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7

陌路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沈阳城市学院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shang

已采纳
沈阳大学主页: 学校概况 沈阳大学是一所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9大学科门类,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硕士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综合性大学。 历史沿革 现在的沈阳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重组过程中,由多所学校共同组建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新民师范的前身是1906年建立的奉天实业学堂和新民公学堂。百年办学历史形成的“鼎新革故、追求新知”的开拓进取精神,“开启民智、实业报国”的爱国荣校情怀,“玉汝于成、英才辈出”的兴学育人品格和“勤、诚”的良好校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得到了有效传承。 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开始步入规范建设、稳步发展阶段。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首批设立了3个硕士点,提升了办学层次。2005年6月,新一届党委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2006年7月,学校党委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的要求。自此,学校进入了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新阶段。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望花南街-联合路、小河沿、文萃路、新民(独立校区)四个校区,其中,前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67万元;学校图书馆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7万册;建成室内体育馆及室外运动场地总面积07万平方米;学校现拥有多媒体教室137间,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4个。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硕士点10个,本科专业52个。设有经济学院、政法学院、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国际商学院16个本科学院,公共外语和社会科学2个基础教学部,还设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新民师范学院(专科)。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31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3人,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千层次人选3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市荣誉优秀专家1人,市优秀专家3人,市百佳科技创新能手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7人,省、市优秀教师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 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 人才培养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并达到基本稳定,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截至2007年8月末,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5,764人。招生地域已覆盖到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十五”以来,学校共培养了3万余名毕业生,成为沈阳市、辽宁省乃至全国各行业的生力军。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总经理包叙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吴英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宋立秋等一批优秀毕业生。近三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科学研究“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7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0项(其中“973”计划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293项,横向课题307项。科研进款额累计达到5,956万元,其中,2003年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收入在全国各高校中位居第86位,省内高校中位居第6位。“十五”以来,学校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与学术成果奖励15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507部。学校还设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下辖研究所8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了全国首家清文化研究所和“二战”盟军沈阳战俘营研究室。 校园文化学校秉承“厚德重学、至诚至勤”的校训,坚持“青春、健康、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举办了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社团节、社区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沈阳市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对外交流学校注重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率先在辽宁省内成立了国际商学院,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等国外10余所高校合作办学,形成了“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先后有500多位外籍专家来校访问、任教、讲学或科研合作,学校选派22名访问学者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培养各类留学生548人,促进了学校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记得给我加分哦~!~~

沈阳城市学院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268 评论(15)

qlbao

专科有四个专业会计、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城镇规划四个专业,本科院校的专科,师资及教学设施都是和本科共享的。至于专业,主要看你的兴趣爱好,这点很重要,选错专业,三年的时间一晃就过了,对不起学费呀。另外5%的学生可以升西科大本部的本科。
187 评论(12)

李小川

城镇规划(管理、设计方向) 建筑工程技术 会计(财务、税务会计方向) 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物流管理方向),专科目前就这些,都还可以。
238 评论(12)

Cosmet

说实话,如果是按照排名来看确实很不好。但是这专科的老师和本科的是一样的,学习和生活也都是和本科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在这儿的专科还是多可以的。而专科的专业应该是成规这些土木类得要好点。
330 评论(8)

