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9

wang79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节能技术论文5000字开头的文章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K21

已采纳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6-2009年,中国居住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率为97%;2009年,中国居住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为20亿元,同比增长36%。2010-2011年,我国居住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分别是18亿元和170亿元。  2、居住建筑智能化市场前景预测  国家对智能小区的建设十分重视,建设部先后于1999年4月和12月分别两次下发《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工作大纲》和《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对智能小区建设进行规范指导。

节能技术论文5000字开头的文章

138 评论(8)

chongchong9858

《小行为大改变 “低碳族”悄然兴起》  “走路还是开车?”“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室温28度还是27度?”……这些选择题,逐渐成了时下越来越多年轻人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批以实际行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支持中国政府刚刚提出的碳减排目标的年轻人,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共同的雅号——“低碳族”。  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前夕,有记者提前探访就在我们身边的环保新人类。  一算吓了一跳  我一年产生4吨碳  在南京一家大银行工作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会愿意尝试“低碳”生活并非突发奇想。一个月前的一天,她偶然在网上发现有种“碳排量计算器”,出于好玩她决定计算一下自己的碳排量。  点开“碳排量计算器”的页面,会冒出一堆问题,比如,你家里是否使用节能灯泡?你每年搭乘长途飞机的总次数是多少?……只要耐心回答完问题,计算器即会算出一定时期内你制造的二氧化碳数量。“真是只是觉得好奇,才给自己算一下的,结果,我一年竟然要制造4吨二氧化碳,比我们中国人每年7吨的平均水平高出了不少。”刘小姐坦言,这个实在有点超标的结果,让她蒙了,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浪费行为,“我的一些生活习惯必须改变,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减少5度电,算下就能减少4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呢。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如果不做就成了浪费之源。”  四年没买新T恤  减少6千克碳排放  31件环保T恤轮流穿,平时吃饭自带筷子……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的戴小建用自身行动带动了周边一群同学共同倡导低碳。  自进入学校,戴小建就参加了学校的寸草环保协会,并成为协会核心骨干。因为积极参与了很多的环保活动,他得到了不少件活动纪念T恤。“每次活动一结束,环保T恤就基本都不穿了,我觉得这个很浪费不环保,后来我想,我把它当做夏天的T恤穿,既减少了碳排放,又能多次利用环保T恤上的宣传信息,何乐而不为呢?”  4年下来,戴小建一共攒到了31件T恤,除了入学开始买了2件外,其他夏天穿的都是这样的衣服,仅仅衣服一项,戴小建4年来就减少了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夏天的衣服都是环保文化衫,不是为了省钱,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省4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我要用行动呼吁大家‘低碳生活’。”  认养7棵香樟树  以此抵消员工碳排量  位于河西泰山路的帝斯曼(中国)公司在“低碳”问题上,更加直接了。他们认养了自家门前7株香樟,以此抵消员工的碳排放量。  公司老板唐江生是个地道的英国人,他说,在欧洲很多大企业都会做“碳抵消计划”,就是计算每位员工日常活动中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付相应费用给专门机构,通过植树、购买环保器材等途径,来抵消公司员工的“碳排量”。  