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6

聪明图图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离婚冷静期论文题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jing-vip

已采纳
虽然离婚冷静期的初衷是好的 ,想挽救婚姻,想减少离婚率 ,如果一对夫妻结婚时一定想好好过日子,白头到老 。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 ,我绿清楚后再做决定 ,2018年8月27号 ,民法分编草案提请第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早安,新规定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 ,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离婚冷静期至2021年1月1号起实行 ,民政局协议离婚的夫妻 ,需要经过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五个步骤 。

关于离婚冷静期论文题目

185 评论(14)

maojiaabc

法律分析:离婚冷静期,是指在离婚自由原则下,婚姻双方当事人申请自愿离婚,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该申请之日起一定期间内,任何一方都可撤回离婚申请、终结登记离婚程序的冷静思考期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38 评论(12)

lxqlxy

离婚冷静期制度作为婚姻解除前最后一道防线,是宪法保护婚姻、家庭的民法表达。在离婚冷静期是否为“个人自由之侵犯”的争论背后,是家庭价值与个人价值优先性的冲突体现。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占据主流学术理论阵地的大环境下,个人价值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的“随办随离”“立等可离”的协议离婚流程,本质是个人利益优先于家庭利益的立法选择,亦是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共同生活职能日渐松散和解体的直接后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并非以孤立个体存在,而是与他人、群体、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传统文化观念代表了中国人整体把握世界的观察模式与思维方式,是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和共同心理的文化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以孝求忠的德治主义思想的现实框架,是家国同构的家国关系原始前提。因此,在婚姻家庭法律制度领域,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散漫与随心所欲,是个人利益对于家庭利益的价值冲击,是与传统文化不相符合的。
199 评论(15)

zzxiao95

个人觉得还是没有必要设这个冷静期,因为两个人既然已经决定离婚,肯定是感情不行了。即使老友了,冷静期两个人的感情也不能恢复,如初。
272 评论(13)

手机用户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三十天被称为离婚冷静期。
25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