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2

Ibeliev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科技论文术语解释大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李子很可口

已采纳
科学术语有哪些?课业睡有很多很多了,我暂时一时半会儿还想不起来哪些这个戏,必须我再查一查看一看,找一找有关知道这些人的。休息必须通过至点蜡烛

科技论文术语解释大全

149 评论(11)

上岸有我咯

1 题名(篇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 著者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工作上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在给出著者姓名的同时还应给出著者的工作单位和通信地址  3 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摘要是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排除在本学科范围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2)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经表述的内容  3)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4)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在某些规范中,还明确指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虽然对此规定有争议,但是在有关部门颁布新的标准之前,科技刊物仍然必需遵循这一规范)  6)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7)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  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8)不得使用文章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9)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10)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 关键词  在摘要之后应该给出3~8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  5 文章的章节的编号  按有关规定,科技论文的章节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编号1,2……1,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2……如此等等  6 引言  引言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  7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对科技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撰写论文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要注重准确性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学术性(或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表或图(关于函数图等的基本规范要求请参见附录)要具有自明性,即其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够说明欲表达的问题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防止错引或重引,避免用图形和表格重复地反映同一组数据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选用规范的单位和书写符号;不得已选用非规范的单位或符号时应考虑行业的习惯,或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加以注释和换算  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供读者选阅  8 结论  结论(或讨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尽管多数科技论文的著者都采用结论的方式作为结束,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结论应该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 1) 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 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4) 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5)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9 基金项目的注明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凡是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和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公关项目(85-20-74)  10 参考文献
208 评论(9)

巨懒小姐

回答 科技术语包括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认知计算、量子计算、深度学习、dt时代、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物联网等等。科技术语很多,指科技术语,属于专业术语和科技术语。科技术语是指科技术语,属于专业术语和科技术语。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对科学有几种解释,每一种解释都反映了科学某一方面的本质特征,科学本身也在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深化,所以很难给科学下一个永恒的定义。我们总结了很多关于科学定义的解释,指出它们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概念,即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社会系统的统一。第二,技术是人类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运用物质手段,达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目的的完整系统。是人的知识能力与物质手段相结合改造自然的过程。有许多专业术语,如下所示: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由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的虚拟。一般来说,就是利用技术手段使人身临其境,与这个环境互动。这项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器。除了计算机图形技术产生的视觉感知外,还包括听觉感知、触觉感知、力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嗅觉、味觉等多重感知。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军事航天、室内设计、工业仿真、游戏、娱乐等多个行业。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理解智能的本质,并产生一种新的智能机器,可以以类似于人类智能的方式做出反应。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自人工智能诞生以来,其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可以想见,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是未来人类智能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意识和思维的信息过程。人工智能不是人类智能,但它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可能会超越人类智能。 认知计算认知计算源于ibm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沃森”的名字,现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大数据分析方式。随着信息的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可以通过学习和交互的方式,随着数据的进一步增长,逐渐改善自己的认知分析行为,就像大脑会自然地做事一样。“认知计算”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联姻”。 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基于量子力学的量子计算机与普通计算机相比,具有超乎想象的并行计算和存储能力,求解一个有数十亿个变量的方程组需要100年。而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只需要01秒就可以求解。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密码破译和基因测序等当前的科学问题将很容易得到解决。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和模拟人脑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仿人脑解释数据的机制,如图像、声音和文本。自2006年以来,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灵测试至少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在技术手段上,不仅取决于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还取决于算法。算法是deeplearning。在deeplearning算法的帮助下,人类终于找到了解决“抽象概念”这一古老问题的方法。 提问 好的,谢谢您[微笑] 回答 亲,还有呢 科技术语有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认知计算、量子计算、深度学习、DT时代、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物联网等等。科技术语有很多,指的是科技类的术语,属于专业术语、科技名词。 提问 好的,谢谢您!也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嘻嘻] 回答 谢谢亲,可以加个关注,下次咨询。 更多9条 
106 评论(15)

lx2ql

科技术语有:1、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套由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出来的虚拟世界。通俗讲,就是使用技术手段,让人身临其境,并可以与这个环境进行交互。     这套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器各等方面,除了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多感知。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医学、军事航天、室内设计、工业仿真、游戏、娱乐等多个行业。  2、认知计算。认知计算出自于IBM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沃森”的称谓,而现在,它更多的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大数据分析方式。     随着信息的增加,计算机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随着时间推移,以学习的、交互的方式,随着数据的进一步增长逐步提高认知的分析行为,就像大脑会自然而然地做事情,“认知计算”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联姻”。  3、深度学习。深度学习DeepLearning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     自2006年以来,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图灵试验至少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了。在技术手段上不仅仅依赖于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而且依赖于算法。这个算法就是DeepLearning。     借助于DeepLearning算法,人类终于找到了如何处理“抽象概念”这个亘古难题的方法。  4、DT时代。DT时代数据处理技术。这个词虽然很早就被人提出了。但是直到2015年3月的IT领袖峰会上,马云演讲中提出“从IT时代走入DT世界”之后才在中国火热起来。     马云称,二者的区别在于,IT时代以“我“为中心,DT时代则以“别人”为中心,让别人更强大,开放和承担更多的责任。5、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是当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相对于普通计算机,基于量子力学特性的量子计算机,拥有超乎想象的并行计算与存储能力,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的方程组,具有亿亿次计算能力的“天河2号”需要100年,而万亿次的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只需要01秒就可解出。     当量子计算机应用之时,现在的密码破译、基因测序等科学难题,将可迎刃而解。
295 评论(13)

senga11

科学术语有这些望能够帮助到你。纳米技术,癌细胞病灶缓释技术,光学显微镜,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纳米吸波材料,探测雷达,纳米检测技术如果我帮助到您的话,望采纳,谢谢!
21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