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宇
你可以同世界近现代史联系,研究国际关系与角逐以及地球统一的问题,以下可以参考,具体史实自己罗列、核对,我非历史专业,不过见得比较多。可能有帮助,也可以讨论,JY3375@126近现代史列强争霸的春秋战国本质“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又总是如此的作弄天下人,原来我们早已处在这慌乱的春秋战国乱世之中了。 美国--秦国,地处西鄙,东为黄河、华山崤山函谷关天险,南有秦岭阻隔,其他中原强国难以成功致命攻击,北、西皆为戎狄之地,南为巴蜀,构不成威胁,反而成了秦国的战略预备空间;美国地处美洲,东西皆为大洋所隔,极占地利,其他各列强难以致命攻击使其灭国,北美南美皆是小国弱国,难以构成威胁,反而成了美国的后院,别国休要染指;起家之路:秦国靠勤王有功,美国靠两次世界大战;结局很难预料。 俄罗斯--楚国,地处南蛮之地,不被中原各国认同,独自在南方发展,开疆拓土,以致能问鼎于周,称王,后灭吴、灭越,东至于海;而俄罗斯地处欧洲北方苦寒之地,从莫斯科公国四处征伐,北出北冰洋,西见波罗的海,南开黑海北岸,东方越过乌拉尔、西伯利亚,直达太平洋沿岸。一直不被欧洲各国看重认同,二战后能同美国叫板,不知以后能灭掉现在的吴越不?拭目以待。 德国--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四出扩张皆未果,对内被同出于晋的赵韩牵制,在外被齐楚燕秦围困。而德国也一样,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四战之地,四出扩张,两次世界大战都失败,在大陆上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围困,海上还有英国、美国虎视,中国、日本、朝韩相隔于东方尚未陆上接壤。现在被美国军事上控制住。 法国--赵国,与魏国一样,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向北扩张成功,对内被同出于晋的魏韩牵制,在外被齐燕秦围困。而法国也一样,地处欧洲大陆,四战之地,四出扩张,向南殖民非洲最为成功,拿破仑时代进攻德意志、俄罗斯,两次界大战都有参与,其中差点灭国,在大陆上有德国、意大利牵制,海上还有英国、美国虎视,中国、日本、朝韩相隔东方尚未陆上接壤。 意大利--韩国,与魏国一样,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对内被同出于晋的魏赵牵制,在外被齐燕秦楚围困。而意大利也一样,地处欧洲大陆,四战之地,四出扩张,向南殖民非洲最为成功,两次界大战都有参与,两次骑墙,在大陆上被德国、法国牵制,海上还有英国、美国虎视,中国、日本、朝韩相隔较远尚未陆上接壤。 英国--燕国,地处北疆,北为燕山、东至辽河流域,西南同赵国接界,东南同齐国交土,可惜没能抓住时机向上天赐予的内蒙古草原、松嫩平原拓展,造成没有战略空间的窘境。而英国隔海相望与法国、德国,其他面皆为大洋,抓住时机击败西班牙舰队称霸海上,在非洲、美洲、亚洲、澳洲成功经营,这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齐国,地处泰山之北、东,东、北皆临大海,富产盐铁,贸易而富足,北有燕国(事实上灭齐一次),西有赵魏、在西边秦国更是阴谋百出,南边隔着泰山与鲁国为邻,修着齐长城防备鲁国,可见是肘腋之患。再南边楚国野心勃勃。春秋五霸之首,可叹没能及时南灭鲁国、并淮泗诸国,灭吴、越,西占宋、郑进而占据中原,统一中国。中国也是这样的,地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之北、东,东、南皆面海,富产磁丝,靠世界制造、贸易发展壮大,北有强敌俄罗斯熊视耽耽,东有日本垂涎三尺,相隔中亚、东南欧小国与德、法、英向望,东边远隔重洋的美国暗施诡计,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之南印度蠢蠢欲动,中国时刻警惕,只差没修(齐)长城了。最久远的文明古国,宏图的秦汉帝国,大唐帝国,令世界战栗的蒙元帝国,七下西洋的明帝国,到晚清后来败落,列强瓜分,日寇蹂踏。现在巨龙苏醒,若国人昏昏暗暗,不以史为镜,刻苦经营,南灭印度,东南合并东南亚澳洲,西边进取中亚、西亚、东南欧、非洲、东边合并美洲,凭国力角逐欧洲、太平洋,最后中国也将是现代版败亡齐国,不是被秦国(美国)、楚国(俄罗斯)灭掉,恐怕连称霸的吴国(日本)、雪耻图强的越国(朝韩)都能轻松的灭掉。 日本--吴国,地处江南,西与强楚相邻,北邻齐国,南边为同山水之便的越国,吴越世代交恶,互相攻伐,后来越国勾践“二十载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吞吴后又被楚国所灭。日本地处亚洲东北端海上,北与朝韩共日本海之便,西为中国,北邻俄罗斯(楚国),东边是其又敬又恨的的美国(秦国),差一点在称霸后灭掉中国(齐国),多次殖民朝韩(越国),只是天不予时。被同盟国击败。 朝韩--越国,地处江南,西与强楚相邻,北边为同山水之便的吴国,越吴世代交恶,互相攻伐,后来越国勾践“二十载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吞吴后又被楚国所灭。朝韩地处亚洲东北端半岛上南与日本共日本海之便,西为中国共山水,北邻俄罗斯(楚国),再东边是其救星的的美国(秦国),多次被日本殖民,在美国(秦国)、俄罗斯(楚国)、中国(齐国)扶持下独立发展强大,与日本角斗,而美、俄、中壁上观角斗,使其势均力敌,不一方独大。 另外还有:印度--鲁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泰山)与中国(齐国)相邻,对峙。 土耳其(扼亚欧非之枢纽)--郑国(扼守中原),中亚、西亚、东南欧各国如春秋战国的淮泗小国,东南亚澳洲如汉水小国,南美如秦国西部的戎狄,非洲如百越诸国一样,(只就形势,并非贬诋他国)不一而道 大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现在中国巨龙苏醒,若国人昏昏暗暗,不以史为镜,不明兴替,不刻苦经营,南灭印度,东南合并东南亚澳洲,西边进取中亚、西亚、东南欧、非洲、东边合南美洲,凭国力角逐欧洲、太平洋,最后中国也将是现代版败亡齐国,不是被秦国(美国)、楚国(俄罗斯)灭掉,恐怕连称霸的吴国(日本)、雪耻图强的越国(朝韩)都能轻松的灭掉。警醒吧! 也许我杞人忧天吧,但愿我没洞晓这现代版春秋争霸战国决雄的残酷现实,也许还活的轻松些。不知所谓,不要见笑! 
