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鱼ayu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利用海军航空兵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争潜力国-美国参战了。在二战已经结束60年后,许多人都不大明白,为何日本会向美国发动战争?现在好多人也在说日本是不是傻的透顶了。但其实不然,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太平洋战争是美日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一种必然结果。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日本的大部分军事力量和战争资源都集中在了中国战场。在1937年时抗日战争爆发时日本在华的总兵力为108万人,而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的总兵力以达242万,军事力量几乎达到了日本的极限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本想短时间内灭亡中国,但由于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日本的计划落空,而且已经深陷抗日战场。在1937年至1941年,日本的国家总预算支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近500亿日元(当时的购买力和现在可不一样),这笔支出超过了日本自明治维新(1868)到1936年近70年的预算支出的总和。在其中的军费增长更是惊人。1937年,日本的直接军费为78亿日元,占当年日本全国民收入186亿日元的6%,而到了1941年,直接军费高达125亿日元,占当年日本国民收入358亿的9%,军费增长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状态。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的财政将难以长期维持,而就当时情况战争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的。日本将越来越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消耗于战场上,长期不能解决中国问题,深陷我抗日战场不能自拔。 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匮乏,不能长期支持战争,而为解决次问题,发动太平洋战争。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战略目的之一就是,夺取东南亚,切断美,英对中国的援助,再迫蒋介石投降,早日摆脱中国战场以摆脱困境,集中全力与美,英一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1941年6月22日,德国挥师东侵,多路闪击苏联,兵临莫斯科城下。日本经诺门罕事件后,对远东一直不敢有意图,现在苏联极度危险,此时更无力顾及日本,只求自保远东。这也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创造了条件,日本没有苏联对远东的威胁,无后顾之忧。而美国此时却并没有闲着。1940时,美国陆军只有267767人,而到了1941年,猛增到1460998人。种种说明美国人已经开始备战了。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的海军的主要作战舰艇(战列舰,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的总吨位为4万吨,而美国人的海军主要作战舰艇总吨位为2万吨。日本海军只相当与美国海军的68%。但当是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大西洋地区,在亚太地区的力量相当薄弱。这也为日本提供了机会。1941年,美国宣布冻结日本海外资产。同一天,美国决定加强菲律宾的军事力量,加强火炮和坦克等军事装备,并调B-17远程轰炸机进住菲律宾,全部的军事准备将于半年完成,美国已经在加紧备战工作,从军事上对日本进行包围。而日本没有更多时间等待了,当美国备战完成,日本将没有与美国一战的机会了。 
会的,利益的争夺,日本只要想扩张,和美国的战争就是早晚的事情,日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世界霸主,日本军部被盲目自大和军事冒险主义所主导,不了解美国的实际情况,急于进取东南亚,错误估计了形式。。。
经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军队伤亡总数达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通常分为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与同盟国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与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的战略进攻与轴心国的战败三个阶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先后在各自的战场上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地区、非洲战场的阿拉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在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之前,各主要战场均有着各自的战略相持阶段。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三个主要战场先后进行的斯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瓜达卡拉尔岛战役,标志着大战战略转折的实现。 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先后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欧洲战场方面,苏军率先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美英等国盟军随后在法国登陆,形成对德国的东西夹击。亚洲与太平洋战场方面,盟军通过岛屿登陆作战和海空作战对日军战略进攻。欧亚各国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则配合着盟军的进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共商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大计。1945年4月1日,盟军在鲁尔地区合围西线德军主力,下旬即进抵易北河一线。苏军于4月16日发起柏林战役,25日与美军会师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解除关东军武装,11日进入朝鲜北部地区,25日占领南萨哈林岛,9月1日进占千岛群岛。