做人之道,给我的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它永远是我的好伙伴!
"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这一段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话。以我现在的经历还不配和大家谈人生,我要谈的是对于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四年大学生活。对于今天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如何度过关键的四年大学生活,其实有点赶鸭子上架。就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可以让我吹嘘一番的证书,奖章之类的任何被称为荣誉的东西,除了自认为满满的四年的生活感悟。其实回过头想一想,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的这四年生活应该也还是这样,因为对于大学生活该经历的活动,该掌握的知识,我都尽了自己的努力。 有人说:大学一年级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二年级就进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三年级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级"知道自己知道"。 其实,至今我也没能吃透其中蕴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体会到一点,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始进入迷茫阶段,怀念高中同学,怀念高中生活。 在座的大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尤其是后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郁闷的根源。而这也是慢慢长大踏实地的过渡到"知道自己知道"必经阶段。如果你现在觉得没有方向,也没必要着急,其实这很正常。 很多人在没进大学前,就在脑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认为高中的同学之间的感情才是最纯真的,到了大学彼此就不能坦诚相待了。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事实上,随着和宿舍的同学相处,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至少对于和你一起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是不适合的。在这种年纪,有的大多是是性格上的棱角。等你有一天毕业了,回头想想自己的大学同学,你就会发现,其实现在的磕磕碰碰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大体聊聊我的大学生活,希望作为一个个例,能给你们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我的大一和很多人一样,是茫然没有方向的。 就是天天背着书包去上课,晚上去自习,周六周日有时候也就是跑到自习教室里。因为除了自习,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事可以做。后来也经常去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有太多的资源了,总觉得那么多书放在那里,不利用起来,过于浪费了。所以对图书馆我算是比较熟悉的。也有人四年都没去过图书馆,不知道里面什么样,我现在宿舍就有这样一个同学。虽然每天都有事可做,事实上心里却很迷茫,因为毕竟是大学,即使我把它当作高四来过,毕竟终究不是高中。高中有一个高考,始终是努力的目标,现在却没有方向了。也觉得大学生活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丰富多彩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学习,为了考个好成绩而就这么度过四年。于是给自己稍微理清了头绪。显然,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于是开始去参加学生会,天气好的时候会骑车出去逛。很清楚的记得,一次1假期,一直在自习教室里,到了最后两天,实在坐不住了,就推上车,找了一份武汉地图,带上几本杂志,坐在湖边,看看书。心情也不是那么郁闷了。学校周围,到东湖的路我几乎都去过,每次就是一个人,一边对着地图照路,一边走,直到沿着东湖的湖间道转一圈。如果觉得生活很枯燥,这不是大学的错,大学给了你充分的自由,你要做的是利用好这种自由,充分发掘自己的生活。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深的让我爱上了《大学语文》这堂课仍然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教给我们历史上最短的诗,是记载在《吴越春秋》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老师的精妙演说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描述的是一场古代狩猎的情景这些,都是《大学语文》在第一堂课上,便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许是,第一堂课的缘故,直到如今我仍然对上课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但是,我更认为的是,是《大学语文》这本书和认真负责的老师,让我记得了这一堂课我记得了,小小的教室,坐满的认真上课的同学小小的教室,弥漫着认真学习的风气我记得了,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翻看书本,思考问题的情景从那以后,如果,不是因为有特殊的情况,我都一定会按时的来上课每一次的上课,都能够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加深了对书中,一些名家的认识,我懂得了他们的故事,我懂得了他们的心酸《大学语文》让我学习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认识,而不是空洞的理论以及说教而这些是我在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读书,读书,一个人的读书,也许能够体会很多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唯有通过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再加上书本上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这本教材,设计得非常好,里面的内容,不像是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前后两篇文章,完全没有联系在这本《大学语文》中,前后文章彼此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编者对诗歌、词、散文、戏剧以及译文进行分文别类,然后再以文章的作者为索引进行导读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前后的几篇文章,能够更加全面以及深刻的了解文章作者当时所处在的年代,并更加了解文章作者不同的一面例如,《大学语文》中对,李白的解析,选用了《蜀道难》、《将近酒》、《行路难》(其二)、《登金陵凤凰台》、《亿秦娥》,其中前三首诗我在高中便已经学过,当时的我以为已经懂李白了而在读了《登金陵凤凰台》后,却让我了解了李白,忧国忧民的独特感受,他更是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旨尤为深远而读了《亿秦娥》后,相对于别的词来说,这首词,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是让我体会到别的一番的意境和情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让我了解到了不同时间的李白,不同地点的李白,而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所有的一切,结合起来才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李白如此的设计,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能够让每一名读者全面了解一位伟大诗人,了解到诗人不同的一面,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风景在《大学语文》中,除了能培养自己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外,另外,还让我学习到了,论文是如何写作的写论文,对于我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来说,也许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毕竟早做准备,就多一份就业的资本,这个,我觉得是《大学语文》带给我在别的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论文的写作流程,让我懂得了一篇论文写作的困难程度,时间,精力,资料这些都是严峻的挑战所以也就不奇怪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论文造假”了但是,在大一就已经接触到了论文的写作,这样一来,也让我心中有了底这是我上《大学语文》课程以后,同样很重要的心得体会《大学语文》在这个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懂得很多,大学的语文,不同于高中的照本宣科,不同于高中的死记硬背上了大学,上《大学语文》,是要学习如何去欣赏语文,是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来到了大学,学了《大学语文》,让我明白了,原来诗词是可以这样去欣赏的,文言文是这样的去理解的这些,在我没上《大学语文》以前,完全是一片空白如今的我,爱上了平时没事就吟诵诗词,体会抑扬顿挫所带来别有一番的韵味以上的这些,都是我在上了《大学语文》后的心得体会,但是,我最重要的心得体会却是,让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去学习语文的,从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正是因为如此,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这个学期,我爱上了去图书馆,爱上了去看各种文学类的书籍《大学语文》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我对语文的热爱感谢有《大学语文》,让我体会到了书中世界的多姿多彩,让我通过书本体会了世界的不一般不仅如此,我还觉得,因为我是学习市场营销的,将来是可能需要做文案的,那么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而《大学语文》的出现,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今的我,比起上个学期,驾驭文字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收获早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和父母,便已经告诉我,要想学好一门的功课,不是看他背了多少,做了多少的习题,而是看他对这门是否有很大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而《大学语文》正是培养了我对语文的兴趣,让我爱上了语文我真的是觉得《大学语文》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对我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这篇心得体会,虽然,仅仅只有短短2200字,但是,却道不尽我对《大学语文》的喜爱如今,短短一个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就快要结束了,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但是,我相信,这短短半个学期《大学语文》的学习一定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