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5

许三多多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容易发表的论文类型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rsyuan

已采纳
岩石学报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地质论评地学前缘 地质学报 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矿床地质 沉积学报 地质科学 中国地质地球学报 现代地质 高校地质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四纪研究 地质通报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与勘探 矿物学报 地层学杂志 地质科技情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物探与化探古地理学报新疆地质地球与环境

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容易发表的论文类型是什么意思

105 评论(13)

叫我好男人

你说的这类发表的比较慢,因为不容易发表,所以才叫核心。
286 评论(14)

格下0324

学校隶属关系:教育部电话:0546-8392261学校所在地:山东省东营市 传真:0546-8392262邮政编码:257061 电子邮件:zyxbgs@一、专业设置1)地球科学(理学)本科专业设置:地质学(拟于2004年开始招生)。2)地矿学科(工学)本科专业设置: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3)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备: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4)培养地学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构造地质学,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古生物与地层学。5)培养地学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6)培养博士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能源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本院共有教师82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38名,讲师16名,助教9名。高级职称教师约占7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35%。本院共有研究生导师51人,且外聘13名教授级高工为研究生导师。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本院除拥有一批在各学科领域卓有成效的专家教授外,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引进、选拔和培养年轻学术带头人,一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业务突出的教师队伍。学院根据需要定期安排相关教师继续深造进修,选派教师定期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大型科研活动,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三、人才培养自1953年建校以来,学院已培养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近一万名,身为石油大学龙头学院,云集了众多的莘莘学子。学院现有54个本科学生班,合计本科生1600多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9人、博士生76人、工程硕士生60余人,另外还有各类研究生进修班若干个。四、办学优势与特色本院有相对健全的学科体系和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在软硬件上均突出了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学院以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地质与资源学科群为目标,以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为带头学科,带动沉积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九五”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交叉和渗透,孵化出新的边缘学科。学院的一切教学活动和安排都以关注教育质量、重视教育质量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结合石油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按照“博学、务实、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注重品牌意识和精神意识,全面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以重点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为龙头,以系列课程和综合化课程为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检查和考核工作,除了按学校规定,对全院所有上课教师由学生进行打分评价外,学院还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听课,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讲课效果,坚持对新上课教师或开新课教师进行课前试讲工作,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为认真组织做好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工作,学院积极组织召开本院教师、学生座谈会,对教学效果、教学秩序、考试改革、实验室教学、教学大纲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门讨论。在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工作中,学院积极抓好山东省重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革试点方案的教学研究工作。在“以学习为中心,走全面发展之路”的育人方针指导下,以“博学、务实、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五、学科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六、实验室建设本院共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储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测井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先进的科研、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达2000万元以上。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科研实验环境,在教学和科研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七、“九五”以来的科学研究简况“九五”以来,本院共承担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纵向科研项目16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攻关研究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多次,近两年来年均到位经费保持在1500万元以上,国家级项目在数量、经费、级别上均取得进展,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973”、“863”以及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目前主要在研的国家级课题:1)黄河断流对河道系统发育的影响——国家“973”项目。2)地球演化节律的天文控制因素及地球深部动力学模拟——国家“973”项目。3)大别-苏鲁造山带周缘重点盆地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国家“973”项目。4)尹塔西南K/T剖面包裹体气体成分演化与界线事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新生代渤海湾盆地沉积间断面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技术——国家“863”项目。7)烃源岩-火成岩共生组合中火山物质与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烃源灰岩中的有机质在超浅层剪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混源气鉴别地质地球化学模型研究——国家“973”项目。10)东海复杂天然气藏地震识别技术——国家“863”项目。11)东海及邻区重磁资料研究——国家“973”项目。12)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评价和预测模型研究——国家“863”项目。八、国际交流与合作本院积极选派教师出国学习、考察,本着工程技术发展和与重点科技项目相结合,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的原则,广泛地开展了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学术和科技交流合作。九、出版机构及出版物近年来,本院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2001年以来,本院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在《沉积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学报》、《地球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SCI检索论文5篇。在《石油大学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统计源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撰稿:印兴耀)
35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