他还真就算了一笔账:公司共有40名员工,走路和骑自行车不产生碳排量,而坐公交每公里的碳排量是069公斤,骑摩托车是094公斤、电动车是043公斤、地铁是042公斤,开私家车最高,每公里达到11公斤。每位员工的交通工具,出行路线一一统计,然后通过地图计算公里数、全年264个工作日,每天一个往返……唐江生最后得出全体员工使用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381吨。然后再加上办公室里电脑、办公用电、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UPS电源等产生的碳排放量,公司员工出行和办公器材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一年为821吨。而一株乔木每天大约可以吸收033吨二氧化碳,一年就可以吸收045吨,这样算下来,他认养了7株行道树。  “低碳”是种境界  核心就是节电和节能  “在工作中,尽量少用打印机;平时多走路上下班,这些都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张衡同样也是个“低碳生活”先行者。  节电节能的理念充斥着他的生活。“我尽量不用打印机,而是用电子邮箱传达,这样可以‘无纸’办公。相机里的照片我不会全部打印出来,都是备份到电脑里。”  对于电脑的使用,张衡也严格按照节电方式操作。比如将电脑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在1分钟;此外,如果外出有事,他也会在电脑上设置自动关机时间,以防当天忘记关闭电脑。将这些小细节都使用上,张衡每天可以减少约2公斤碳的消耗量。  “我家的家电几乎都是节能电器,空调只有在极端天气下才会开。”张衡说,“低碳生活”充斥着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用拖地的水冲厕所,或者浇花;用淘米水洗菜。”每一个节约的想法,都可以为减碳作出贡献。  ■“低碳”最前沿  请二氧化碳到地下沉睡  东大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个看似疯狂的课题  作为工业文明的副产品,大气中浓度越来越高的二氧化碳让享受着文明成果的人类伤透了脑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要取代化石燃料尚需时日,依靠绿化来“减碳”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二氧化碳“加热”地球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有没有更快捷的“治碳”方法?  答案是将二氧化碳赶入地下——这个看似有些疯狂的主意正成为目前世界的热门课题。引人注目的是,东大科学家也在参与这一课题的研究。  捕获技术日臻成熟  “在目前的环境下讨论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意义重大。”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赵长遂教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课题组从2001年起就开始关注这一课题。  赵教授介绍,目前采用液态吸收剂从发电锅炉尾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获得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已经成为可能,国内已完成工业示范,研究水平与国际相当。  “不同的燃煤发电方法有不同的CO2捕获方式,比如我们在973计划资助下进行的氧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可以实现较低成本捕获CO2。与此同时,通过添加价廉易得的石灰石等,发生循环煅烧和碳酸化反应,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为下一步利用或封存做准备。”赵教授介绍,这些新型发电技术的国际合作目前已在洽谈中。  封存二氧化碳是趋势  被捕捉的高纯度二氧化碳去向何处?这才是解决温室效应最关键的一步。赵教授透露,目前对收集的二氧化碳有利用和封存两种处理方法。利用方面,华能北京热电厂,就将燃烧后烟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提纯精制后,用来制作碳酸饮料,年捕获量为3000吨。但这种方式只是将二氧化碳暂时封闭,一旦易拉罐开启,捕获的二氧化碳又重新回到了空气中。  对彻底封存二氧化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展开研究和试验,通过输气管道或罐车,将高纯度二氧化碳输入地下,使其永远不能为祸人间——这项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据了解,采空或接近采空的油气田、不可采的煤田以及千米以下的咸水层都是较理想的封存地点。  “从长远看,封存二氧化碳是大势所趋,但降低成本和确保安全性仍是关注的焦点。一旦封存的二氧化碳发生泄漏,密集的窒息性气体必定会引起人间灾难,这个后果将可能由我们的子孙后代来承担。”赵教授补充说,国内多个碳捕获项目正相继上马,但要在中国完全走通“捕获-输送-封存”全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22 评论(13)

