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1

dengguowei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新型纺纱技术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苏打水0

已采纳
关于我国纺织业发展的思考 纺织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我国的纺织曾对我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与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纺织作出了杰出贡献,促进了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纺织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总述纺织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纺织业在为中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的同时,也造就了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消费群体。 (二)纺织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为国民经济增加积累、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口创汇、进行产业配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积极推动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纺织工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我国纺织业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成就 目前,我国已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较为完善的纺织工业体系,从纺织原料生产开始(包括天然和化学纤维),纺织、织布、染整到服装及其他纺织品加工,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生产,成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第一生产国、出口国。 2005年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纺织业大发展的一年,据初步估计,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33000亿元,实现利润660亿元,位列全国各行业第五;这一年,也是全球配额制度取消的第一年,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纺织产业如虎添翼,竞争力得到极大显现,我国纺织出口首次超千亿美元;也是这一年,纺织品服装行业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一个行业,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贸易中的超常表现,引发了一连串的贸易磨擦,引起了欧美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狂潮,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下,这些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这一年,还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总结五年来特别是2005年纺织经济运行的经验与不足,也将为下一个五年规划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从纺织成果来看,我们经过多方的测算,纺织工业销售产值全社会口径2000年为15300亿元,2005年预计是33000亿元,五年间年均增长率6%,纤维加工量2000年是1360万吨,估计2005年将达2600万吨左右。纤维加工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过去没有过的。所以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五年,形势最好的五年。 (二)我国纺织工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我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 目前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生产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 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 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三、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对策 (一)开发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国纺织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竞争能力的优化升级。加大机电一体化的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努力做好发现和预测潜在需求的工作,即要从纤维等纺织产品的面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服装设计入手,着力做好开发、生产、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档次,建立起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一系列整体开发体系,又要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在资金尤其是技术方面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其在产品研发审计、质量管理及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经验,形成自有知识产权技术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 (二)创新品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21世纪的经济是以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撑起来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品牌经济,中国纺织业应建立起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和销售一题的出口产业链,积极与国际采购商、国际知名品牌厂商合作,积累技术与资金、吸取经验,并尽快创建自有品牌体系,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信息差异。技术差异,使品牌产品在最初级的研发阶段能够与国际品牌同步,使品牌产品能够形成自我的个性特点及时尚前瞻性。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纺织服务产业链,努力降低成本 首先,新一轮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重新分割,竞争的产品层面上将由中低档纺织品向中高档纺织产品转变,竞争的关键是价格高低。因此,我国纺织业要以信息化主导市场,坚持内外信息结合,分析并建立健全全球采购和供应信息系统,以寻求大规模的生产制定。其次,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强强联合的办法,以形成航母,使很多企业互相依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生产中做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快速转换,实现弹性专精生产模式,企业所参与的群体规模强大,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成本就越低,企业的竞争力才会越强,实力才会越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能力,全面提高纺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积极促进纺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如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构筑以技术创新为竞争重点的社会和市场氛围。大力发展以自主开发创新为主、具有高技术含量的、适应产业信息化要求的新型纺织、印染、化纤生产技术设备,提高纺机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五)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纺织业升级 尽快建立起科学先进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指标体系,完善行业准入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帮助企业克服发达国家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在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从产业研发、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发面,简历真正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平台。 中国纺织业的现状已被历史所见证,展望未来我们仍要证明:世界纺织工业的竞争优势仍属于中国,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新型纺纱技术论文题目有哪些要求

272 评论(13)

