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zhe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弊端之我见贵州省瓮安县天文中学 李世尧 【摘 要】:我国农村适龄学生在全国学生总数比例很高,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与败,对整个国家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的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诸多问题。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够真正重视农村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投资力度,大力改革各类招生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教师,全面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满足课程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关键词】:滞后教育观念素质评价从事农村教学近二十年来,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也都亲身参与,回想其过程,我认为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确实还有很多地方未落到实处,与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现就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谈谈。 首先,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存在偏差。虽然素质教育的开展到处是轰轰烈烈,虽然我们也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又有多少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摆脱“分数”的桎梏。因为各级部门或组织评价学校、教师乃至于学生仍然是把考试分数放在首位。我们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中、高考这两根指挥棒的影响,很多老师致力于揣摩考试方向、题目,而忽视了教育教学中某些学科最应该突显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东西。农村中小学更是普遍出现了硬背作文范文、死记数学定义的作法。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变“考什么教什么”为“教什么考什么”(现有的考试制度中,像语文学科完全与教学过程脱离,使师生感到平常的学习可有可无与难以捉摸),应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识记”“掌握”“理解”“应用”等不同层面的不同要求。实实在在的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其次,我们的教育模式滞后。我们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方式是“填鸭”式教育。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们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差,另外要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不用“填鸭”式教学还能用什么教学方式,这也是事实,但为了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国家的未来,作为农村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方面实现改变,国家也应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所大学课堂上,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办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列出一大串公式并开始计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也反映了我们的课程改革未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