小怡fighting

家用电器的市场状况和节能潜力 工业发展迅速,市场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生产大国,从1986年至1996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速度发展,主要家电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城镇市场在保有量已经很高的情况下,由于更新需求和增购需求,使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同时,农村保有量较低,如电冰箱为5%,洗衣机为20%,购买需求稳步上升。 百户拥有率按照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大批进入家庭的家用电器已开始进入更新期,每年的换旧更新量非常可观。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购家电数量和更新数量将呈上升趋势,市场需求空间很大。 节能潜力 近年来,我国人均用能量和能源需求总量逐年增加,其中居民用电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能源消耗总量每年增长仅3%-5%,远大于同期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居民生活用能量所占比例上升。 从1997年各种家用电器的耗电量看,电冰箱耗电量排在第一位,达6TWh,占第二位的是电视机,为6 TWh,随后的是洗衣机和空调器,分别为9 TWh、5 TWh。据预测,家用电器的耗电量将继续增长,例如:由于空调器的年产量达1000万台,耗电量将逐步超过洗衣机、电视机,其他如微波炉、电加热器、电热水器、电脑等在未来几年中将急剧增长。 总体上说,中国家用电器的能源效率低于日本、美国及欧洲地区。据理论估算,通过采用更加严格的能效标准,电冰箱可以提高效率40%,年节电20TWh,若空调器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将节电72TWh,节能潜力很大。 我国家用电器的节能措施 自1990年中国每年的电力总容量新增16GW,建立起了庞大的电力工业设施。由于居民用电具有时间集中、季节性负荷大等特点,加重了峰谷电量差距的矛盾,使得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劣化、电网负荷率普遍下降,造成电力设施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为中国发电是以煤为主要能源,也导致了CO2、SO2、NO2和灰尘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开发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目前主要的措施包括制定能源效率标准和实施能源效率标识(标志)。 1. 能效标准 能效标准作为提高产品能效、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强制性家用电器能源效率标准。根据国际气候变化政府协调组的估计,到2020年,在居民用电方面,节能技术可以减少CO2排放量的潜力约为35%,强制性标准和市场机制的转变将进一步促进排放量减少8%-13%。 我国的能效标准制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1989年制定颁布了第一批共9项家用电器能效标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对节能管理工作的力度逐渐增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贯彻实施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全面修订和逐步制定能效标准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从1995年起,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陆续开始组织首批能效标准的修订和部分新的家用电器和照明产品能效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主要的能效标准有:GB2《家用电冰箱电耗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4《家用电动洗衣机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5《电熨斗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6《自动电饭锅效率、保温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7《彩色及黑白电视广播接收机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8《收录音机效率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9《电风扇电耗限定值及测试方法》;GB17896《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在将来的工作中,将逐步开展超前性能效标准的研究,即提前公布未来将要实施的标准,能够为企业确定节能目标,留出一定时间给企业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 (1)家用电冰箱能效标准及其作用 中国的家用电冰箱拥有量很大,至2000年全国电冰箱拥有量已达到1亿台,电冰箱耗电量占家庭用电量的近50%。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在1996年到1999年间中国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在新标准中分别制定了电冰箱电耗限定值和节能评价值,由此将淘汰市场上近15%的高能耗产品。 电耗量限定值方程: Emax=(M×Vadj+N)/365 节能评价值: 节能评价值=电耗限定值×75% 值得一提的是,标准修订得到了家电企业的大力支持,各企业纷纷采用新技术,提高设计质量,产品能效水平得到了提高。据1999年的调查显示,中国主要电冰箱产品的能耗量比1997年降低了9%。 根据预测,在未来10年中,通过节能工作的开展,电冰箱能源效率将提高40%,将为消费者带来400亿元的实惠,减少730亿度的耗电量,减少CO2排放量5亿吨。