大白@至善

纺织业的绿色发展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徐晓丹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环境负荷也在不断加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当然,在纺织领域也不例外,由此,一系列新型的纺织材料,纺织技术等相继产生。例如绿色纤维,绿色纺织品,生态纺织新技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纺织新势力将会迅速走上快车道。关键词:经济发展,绿色纤维,纺织新技术,环境保护,前景广阔一、环保纺织材料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又是造成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责任者之一。材料产业必须走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相协调的道路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大力发展绿色纤维和生态纺织品,使纺织材料成为真正的生态环境材料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绿色纤维”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料选用、产品制造、使用方向和用后弃置这四个阶段中都表现出天然无危害的特点。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彩棉指棉纤维带有天然颜色的棉花。彩色棉耐旱性、耐脊性好,适于旱地种植,因此可以少施化肥,减少来自化肥的污染。此外,它手感好,质地纯正,感觉舒适,服用安全,符合人们返璞归真,色彩天然的心态,是21世纪国际绿色纺织品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目前,我国的彩色棉的研究与开发到达国际先进水平;彩色棉种植生产居世界第二位Lyocell纤维Lyocell纤维原料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先进,原材料消耗少,属于一种绿色工程,因为它的生产完全符合绿色工业的要求,其被废弃后,可在短时间内被自然界中的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进一步参与自然界大循环,不会对环境造成“固体污染”。随着Lyocell纤维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的不断发展突破,Lyocell纤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3、甲壳素纤维甲壳素是从生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用甲壳素纤维制成的纺织品可以防治皮肤病,并能抗菌、防臭、吸汗保湿,穿着也十分舒适。它将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新材料。4、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合成纤维。它可从谷物中取得。其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聚乳酸纤维制成的面料,触摸时有舒适的肌肤接触感和手感,聚乳酸纤维还具有真丝般的光 泽。目前聚乳酸纤维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二、纺织技术领域的绿色发展纺织科技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期间的原始手工纺织阶段;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1870年间的手工机械纺织阶段;1871年以后的大工业化纺织阶段。每个阶段实现的跨越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出现和加快。纺织,可以分为纺和织。1、 纺纱技术(1)紧密纺纱技术,在保持了传统环锭纱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纱线的质量,毛羽减少,强力提高。(2)缆型纺纱,有着和传统单纱不同的纱线结构,这特殊的纱线结构保证了纱线本身具有较少的羽毛,较好的耐摩擦性能,借此可以提高纱线的耐摩擦性能,提高织物的抗起球能力。(3)细纱机锭端加捻技术,降低了纱线高速运转的惯性,可降低断头和卷绕张力。减少了纱线与导纱钩和钢丝圈的摩擦,纱线光洁度提高,减少了羽毛。(4)花式纱线技术,指通过研究、开发与创意,在纺纱和制线过程中采用特种原料,设备或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特殊结构或外观效应的纱线的技术。它主要运用于服装面料,各种花式线效应若隐若现,立体感强。(5)竹节纱技术,在细纱机基础上加装竹节纱装置而成,不影响原细纱机正常纺纱的功能,通过电气控制上的相互切换来实现既能纺细纱又能纺竹节纱,达到一机多用的功效,改装置适用于纯纺或混纺细纱机纺制竹节纱。2、 织造技术(1)并纱与捻线,并纱机和捻线机普遍采用了单锭传动的多电动机控制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短纤维倍捻机国内外都已开发,是的倍捻机机电一体化水平大大提高,而且节省能耗,降低噪音。(2)无梭织机,主要有以下几种:剑杆织机,片梭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多相织机。发展现状及趋势:机电一体化程度提高;提高品种适应性和通用性,使单一织机可织造更多的品种,便于用户翻改产品;高速、高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设计、优化制造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无梭织机的操作更加方便,环境进一步完善,可靠性更高;采用工业造型设计,美化无梭织机外形。(3)络筒,主要是自动络筒机,近几年来,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机电一体化;采用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卷装质量;采用电子逻辑加时序控制代替原有的机械时序控制,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功耗,减少了废丝,降低了循环过程对纱线的损伤;在络纱工艺方面大大提高了筒纱的质量。三、环保纺织材料及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环保纺织材料的发展前景彩色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而且优点众多,例如吸湿,透气,坚牢耐用等等,但是在一些技术难关上尚待克服,例如棉间杂质多,耐光性、耐晒性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就是价格昂贵。进行产业化开发,尽快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彩色品种至关重要。Lyocell纤维具备的一些独特性能使它近几年来在服装和产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甲壳素纤维吸附性能好,过滤性能好,不会出现炭泄漏现象,可以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问题。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创新,甲壳素将在许多部门和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优势。聚乳酸纤维原料丰富,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可生物降解;安全性好;耐候性好。由于这些优点突出,已引起世界化纤行业广泛关注,研究开发工作正方兴未艾。2、 纺织技术的发展纺织技术发展有三大趋势。高效生产、高质量生产、清洁生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效率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同时质量的保证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提高效率。此外,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淘汰有害材料,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及其有害性也将成为纺织技术发展的主流之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总得来说,无论是纺织材料还是纺织技术,它们在发展趋势上也都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在不断改进,改善。纺织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发展“绿色纤维”,“绿色纺织品”,虽然现在才刚刚起步,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将会成为一种主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重视绿色产品的发展并付诸行动,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出一份力。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更加广泛的研究选题,与其他领域交叉,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葛明桥,吕仕元《纺织科技前沿》[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出版[2]李兆龙,陶薇薇《甲壳和贝壳的综合利用》[M],海洋出版社1991年出版[3]肖建宇《产业用纤维及纺织品》[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出版[4]张镁,胡伯陶,赵向前《天然彩色棉的基础和应用》[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出版[5]狄剑峰,陈怡星《新型纺纱产品开发》[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出版[6]王曙中,王庆瑞,刘兆峰《高科技纤维概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出版[7]高卫东,荣瑞萍等,《现代织造工艺与设备》[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出版[8]黄故《现代纺织复合材料》[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出版[9]朱美芳,许文菊《绿色纤维和生态纺织新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
21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