cjcj2008

是一所北京的大学学院简介 北京城市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是海淀走读大学,成立于 1984 年,当时是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专科学校,办学初期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海淀区政府的支持,构建了很好的基础。 1996 年,当时国家教委委托试点高等职业教育,成绩突出,受到国务院的奖励和表扬。学校也成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2003 年 4 月,教育部决定(教发函 [2003]122 号文),撤消海淀走读大学的建制,在海淀走读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是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是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一步,标志学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北京城市学院成立后,经过几年的建设,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迎来新的时期。编辑本段校区构成 目前,学校建有一个主校区(学校总部)和京南(东方大学城)、城北(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两大分校区,共有土地 472 亩,建筑面积 25 万平米,在建工程 2万平米;另外计划在昌平区南口镇征地 1000 亩,已列入北京市教育用地规划,完成征地后将尽快投入建设。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在实验、实训的设施方面,我校采取自备和借用相结合的办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几年来,学校加强建设,自备的教学设施已有长足的进步。目前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394万,教学身被总值为10664万,另外拥有5159台计算机和108万册的图书。 学校现有实验中心5个(含30个实验室),另外还有独立设置实验室19个,校外实训基地96个。计算中心等5个实验中心,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合格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近2000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800余名专任教师中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兼任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多为来自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师和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卓有成绩的实践专家,其中不少是知名权威人士。编辑本段专业建设及学生构成 北京城市学院成立当年,学校经批准开设6个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和二年制“专接本”学生,逐年增加,现共开设20个本科专业,71个专科专业。现在开设的20个本科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生物技术、中药学、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英语、艺术表演、艺术设计、动画、传播学。2006年学校计划内全日制在校生20632人,其中四年制本科生6053人,“专接本”学生798人,专科生13781人。编辑本段教育教学 北京城市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工作,2003年以来,多次召开教学讨论会,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发动全校教师深入讨论,统一认识,明确方向,总结经验,制定措施,使学校的本科教育迅速走上正轨。 学校在抓紧思想建设,明确办学理念,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了如下八项工作: 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我校本科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是以工程师、项目经理为代表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专科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中级实用人才,据此制定教学计划。 充分利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有北京城市学院特色的专业体系。 在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少而精”、“拿到手”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改革,设立小学期,为实践教学做出制度上的保证。 加强对教学的领导和管理,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秩序。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认真做好经常教学、行政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政治课教育质量,提倡“改革探索,勤奋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校训精神,树立良好校风,加强党的建设,形成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开创并坚持第二课堂学分制,大力推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发展,搞好体育教育,积极提倡课外体育锻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密切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专业知识完整、扎实,实践能力强,作为正派,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成为单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中级实用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 我校已连续九年毕业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6年99%以上,2年98%,1年97%)。 2007年我校毕业本专科生5840人,初次就业率为5%。连续多年毕业生的就业高,和就业进程快,充分反映了社会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同和肯定,说明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定位、教学思想和相关措施是正确的。 由于教育质量好,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北京市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3月组织专家组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估,专家们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评价很好,因此,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城市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今后学校可以对符合条件的本校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将教育研究和办学实践密切结合,在教育研究的支持下,不断克服困难,创建了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等学校;改革专科教育,完成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任务;学校不仅因此发展到两万多学生的规模,还连续9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几年来,学校还承担了全国和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的多项重点课题。出版教材100余部,专著30余部。 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学校共有六个研究所,每年都举办学术论坛,发表研究成果,2003年来,发表论文(作品)600余篇,有21篇被EI等三大索引收录。 学校对信息安全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完成了三项863高科技研究项目,完成了国务院信息办委托的研究任务两项。开发了用于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海达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BCU Gap7710》等产品,已通过国家公安部等单位的认证,正式生产销售。并在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国防科工委分别组织的采购招标里,中标。编辑本段国际交流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工作,积极主动拓展国际交流的新领域,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等世界十几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各类合作关系,加强了与世界知名高校的联系,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确保我校国际合作办学、教师学术交流、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上新台阶,扩大北京城市学院的国际影响。近几年,校主要领导亲自率团多次出访欧美、亚洲各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著名高校,广泛宣传北京城市学院,共同探讨合作与交流事宜,取得了一批实际成果,搭建了对外交往的平台。学校共派往22个国家和地区进修留学、考察访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展览、学术会议的教师与学生约720余人次。应邀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的海外学者及专家60余人次。累计接待境外代表团组80余个,共计800余人次。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董事会领导: 董事长 贾春旺 董事 张福森、段柄仁、耿学超、谭维克、傅正泰、刘林 校党政领导 校长 傅正泰 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 刘林 副校长 陈宝瑜
305 评论(12)

望月456

我以前就住在浙大城市学院附近。在舟山东路吧。城市学院属于第3批吧,录取分数线比浙江大学低,但是学费要稍微高一点。城市学院的硬件设施很好的,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文凭写的是浙江大学。有这个就足够了。浙大本校也不止一个,有好几个校区的。玉古路和延安路都有校区的。
30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