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014
首先,初中的议论文一般是材料作文,自选立意,自拟文题。那么,把握住材料的中心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偏题或跑题,那么整篇文章就不会得高分了。通常,一段材料所体现的主题是多方面,我们可以多角度的挖掘,站在材料中的不同的人物角度去思考,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容易去写,建议新手们先不要追求立意新颖,等完全把初中的议论文模式烂熟于心后再加入自己的创新元素,毕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分数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2文眼——题目的确定一定让阅卷老师看第一眼就明白你的文章立意是对的,最好把你要表达的观点放在题目之中,如,乐观——成功的羽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避免将题目弄得过于冗长复杂,既不要像白开水一样太过直白,使人感到索然无味,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在卖弄文采,却弄巧成拙。3开篇——龙头照应题目,开门见山,不要写的云里雾里的,让人读不明白。要有文采,可采用修辞,如排比,但不要太长,我个人很喜欢用名人名言开头,既有文采,又简洁有力,有足够的说服力。4引——引述材料引述材料最忌讳大篇幅照搬和啰啰嗦嗦说一大堆,简洁是最重要的一点。事情要交代清楚前因后果,重点突出你所要表达的观点在人物身上的体现,引述完毕之后发表两三句议论,并自然过渡到下面的事例。5议——论据作为支持你的观点的有力证据,论据的选择十分重要。不要认为一个事例只能用于一种观点,例如,决定成功的因素有许许多多,你从材料中选了哪个观点,就围绕它来写,重点突出你所想要表达的那个观点。事例最好有正反对比,便于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观点,也可有古今中外的对比,写完每个事例后一定要发表自己的议论并扣题。熟悉了议论文的套路之后,要注意事例的新颖,不要总是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这几个人,建议多背背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素材的积累。6联——联系现实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说明你的观点是具有时代性的,是与时俱进的,是在今天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和追求的,让你的观点具有现实意义,并且你要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得了一定的启示。7结——凤尾结尾注意扣题,再次点明文章中心,可用号召式结尾或建议式结尾进行呼吁,注意有文采。 
【考点聚焦】“中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简称,写文章是为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的,所以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中心突出或明确,就是指作文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材料。高考作文,因就考场、阅卷等条件的影响,限制采用一些适当的方式、方法,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是很有必要的。【考点解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里,都有对作文中心方面的要求。在基础等级中,明确分四等:一等,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二等,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三等,中心基本明确;四等,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而在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有创意”就明显包含此方面的内容。由此看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是高考作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迁涉到文章的立意、材料、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一篇文章的所有方面都为它服务,它处于核心地位,没有它,谈论作文的其他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实在的。下面我们来谈谈记叙文、议论文如何突出中心。【方法点拔】(一)、如何突出记叙文的中心1、抓住记叙文的线索,是做到中心突出的先决条件。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一种思路,是连缀文章的全部材料的一种思路、脉络,只有线索清楚,“言之有序”,才能清楚明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为了更具体深刻地了解线索对突出中心的作用,我们先来看看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王郎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各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清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之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篇仅五百字左右的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那写景抒情的妙笔,巧织成篇的苦心,均值得学习。这里主要谈线索。第一段由面到点,由山到泉,由泉到亭,然后说出“醉翁亭”的得名,但文意一转,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于心而寓之酒”,由亭名进而突出一个“乐”字,这便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二段写山水之乐,三段写在山水之间与民同乐,醒能“述以文”的太守自乐。作者为了贯穿全文的文脉能动起来,便在每段都出现了一个不断跳动的字眼。我们只要把各段中的“乐”字连起来看,就能露出这是一条文脉。之所以说它跳动,一是指它在紧要关头就出现,一是指它一出现就那么引人注目,这就是《醉翁亭记》的线索。我们从线索看到文章的来龙去脉,看到了作者清晰的文脉,所以阅读文章要抓住线索,分析出作者思路。写文章也常要通过文章线索,而透彻表现思路,从而突出文章的中心。那么,什么可以做文章的线索呢?一是以景、物为线索。以景为线索,往往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材料串联起来。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故都的秋色“清”、“静”、“悲凉”的特征选择和组织各种景色。如果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也完全可以说,一切“物”语皆情语,以“物”为线索结构全文,推动事件或情节的发展,是我们学习中常见的。二是以人、事为线索,以人的某些特征,某些细节或所见所闻组织材料。如《祝福》中的“我”便是祥林嫂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也是记叙文中常见的。如《项链》,就是以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的。三是以思想情感为线索。这种线索似乎难以捉摸,但仔细琢磨,就能得到贯穿其中的思想情感线索,发现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都是这方面的范文。当然,也有人把时间的推移和空间位置的变换看作线索,写作时不妨参考。有些记叙文内容比较繁杂,要把材料组织得井然有序,作者常采用两条线索,如《药》。但是初学写作的人应首先学会用单线来结构材料。作家张抗抗说:“单线条的结构,使人一目了然,像一片小树林,优美、恬静,然而双线条、多线条的结构可以组成气势宏大的森林。”我们不妨从“小树林”开始。。。。。。。。。。。。。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主题,也有人称为中心或主旨。写文章时确立中心思想的过程就叫做“立意”。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或赞成、或反对、或歌颂、或批评。 在一篇记叙文中,确立中心思想是很重要的。清朝作家姚鼐说过:“诗文美者,命意必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确立得好,写出的文章才能有神。 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须做到鲜明和集中。鲜明,指文章的褒贬必须明确,不能含含糊糊;集中,指要将所有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思想。 一篇好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除了要鲜明、集中之外,还要做到新颖深刻。文章,特别是考场作文,最忌千篇一律。这样的作文,容易是阅卷老师感到乏味,甚至于厌倦,是不会得到太高的分数的。反之,如果在“一律千篇”之中突现一篇立意新颖深刻的文章,即使其他方面不是上等水平,也会得到优良的成绩的。
我们每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思想,人们才能清楚地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1)从题目中寻找。在作文前,我们常常会遇到作文题目。有些作文题目直接规定了中心思想。比如,《我爱家乡的杨梅》、《我从来没有这样悔恨过》,前者规定了爱,后者规定了悔恨,这就明确标明了作文的中心思想,不需作者去另辟蹊径。还有一种情况,题目没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但是规定了内容范围。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范围,想想作文可以写什么内容,再由这个内容分析一下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题目没有规定中心思想,但是,我们根据题目要求的范围,可以知道,文章可以写人们是怎样深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探索它的秘密的。从而分析它,这个内容可以表达作者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而表达的这种思想感情,正是文章的中心思想。(2)从材料中归纳。我们头脑中积累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有很多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当我们选择了一些作文材料,而苦于没有中心思想的时候,就可以从材料中总结归纳中心思想。(3)从生活中提炼。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从多彩的生活中,提炼出中心思想。比如,我们在冬季会经常遇到下雪的情景。我们在赏雪时,思想感情也会有所变化。下面的这种感觉,我们似乎都有过。雪下起来了。起初,下的是雪粒,好像半空中有个人抓把白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不一会儿,雪就下大了小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轻飘,慢悠悠地落下来。望着这样的雪景,人们一定会有感受:雪美,生活美,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这就是人们从生活中提炼的中心思想。用这一思想去写作,写出的文章必定有浓厚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一篇好的议论文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那么议论文该怎么写呢?议论文怎么写一、以故事式开头,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二、运用层进式结构,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议论文怎么写三、多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一组相似的论据,这样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以及说理的力度。四、运用假设式分析,针对前面所举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得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议论文怎么写最后在文章结尾可以设置疑问或反问句,能使读者在读完本文之后,对自身或者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