目前,根据我国的节能政策和电冰箱行业的发展,对能效标准进行修订已列入日程,要求将更加严格。 (2)房间空调器能效标准及其作用 新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标准中主要规定了空调器额定状态下最小允许的能效比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指标。 据统计计算,新标准实施后,空调器能源效率将提高10%,在2001年至2010的10年间,预计CO2的减排量为35×109 吨,煤炭消耗减少量82×109 吨。同时降低电网峰荷和节约电力基建投资,收益率达43(不计减排量等收益)。 (3)关于电器及电子类产品的待机耗电量 随着电器和网络产品的普及,其在待机状态下的耗电量不断增加,这类产品包括: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电视用机顶盒等产品。由于这些产品是在很大的地区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销售,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很大,待机耗电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世界范围难题,需要国际性的政策和合作,来减少待机耗电量所造成的影响。 以中国的电视机为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屏幕、高功率产品拥有量上升。据统计,1998年电视机产量达3000万台,居民更新量500万台,全国拥有总量达3亿台,总耗电量非常可观。 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标准要求进行衡量,如美国的能源之星(不大于3W)和欧盟即将实施的最大允许耗电量指标(不大于0W)相对比,中国的电视机产品的能效水平分布状况。 以中国市场为例,约50%的产品有待机功能,新增或更新产品大部分均设有此功能。随着控制功能的增加和网络家电的普及,待机耗电量呈上升趋势。假定新增产品的使用情况开机时间与待机时间比例为6∶18(与欧盟相同),根据中国的拥有量进行估算,截止到2010年节能量将达到178亿kWh,可减少CO2排放1×106tce(以碳基计算)。 能效标识 能效标识是一种粘贴在耗能产品上的标志,注明产品的能源效率或能源年消耗量,标出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等信息。目的是要让消费者对自己将要购买的产品的能耗特性和耗能费用方面有所了解。能效标识现有两种基本类型: (1) 保证标识 保证标识,又称认证标识或认可标识,主要是对符合指定标准要求的产品提供一种统一的、且完全相同的标签,表示产品已达到标准要求。 美国的能源之星(Energy Star)和我国的节能产品认证属于保证标识。 我国的节能产品认证工作开始于1999年,结合ISO9000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目前产品包括:电冰箱、房间空调器、荧光灯镇流器、阻波器等产品。 (2)信息标识 信息标识主要用来给消费者提供一些有关产品的能耗、运行成本或其他重要特性等方面的信息,使消费者在做购买决定时,可以将能效与价格、可靠性等其他特性一同考虑。信息标识通常是强制性的。 信息标识又分为能效等级标识、连续性比较标识和纯信息标识三种。来自国际能源机构的资料表明,截至到2000年,世界上已有37个国家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已经成功地减缓了家用、办公产品在消耗电能和天然气方面的增长势头,同时也减少了C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而且能效标识在鼓励技术开发、市场竞争、高效产品的销售以及市场转换等方面也非常有效。 在我国开展能效标识研究工作的意义 在我国开展能效标识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满足以下各方面的需要。 国际贸易的需要,促进国际间能效标识的相互认可由于世界各国能源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对本国生产和进口的家电产品的电耗或能效值提出了要求,如美国的法规要求在2001年后,进口的电冰箱电耗值必需降低30%,小型冷柜降低50%;在空调器产品贸易所涉及的国家中,76%制定了强制性能效标准或强制性能效标识,另外19%的国家实施了自愿性能效标准或标识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商讨签订能效标识相互认可的协议,消除潜在的贸易壁垒,能效值成为衡量用能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消费者的需要, 能效标识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指导,使消费者在购买用能产品时,得到直观的能耗(耗电量、能效)信息,判断产品的节能水平和日常使用费用。若没有能效标识,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无法对市场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产品特性进行比较,一旦购买,消费者将承担产品的运行能耗费用。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用能产品皆没有相关的能耗或能效信息,销售商对此也知之甚少,为消费者选购适宜的用能产品带来很大的困难。实施能效标识的目的就是填补此空白,给消费者传达有用的信息,提供一种公正、准确的方法,在相似条件下,对产品的能耗性能进行比较和排序,帮助他们决定购买何种产品。 鼓励制造商生产和销售比现有产品的能效更高的产品 通过增加在产品外观中的能源介绍并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方法,标识可以将需要开发、生产并销售高能效产品的信息传达给制造商,将新的、更有效的产品引入市场。目前,中国正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研究起草信息能效标识政策、实施管理办法、标识的信息内容和标识结构等,评估标识设计方案在市场转换中对消费者、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影响,逐步在中国开始信息能效标识的试点和推广。
8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