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li0417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作为全球通用的交际工具——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英语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口语测试,已经成为英语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中提出:口语测试既存在于形成性评价中,即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交流及考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又存在于终结性评价中,诸如中、高考中的口语测试等。 一、英语口语测试的历史回顾 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测试阶段: (一)前科学测试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 这一时期的测试以传统对比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受机械语言学影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语法规则体系,认为书面语言是最纯净的,而口头语言是第二性的。因此,测试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如语法分析、双语互译、外语作文、阅读等。这一阶段的语言测试形式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因为这一时期的考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与练习相差无几,缺乏效度和信度,称为前科学时期。 (二)结构主义测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是注重口语的准确性和技能的熟练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测试题型既含有笔试,又含有口试,但口试题型比较机械,脱离语言环境,缺少信息交流。比较典型的结构主义口试题型包括:(1)朗读:用于测试考生的语音语调。(2)复述:分为两种。就听的材料进行复述,对听力理解和记忆有一定的要求;就阅读的材料进行复述,考生要对语体进行转换。(3)补全对话:用于检查考生的反应是否迅速。(4)口头报告:口头报告分为叙述型和论述型,前者比后者容易。(6)问答:由考官来决定回答问题的难度,一般为一系列不相关的问题。 (三)交际测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初,以海姆斯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乔姆斯基那种脱离交际环境的语言能力远不能满足有效交际的需要。为此,海姆斯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全新的概念。交际语言教学认为,学语言不仅仅是学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也不仅仅是训练操作形式符号的技能,而是获取人与人交际的一种能力。能力不排除知识和技能,但是也不等于知识加技能,而是把知识和技能包容进去的、性质起了变化的综合体。交际语言教学不停留于教知识,教技能,而要教能力。掌握一门外语是指在一定的话境中学生能够用外语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目的。交际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相应地,在测试领域,交际语言测试提出语言测试所测试的,不是某个语言技能或某个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学生完成某个交际任务的能力。交际口试更加重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即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有效性。交际性口试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综合性。 二、英语口语测试的展望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针对语言测试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瞩目的成绩。英语测试经历了从避免口试、间接测试到面对面地直接口试的变化历程,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地革新并趋于完善。今后,英语口试的重要性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强调,它将不再是英语考试的一个辅助的部分,像普通话口语水平测试一样,英语口试开始在各城市甚至规模较大的大学设有测试站,由省级普通话口语水平测试委员会指导和监督。毫无疑问,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并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口语教学与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论文跟中文的还是有所差别的,比如参考文献的写法就是不一样的格式,可以看看上学吧论文查重的写作技巧,整理了关于英文论文写作的技巧和一些注意事项。
写作能力反映的是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积累和锻炼。词汇,句法和语篇就是英语作文中的点、线和面,共同支撑着同一个主题,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这个英语作文也是失败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以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总是过分的重视词汇和句法的学习,却忽视了语篇练习的重要性,造成了在英语作文中出现词不达意、句子间缺乏衔接、段落间互不关联的现象。所以,在日常英语作文的学习和锻炼中,应该不仅要加强词汇量的积累、句法结构的掌握,更要重视语篇的训练。其次,在 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掌握英语作文写作的技巧。 英语作文写作的技巧主要有:审题、构思、选材、开头、展开和结尾等。不同体裁的作文要求使用不同的写法。但是,无论是何种体裁的作文,审题、构思、选材、开头、展开和结尾等墓本写作技巧都很有效。英语作文的写作通常分为三个步骤。 1审肠、构思 审题和构思是写文章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的作用在于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并为该主题的表达搭起一个基本的框架,为文章的内容确定一个总的思路。拿到作文题目后应首先对其含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题目所规定的内容范围,以便确定所写文章的文体和主题思想。然后,构思出一个写作提纲,确定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层次。不少学生在英语作文写作中忽视审题和构思的重要性,尤其在考试中,为了节省时间,提起笔来,不假思索的就开始写了,这样做往往欲速而不达,还很容易偏离题目的要求。其实,许多写作的失败不是在写作之中,而是在动笔之前因此,审题和构思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构思不仅要选择切题的内容,还要使内容尽量与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相适宜。相比较而言,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些。因为论述一个主题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切题,而学生白身的语言知识和表达能力却不尽相同。所以,构思时要尽量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2表达、书写 正确的审题、构思后,要靠一个一个的句子来表述观点了。表达不好,仍有可能会前功尽弃。用来表达主题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具体、新颖,而且要层次分明。组织材料时可以根据体裁的同按逻辑顺序来进行,或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景物的空间位置来进行。要把审题构思出来的框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写成一篇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句子通顺的文章,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书写和表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句子的书写 单句在书写过程中,应力求用词堆确,结构完整。尽量使用自己所熟知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样可以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句子,从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2 突出主题句 主题句是全文的核心句,它不仅反映该段落的中心思想,还限制该段落所叙论述内容的范围。主题句的位置一般应放在段首,这样有利于紧扣中心思想来展开。 3 运用过渡词 文章内容 的表达需要有连贯性,即从一件事情自然地过渡到另一件事情。文章的连贯性可以通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达到,但更多地是通过使用过渡词。过渡词通常是一些连词、副词或短语,在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起着衔接的作用。过渡词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而且可以使内容的表达层次分明,自然流畅。 4 注意书写 书写要求清楚、工整、规范,避免拼写错误。注意使用标点符号,一逗到底,最后点一个句点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此外还要注意:句首单词和专有名词词首字母要大写,书写的行距应适当,这样方便以后的修正和改错 3检查、修改 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打草稿,在考试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考生往往只能在脑子里构思。这样写出的文章从内容到结构都不可能十分完善,所以检查与修改的步骤就很必要了。检查与修改应着重注意下列几个方面:(1)文章的内容是否切题,(2)叙述和表达是否条理通顺;(3)句子间的衔接是否自然紧凑,(4)句子有无语法错误和重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