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介绍上海的论文怎么写啊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9

小齐大圣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介绍上海的论文怎么写啊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nontaio

已采纳
上海历史简介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条约”第九款规定:“在万年和约(指《南京条约》)内言明,允许英人携带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拟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和基地,系准英国人租赁。”同年l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到任。他根据《虎门条约》向上海道台官慕久要求划出一块土地作“居留地”,专供英国侨民使用。宫慕久居然以为华洋分居能避免“纠纷”,默许巴富尔的要求。据此,巴富尔在11月l4日发出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ll月l7日正式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先是英国于1845年在上海建立租界继而美、法也分别于l848--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称为“公共租界”。整整一个多世纪,上海成了外国侵略者“冒险家的乐园”。  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封建王朝,占领上海城,坚持斗争十八个月。在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充分显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介绍上海的论文怎么写啊

146 评论(13)

sylvia_gyf

上海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与世界接轨,举世瞩目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它不仅保留着宋、明、清等时代的古典建筑和佛、道教圣地,还建有世所称颂的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大剧院、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等。这多元化和谐金融景观,展示了上海城市的特有风采。然而,不仅仅在上海中心城区,连乡村、小镇,都有历史歇脚的地方。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提到这个话题,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回顾过去、纵览现在、展望未来,这样一个主题,使得上海不断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曾经,上海里弄的多和密是远近闻名的,石库门一间间的矮墙平房,一家紧挨着一家;曾经,在和平饭店就可纵览上海全景,一片略显灰黯的房屋,单调而暮气沉沉;曾经,上海人的梦想只是住上单元房,拥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不再为几平方的公用地而争执不休我爱上海的过去、现在、未来。终究,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如今的上海有了彻底的改革。街道两旁的树木,就是上海变化的真实写照 。人民广场14万平方米的绿化,不愧它享有“城市绿肺”的美誉。世纪公园广阔的绿地,更是一片绿的净土。是绿色,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城市的发展融汇贯通。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百万市民告别环境恶劣的棚屋陋室,住进了绿色住宅与此同时,随着网络通讯的发展,人们交流方式也日趋多样:利用因特网、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谈天说地这一切 ,不都是反映了上海的蒸蒸日上吗?每当我们坐在舒适的公交车上,看着夜晶电视,或在蓝天白云下倘佯嬉戏,你一定会发现,今日的人们真的很幸福。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上海的前景:一个集航运、金融、贸易于一身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们融入城市的生活,在灯火阑珊处与月光对话,夜晚枕着海浪声入眠,乘坐磁悬浮列车穿梭于世界各地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进而去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上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喜欢你,上海!
15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