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1988
116 人赞同了该回答写综述是科研的基本功,它可以是让自己打入某个研究领域的第一道法门,也可以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之后,对所处领域进行宏观的概括,指点江山。于是综述写作思路也有各式花样,但又一脉相承。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综述写作的思路,希望对正在写综述的你有所帮助。如果是刚要打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写综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课题作铺垫,定义并限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并把它置于历史脉络中来考察其价值,避免与现有研究重复。日常读文献、做笔记时都要考虑这几点,以便把读过的文献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框架。把材料组织好,其实一篇综述也差不多搭建起来了。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约翰 W 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经提出的五步文献综述法,在各个领域都可借鉴。说是“五步”,其实也可以看作材料组织和写作的思路结构。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主题2(关于因变量)、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总结。1.序言 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2.综述主题1 即关于“自变量”的文献。比如要讨论某药物对某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那么该药物就是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条件。你的课题中也许会有好几个自变量,那么再做个亚层分别论述;但总有那么一个比较关键,当然要重点阐述。3.综述主题2 是关于“因变量”的文献。和自变量的情况相似,一个药物也许会引起多种生化反应,但仍然是落水三千取一瓢饮。当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顺序不是固定的,看自己方便。只是要将它们分别阐述,能囊括更全面的信息,展示相关研究领域的大格局,便于把自己的课题置于其中,提炼其研究意义和价值。4.综述主题3 要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建立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突破点的一部分。这里要包含与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梳理两者千丝万绪的关系中哪些方面已经研究成熟,可以作为自己的基础,又有哪些方面稍薄弱但充满潜力,是提出假设的着力点。或许目前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此处要注意不要回避那些不支持你观点的研究,不论多小的研究,提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回避了显得心虚不说,其实更有可能漏掉一种潜在的问题解释方案,若将来你的实验未能证明自己的假设,不妨重新审视这些不支持你的证据。5.总结 在综述的最后再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强调你研究课题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我上周还在为论文的事急急急的,同事介绍我找VIP英语论文网的老师帮忙。他们安排了个老师跟我沟通了一下,我觉得挺专业的,后来就指定那个老师帮我写了,论文的大致框架还有思路都给我讲了,我觉得挺好的,最近我也是每天跟老师联系的,觉得还是挺放心的,呵呵,感觉还是比较省事的。参考下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语言研究者和语言教师发现在众多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中,语言学习策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阅读策略的培养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实验稿)》所列举的一项课程目标。然而,国内学者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大多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针对高中生的研究并不多见;以中学生为对象的英语阅读策略研究甚少,实验研究则更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根据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使用相关学习策略的情况,证实有选择地灵活使用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他们英语阅读用特点,高、低分数组学生在阅读策略使用上的差异以及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关系,以期发现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英语成绩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收集数据,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数据;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5对调查和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本研究基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实验稿)》、Oxford(1990)和Andersen(1999)等人关于英语(阅读)策略的问卷,编者编写了由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大类、共12小类、66个问题组成的《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问卷》(ERSISMiSS),对127名(实验班64名,对照班63名)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进行了实验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与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如何?2、善学者和不善学习者在策略使用上有什么差别?3、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会不会对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和阅读成绩产生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高三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与前测的阅读成绩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而他们的英语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与后测的阅读成绩之间则有显著性相关关系。2、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学生之间在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方面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最常用的十个具体的策略均是认知策略,而最不常用的十个具体策略中,优秀生有六项,一般学生有八项是元认知策略。3、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对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频率和阅读成绩均有较大的影响,但短期的训练对学生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影响大一些: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阅读策略与后测阅读成绩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异是由认知策略的使用造成的,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4、高分组学生比低分组学生能更好地运用阅读策略。高分组学生不仅比低分组学生更频繁地使用阅读策略,而且两者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5、除补偿策略以外,其它五类策略与英语成绩显著相关。英语阅读策略在整体上对英语成绩具有中度的预测力。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对英语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6、英语阅读策略对英语阅读成绩有重要影响,元认知阅读策略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首要因素。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的策略使用意识。最后,本论文结论: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要加强阅读策略使用的意识,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泛读课上,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优化训练,以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第二章对国内外英语阅读策略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讨论了研究的设计,包括研究环境、研究问题、取样、研究步骤、研究工具、数据搜集与分析、英语阅读策略培训方法等。第四章为对数据的分析与讨论。第五章对研究作简要总结,指出研究发现、局限性及本研究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自己咨询VIP英语论文网也可以,老师的态度很好
第一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其次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第二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建议查阅外文期刊,少看或者不看中文文献。二找好关键词。找出所有与之有关的SCI、Ei等数据库的英文文献。这点要做到100%,绝不漏掉哪怕一篇文献。把所有的相关文献,下载,用可识别的文件名存起来。三文献的缩写。每篇文献都要用最简单的标记缩写,来区别彼此。四速记本。由于文献特别多,一些重要的文献,当时觉得重要,过几天可能就想不起来了。所以给文献划分等级,很重要。六先看Review,由近到远。七先看摘要,再看结论,再看introduciton。八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