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qiongx
健康人的体质应该呈弱碱性,PH值在35~45之间。酸碱平衡是人体重要的平衡因素之一,对身体健康和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所摄入的食物的酸碱性以及排泄系统对酸碱平衡进行的调节是维系人体内酸碱平衡的基础。酸性体质的健康隐患 当人体处于正常的弱碱性时,机体免疫力强、生病机会少。酸性体质的人易患多种疾病,这是因为酸性体质者体内的激素分泌、神经调节及脏器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由此诱发出其他疾病。属于酸性体质的人的表现有: 关节疼痛。人体在新陈代谢时会生成一些有毒的酸性废物,在不能马上排除时,这些废物堆积在体内,而各个关节就是它们最喜欢的场所。接受过多酸物废物,人体易患各种风湿病及痛风,感觉关节四肢麻木、全身酸痛或腰背痛等。 皮肤问题。酸性体质的人容易出现如湿疹、青春痘、痔疮等症状,这与他们大量摄取酸性食物有关。当酸性食品摄取过多时,人体内血液的酸度增高,血液流通的速度减慢,皮肤就会出现暗哑问题。反之,碱性食品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的状态,预防和治疗皮肤出现的炎症和其他皮肤疾病,防止皮肤过早粗糙和老化。 3.精力匮乏。人体内的酸碱比例正常有利于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并使体内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状态,人的精力也就显得较为充沛。而那些导致脾气暴躁,学习、工作精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精神疲惫。 4.压力重重。都市人时时要面对不同的压力,这些信息透过间脑而传达脑下垂体,通过荷尔蒙的分泌再传到各器官,此时,血液中的钙离子会有所下降,血液则变成酸性化。可见,环境污染及不正确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使我们的体质逐渐转为酸性酸性体质与癌症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它是致病因子促使细胞突变产生的,与酸性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每天大约产生10000个左右的癌细胞,但由于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能够及时地将癌细胞吞噬,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症;当人体体液PH值为85-95时,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而癌细胞的活性却大大加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抵抗能力下降,此时癌细胞大量增加,当体内癌细胞数量达到10亿个时,癌肿瘤就有一公分大小,那时人就会有感觉了,不舒服吃饭少、贫血、乏力。另外癌细胞产生的毒素L50也是酸性的,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使人产生剧烈的疼痛。癌细胞转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癌细胞必须与血管壁接着分子结合,而这种结合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进行。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则文正针对癌症病人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 100位癌症病人的血液全部呈酸性! 由此可见,改善体液的酸碱环境,对于预防癌症、改善并辅助治疗癌症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曾有科学家给一组癌症患者做过试验:给这些癌症患者停止进食一切肉食,以素食为主,并大量补充功能性碱性食品—大麦若叶青汁,一段时间后,这些癌症患者体内的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给这些癌症患者补充的食物中并没有任何抗癌剂,可是为什么肿瘤会缩小呢? 因为这些人的体液环境得到了改善,由高度酸性开始向碱性的方向改变,一个重要的问题:癌细胞只有在酸性环境下才会繁殖活跃,碱性环境并不适合它的生长。 因此,防癌抗癌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善酸性体质、努力创造健康的弱碱性体内环境,不给癌细胞繁殖生长的机会。那么,如何改善酸性体质,创造健康的弱碱性体内环境呢? A、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进行适量的运动,杜绝不良嗜好。 B、多吃富含碱性的食品 英国最佳营养协会的创始人帕特里克在他的《营养圣经》中提出建议,日常饮食中,应该有80%的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和20%的肉类、牛奶、精制面粉食品、咖啡、甜食等酸性食物。但是,事实上,我们平常的饮食中,很难将碱性食物与酸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在1:4,这就需要通过补充一些高碱性的功能性食品来进行调节,KND大麦若叶青汁就是这样一种100%纯天然的优质高碱性食品。哪些是酸性食物,哪些是碱性食物?人类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酸性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变化。所以,酸味的水果,一般都为碱性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鸡、鱼、肉、蛋、糖等味虽不酸,但却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癌症,每天多吃碱性食物不仅可以预防癌症,更可治愈癌症。绝大多数的蔬菜,尤其绿色蔬菜都是碱性食物下面的东西要少吃: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下面的东西要多吃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富含业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 
