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clgc
就看电影《辛亥革命》吧! 
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背景:变革之道 从洋务运动到君主立宪 文化形势 排满思潮与民族国家 总的来说立宪和新政是其“催命符”意义: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连列宁都说辛亥革命是“亚洲的觉醒”呢。
一、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二、影响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思想,他们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使人民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民权;通过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使人们了解“自由、平等”的涵义;通过介绍西方政党制度,倡导发挥新型政党的作用。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辛亥革命的实际政治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政治体制的革故鼎新带来了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面貌为之一新。正是这些新的变化,打开了中国通向现代化的闸门。辛亥革命不仅召唤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到来,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通道。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武汉地区的军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义造成的革命形势是反动力量无法扭转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三、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原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彻底地推翻帝国主义(根本原因)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见书第38页,袁剪辫子表示革命)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 〈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3)评价孙中山: A近代中国面临民主危亡,他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做了不懈的努力。 B甲午战争后,他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遭到拒绝后,认识到只有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才是中国的自强之路。 C创办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为了保卫辛亥革命果实,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是都失败了。 E当他迷茫之时,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他提出新三民主义,同中共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进程, 总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1、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2)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3)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见书第41页照片。 4、旗帜:“民主”与“科学” 5、内容: (1)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6、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发动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