1、试论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时期近卫军与皇帝的关系 2、马尔克与5-9世纪的法兰克社会 3、曼与马尔克的比较研究 4、论林志纯关于中国城邦制与封建制的研究 5、高中历史必修Ⅰ中的公民教育研究 6、白月桥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7、苏州市历史中考试卷发展研究(2009-2015) 8、沪台两地最近版本初中历史教材对比研究 9、近年(2010-2015)高考历史选择题量化统计研究 10、江西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变化走向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 11、2011-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卷历史选择题分析 12、建国初期(1949-1953)中学历史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13、阶级斗争史观的式微对高中历史教材的影响探究 14、高中历史教材静态难度的定量比较研究 15、高中历史教材中历史地图的比较研究 16、中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7、改革开放以来高中历史教材中世界史体系的演变分析 18、社会转型视野中的罗马帝制研究 19、试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与教学的衔接 20、新课程背景下亚非拉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现状分析研究 二十个好写的历史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学术堂整理了15个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 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 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 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 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 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 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 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 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 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1、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的研究。 2、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4、中国体统文化意识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5、关于资本主义萌牙的研究。6、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原因与性质的研究。7、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特点与水平的研究。8、关于个体小农经济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研究。9、历史时期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成因。10、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研究。11、战国秦汉时期的经济区域。12、商品经济与战国秦汉社会变迁。13、秦、汉重农抑商政策比较研究。14、西汉经济政策述评。15、豪族与两汉社会。16、两汉土地制度研究。17、秦汉时期的移民问题19、汉代儒学的发展及其影响。20、门阀政治形成的原因。21、门阀士族与魏晋文化的发展。22、门阀士族与魏晋隋唐社会23、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转移。24、府兵制与关陇集团。25、商品经济与唐宋社会变迁。26、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27、科举制度与唐宋社会。28、唐宋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29、汉、唐外交方针之异同研究。30、隋唐地方权力研究。31、地方行政体制与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32、门阀集团与隋唐政治。33、 唐宋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经济。34、古文运动与儒学的复兴。35、佛教与唐宋文化。36、道教与唐宋文化。37、元代文化政策研究。38、行省制与元代的地方发展。39、明朝经济政策及其历史影响。40、朱元璋与明初政治。41、明清流民与山区开发。42、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43、清代边疆地区的开发。44、唐以前的国家、社会与水利。45、宋以后的国家、社会与水利。46、秦汉隋唐的地方行政与社会控制。47、宋明清的地方行政与社会控制。48、士大夫阶层与宋明社会研究。49、地主阶层与中国体统政治研究。50、唐宋科技与社会、文化研究。51、汉唐时期的陕西。52、宋明时期的陕西。53、汉唐时期的乡村社会。54、宋明时期的乡村社会。1.秦汉时期的移民政策及其影响2.秦汉与匈奴的战争评述3.秦汉时期北部边疆的开发及历史意义4.秦汉时期北部边疆的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中国古代重农政策的历史作用6.试论西汉的商业政策7.试论汉代的农业政策8.西汉时期汉匈人口流动及影响9.东汉对南匈奴政策评析试论汉武帝的用人方略11.司马迁的民族观略论12.汉代外戚集团的形成与擅权13.论西汉后期的社会问题14.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15.试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16.试论唐太宗的人才思想17.汉唐异同论18.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19.宋辽对峙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意义20.宋金战争爆发的原因21.宋代冗官及其社会影响22.金代的重农政策23.元代文化的特点24.《盐铁论·散不足》所反映的西汉社会生活25.东汉的赈灾政策26.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关系27.康熙在维护国家统一中的作用28.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