一般的食物都是中性,有一部分水果或蔬菜偏弱酸性。若猕猴桃、青桔等。很少有食物是偏碱性的。人体的胃,消化食物都是看胃里面的胃酸来消化的。人吃了碱性食物,对胃的消化会有影响和降低。若是太酸的东西,人吃了胃也会难以接受,会引起胃反酸。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40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40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8C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40 mol/L×02 L =008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008 Y=004 mol 酸的质量为004 mol×90 mol/L =36 g(2)称取6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40mol/L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05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400Z=(V/1000)×400/2=(V/1000)×2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Z=48/[(V/1000)×200]补充:食物的酸碱性尿液通常呈酸性;吃素的人,尿液呈中性或弱碱性的机会较站在营养保健的角度来看,食物的摄取能做到酸碱平衡最好。虽然食物的酸碱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无论是吃得过酸还是过碱,代表的都是一种营养不均衡,久了对健康就会造成伤害的。偏食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过多,都可能引发有关疾病。所以,平常进食应适当注意科学搭配,避免过于偏食,以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由于生活的改变,食物的酸碱性现今酸性体质的人居多,所以对酸性食物的过多食用应注意避免。若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引起酸过量,就可以使人体多种病患接踵而来。幼年者皮肤病、便秘、龋齿、胃酸过多、神经衰弱、疲劳倦怠;中老年者神经痛、胃溃疡、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碱性食物过多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乃至白血病等病但是把食物以「酸碱」二分为「好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少吃些肉,多吃些菜是对的;如果酸性食物吃的太多,吃些碱性食物均衡一下也是可接受的,但是不要矫枉过正了。只要遵循着均衡饮食的原则,注意天然新鲜食物的充份摄取,在营养上,在酸碱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平衡。补充:化学中酸和碱的概念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在19世纪末奥斯特瓦尔德的影响下,根据电解质离解的理论,化学界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氢离子是酸性的体现者,酸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氢氧离子则是碱性的体现者,碱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因而,酸碱中和作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反应。在当时,这一概念经过测定不同的酸碱的中和热证明是符合事实的。与此同时,人们在实验中发现,除去杂质的纯水具有微弱的导电性。因此,在水中游离的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而且,当时的人们已测定水中离子的浓度积为10-14。当时通常认为水的离解可能用下列方程时,在25℃时测定纯水的导电率,得出H+和OH-两种粒子的浓度均为10-7mol/L。1909年,哥本哈根的化学家索伦森又提出了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来表示氢离子浓虽然为,根据电解质离解学说的原理,似乎关于酸和碱的概念已经很明确,但是在20世纪初由于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关于酸和碱的确切定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在当时的许多新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乃是在醋酸钠对盐酸进行库仑已法滴定时,所得到的滴定曲线和用碱滴定盐酸时得到的曲线颇为相似斯特的科学家拉普斯根据测定水对醇溶液中酯化作用的影响提出,酸是氢离子的给予体(即质子的给予体),碱则是氢离子的接受体。192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洛里和丹麦布朗斯台德,以及同是丹麦人的比约鲁姆都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扩展了这些概念。在3人之中。布朗斯台德将酸碱理论发展得最完备。食物的酸碱性根据布氏的理论,酸应该是能给出质子的各种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接受体)依据布朗斯台德的观点来看,铵离子应该看成是酸,原因是它能够给出质子而生成NH3;氨因此是碱,原因是它能够接受质子。推而广之,则酸中的阴离子可以看作碱。如果满意,请采纳!您的采纳使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常见酸性、碱性及中性食品 酸性食品: 面包: 白面包、全麦面包、裸麦面包 蛋糕: 普通蛋糕 谷物: 玉米粉、面粉、燕麦片、大米等 脂肪: 蛋黄酱 水果: 酸蔓果、李,梅 肉类: 卤肉,牛肉、酸奶酪、 鸡蛋类、比目鱼、猪肉、羊肉 坚果: 巴西坚果,花生酱、花生,核桃 蔬菜: 嫩玉米、干小扁豆 中性灰分食品:竹芋淀粉、咖啡、白糖、玉米淀粉、普通糖果、淀粉、糖浆、黄油、猪油、植物油、人造黄油、木薯、饮 料、茶 碱性食品: 水果:苹果、生杏、橙、杏干、香蕉、生梨、草莓、甜瓜、柠檬、鲜樱桃、干枣、柿、干无花果、葡萄柚、葡萄、橄榄、芒 果、酸橙,生菠萝,菠萝汁、蜜桃,葡萄干,西瓜 蔬菜:洋葱,豌豆,胡椒、莴苣,蘑菇,球葵、黄瓜,茄子,小萝卜、芦笋,青豆,甘薯、甜菜,甜菜,番茄、绿叶,甘 蓝,芜箐、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花菜,芹菜,水芹、马铃薯,西葫芦 坚果:杏仁,栗,鲜椰子 其他:果酱,冰激淋、 奶油,牛奶,糖蜜 有些食物有时显酸性有时显碱性,如:土豆,在熟得过烂时显酸性,一些人吃土豆会“烧心”,但是生土豆取汁却显碱性,是治胃炎最经济有效的良方,所以偏生的土豆丝谁吃也不会烧心。白菜也类似 赞同0| 评论
在营养学上﹐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两大类。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动物的内脏﹑肌肉﹑脂肪﹑蛋白质﹑五谷类﹐因含硫(S)﹑磷(P)﹑氯(Cl)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他们是人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而大多数菜蔬水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含钙(Ca)﹑钾(K)﹑钠(Na)﹑镁(Mg)元素较多﹐在体内代谢后可变成碱性物质。 碱性食品进入人体后与二氧化碳反应而成碳酸盐﹐由尿中排泄﹐酸性食品则在肾脏中与氨生成铵盐而排泄﹐从而得以维持血液的正常PH(酸碱值)﹐正常人的血液PH为35﹐呈弱碱性。 如果过多食用酸性食品﹐以至不能中和而导致酸性﹐消耗钙﹑钾﹑镁﹑钠等碱性元素﹐会导致血液色泽加深﹐粘度﹑血压升高﹑从而发生酸毒症(Acidosis)﹐年幼者会诱发皮肤病﹑神经衰弱﹑胃酸过多﹑便秘﹑蛀牙等﹐中老年者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胃溃疡等症。酸毒症是由于过多食用酸性食品引起的﹐所以不能偏食﹐应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体内酸碱的平衡。 水果虽然含有各种有机酸﹐吃起来有酸味﹐但消化后大多氧化成碱性食物。但草莓有不能氧化代谢的有机酸(苯甲酸﹑草酸)﹐会使体液的酸度增加﹐属于酸性食品﹐是个例外。 存在于蔬菜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草酸。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草酸﹐它的有机体不易氧化﹐与钙盐形成的草酸钙不溶于水而累积于肾脏中﹐影响了钙的吸收。在菜蔬中﹐番茄﹑马铃薯﹑菠菜等都含有草酸。 理论上碱性中毒(alkalosis)亦会发生﹐但人类碱性中毒现象不常见﹐因为人类有大量的胃酸可以中和。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1、强酸性食品: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花生、草莓、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南瓜、蛋白、梅干、柠檬、菠菜、乳制品等。 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 食物的口味往往局限了人们的判断,很多人都把酸醋归结为酸性食品而不敢过多食用。此外和酸醋一样,酸味的水果也往往会被人们误解为酸性食品。其实几乎所有水果经过人体代谢最终对体液的贡献都呈碱性。其他碱性食品和饮品还有蔬菜、牛奶以及优质的天然的水。 在人们误将部分酸味食品当作酸性食品的同时,人们也在错误地把一部分酸性食/饮品归类为有益健康的碱/饮性食品,比如皮蛋和矿物质水。 皮蛋在被人体吸收代谢之前是碱性的。但是进入人体之后,在消化系统的作用下,它被分解、氧化成许多带有硫、磷元素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堆积在人体体液中,使体液变酸,诱发各种疾病。 矿物质水并非以天然的水源为原料,其是在纯净水(即经过反渗透等加工手段后去除了水中其他所有物质的饮用水)基础上添加人工矿化液制成的。纯净水本身是一种酸性饮品。这决定了矿物质水先天就有酸性的成分。其次,作为一种人工水,它含有的金属矿物质并不天然,而是通过添加人工矿化液,如硫酸制成的。这些矿化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含量远比金属元素多。进入人体后,它产生的酸性废物远比碱性物质多,会使人体趋酸。因此矿物质水在食品营养领域最终的归宿是酸性饮品,而非我们平常理解的因为有矿物质所以是碱性饮品。酸性食/饮品除了矿物质水和纯净水之外,还有肉类、碳酸饮料等。
一、食物酸碱性的强弱可以怎么排序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他们的智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体液的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偏酸性者智商较低一些,而偏碱性者则智商高一些。科学家对研究对象的测试发现,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大于7的孩子比小于7的孩子的智商高出一倍多。这是有史以来科学家第一次把人的智商与大脑ph值联系起来,科学家把这一发现称为智力水平的化学标记。 我们很多女性不仅皮肤粗糙,还有雀斑沉着在皮肤表面,很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的体质不好而导致的,其实,这是我们酸性食物摄取过多的缘故致使的。当我们血液的酸度增高后,体内新陈代谢就会减弱,血液循环也减慢,致使我们表皮细胞失去弹性,从而就变得松弛,粗糙,起皱,色素沉着等。这时应多吃些碱性的食物,而新鲜的蔬菜水果都是碱性,就能使我们血液里的污物及时得到排除,使皮肤恢复往日的光泽。 生活中常见的弱碱性食品有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豆腐等。中碱性的食品有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梅干,柠檬,菠菜等。强碱性的食物有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等。这些碱性就是常见的碱性食物顺序,我们可以多吃这些食物,帮助我们达到健康状态。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了碱性食物对我们的好处,也知道我们常见的食物碱性排序了,那么我们在日常的膳食中,就要多偏重一些,使我们身体的酸碱度达到平衡,这样我们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们的健康。除了我们要多吃这些食物,我们还有该多喝水,适当的运动,也是有利于健康的。二、食物怎么调节人体的酸碱度 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体的酸碱度是靠肺、肾、血液来调整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来改变人体的酸碱度。长期、大量、单一地摄入某种食物,只会加重身体负荷,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 “碱性食物能抗癌”的说法存在偷换概念。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结果都是一样的,先变成“酸性”,再变成“碱性”。多吃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这并不能撼动人体正常的pH范围。 “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和良好的心态能增强免疫系统,这才是抗击癌症的天然良药。”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建议,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出自己预防癌症的健康计划,用生活方式来改良“癌症概率”。不断改变食谱,品种尽可能多样化,煎炸、腌制食物和盐的摄入量应当适度,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避免喝酒精、含糖饮料、营养品和饮酒,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三、酸性体质是指PH<7吗 酸性体质是指PH<7吗? 人体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碱度。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不容易发生,并不存在所谓的“酸性体质”。健康人的血液是弱碱性PH4左右。如果身体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将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酸性),从而在几分钟之内就把PH值调节正常值。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也会通过强大的平衡调节PH值,所有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0),不存在“酸性体质致病”这种说法。 还有些人认为“酸性体质”不是指PH<7,而是指中医里类似“阴阳不调”的身体状态。需说明的是,这类理论并没有大规模人体数据来支持,也没有客观标准来检测。 对于癌症而言,并不是所谓“酸性体质”诱发了肿瘤,而是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实体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而肿瘤组织中血管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供氧和养料不足。因此,肿瘤细胞缺氧又缺养料,新陈代谢也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较低。四、酸碱性食物怎么区分 对于酸碱性食物的区分,大家可能都存在错误观念,以为靠舌头品尝,以味觉来判定是酸味或涩味;或取石蕊试纸,按理化特性,看其颜色的改变,变蓝为碱性,变红为酸性;或以平日饮食之经验来区分,以为柠檬、醋、橘子、苹果等食物口味偏酸,因此属于酸性食物。总之众说纷纭。 食物基本都含有5大类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人人皆知蛋白质、维生素非常重要,矿物质虽然只是微量,但却也是维系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必要的矿物质中,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者有8种:钾、钠、钙、镁、铁、磷、氯、硫。前5种元素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大多数菜蔬水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 。 从营养的角度来讲,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实际上是指该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的灰分,溶于水后水溶液的酸碱性决定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是一个非生理性概念,决定食物酸碱性的食物灰分,是指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这与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和利用后的代谢产物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食物被摄入人体后,要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而这些产物的酸碱性其实已经与摄入食物的灰分没有直接关系了。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即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度)正是上述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的几种矿物质灰分就可以决定。想要确定某种食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必须经过科学检测才行。
食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和味道是酸还是碱,用pH值试纸测试是酸还是碱,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番茄和橙子是酸味的,但它们属于成碱性食品,其判断的方法主要看到了人体内之后,代谢终产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一般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的成分有8种:钾、钠、钙、镁、铁、磷、氯、硫,其中前5种元素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后3种则是酸性溶液,而大多数菜蔬水果、海带、豆类、乳制品等含钙、钾、钠、镁元素较多,几乎都归属与碱性食物。一般常见的酸性食物是指肉食类,如鱼肉、鸡肉、猪肉、羊肉、牛肉等以及巧克力、花生、啤酒、海苔、葱、空心粉、白糖、蛋黄、乳酪、甜点、米面油等都属于酸性食物。而碱性食物大多是指蔬菜、水果、海带、豆类、茶叶、坚果等经体内代谢后以产生碱性物质为主的食物。如香蕉、李子、鲜牛奶、谷物、酵母、海藻、海带等都属于碱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