8月9日,毛泽东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28日,盟军开始在东京附近和其他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其奠定的“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的相对和平创造了条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诸强并立、相互争霸的格局,出现了美国独霸的一统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0月波兰战役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5月19日英国远征军开始撤退,6月2日撤退完毕 6月14日法国投降 7月不列颠战役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4月18日美国16架B-15轰炸机轰炸东京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国击败日本, 7月阿拉曼战役英军击败德军, 11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全歼德第6集团军扭转战局 1943年2月美军占领瓜岛 1943年4月18日美国P-38机群击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击毙山本 1943年6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7-8月苏军与德军进行库尔斯克会战,击败德军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同时,美军太平洋舰队进行马里亚那岛登陆 1944年10月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湾海战爆发 1944年12月德军阿登反击,被盟军击退 1945年1月菲律宾战役结束 3月美军登陆硫磺岛 5月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美军登陆冲绳岛 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日本政府宣布投降 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芬兰、伊拉克、伪满洲国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点: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近东、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参战方:同盟国,轴心国及其盟友 结果:同盟国获胜 参战方兵力: 德国投降 德国签字投降是在1945年5月8日24时,地点柏林市东南的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德国军事工程学校大楼大厅,投降书规定,从1945年5月9日1时开始生效。 德国投降书共有六项条款内容如下: 我们,这些代表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命令德国一切陆、海、空,及党卫军与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的司令官于中欧时间1945年5月8日23时至5月9日1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留在当时所在地点,全部解除武装,将所有武器和军事物资移交给当地盟军部队司令官或盟军最高统帅部委派的军官代表,保证对于所有舰艇船只、飞机及它们的发动机、壳体和设备,以及所有汽车、武器、仪器和一切作战用的军事技术装备,决不加以任何破坏和损伤。 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指定相应的指挥人员保证执行红军最高统帅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作出的所有进一步的指令。 本投降书并不妨碍今后用其他由联合国或以联合国名义签订的、适用于整个德国和全体德国武装力量的有关投降的总文件来替代。 遇有德军最高统帅部或归它指挥的任何部队拒不执行本投降书时,红军最高统帅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可采取它们认为是必要的惩罚措施或其他行动。 本投降书有俄、英、德三种文本。俄、英文本为唯一准确的文本。 日本投降 1945年3月4日,马尼拉光复。5月3日,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胜利。6月22日,日本失冲 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后腾起的蘑菇云 绳岛。7月16日,美国试炸原子弹。7月26日,中英美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9日早晨,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在天空升起一个高度达6万英尺(18公里)的蘑菇云。 在硫磺岛、冲绳岛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战使双方都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些战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缓慢撤退。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深飞行员丧身战场,日本开始实行由神风特攻队直接冲击重要军事目标,试图减缓美国部队的进攻速度。但同时,东京和其他城市遭到了美军的轰炸。在中国战区,国军在中美空军支援下牵制日军并轰炸大陆补给线。日军意图反制而发动湘西会战与鄂西会战,中国皆防卫成功。1945年2月3日,苏联同意介入太平洋战事。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在《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前,宣布《苏日中立条约》不再有效。投机的斯大林选择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暴行动攻入中华民国东北地区。国军亦对华南地区发动躁进作战,目标广东及湖南。而同月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撼日本,广岛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长崎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面对核武器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天皇裕仁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正式宣布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此后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两国已经不处于敌对状态。 编辑本段战争后果 人员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7000万人死亡。 其中苏联约为2800多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多万死亡;美国共有42万人死亡;英国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法国有80多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数。 另外还有至少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轴心国方面,德国有2800万人死伤;日本有690万人死伤;意大利有70万人死伤。 主要参战国家死亡人口列表 国家/地区1939年人口军事人员死亡平民死亡犹太死亡数总死亡人口死亡占总人口比 苏联175,500,0008,700,00016,900,0001,000,00026,600,15% 德国69,623,0005,533,0001,810,000160,0007,503,77% 中国517,568,0003,800,00014,200,000 18,000,47% 日本71,380,0002,041,000580,000 2,621,67% 南斯拉夫15,400,000446,000514,00067,0001,027,67% 美国131,028,000407,30011,200 418,32% 英国47,760,000382,60067,800 450,94% 意大利44,394,000306,400145,1008,000459,04% 匈牙利9,129,000300,00080,000200,000580,35% 罗马尼亚19,934,000300,00064,000469,000833,22% 法国41,700,000212,000267,00083,000562,35% 波兰27,007,000100,0001,900,0003,000,0005,000,51% 芬兰3,700,00095,0002,000 97,62% 印度378,000,00087,0001,500,000 1,587,42% 菲律宾16,000,00057,00090,000 147,92% 加拿大11,267,00045,300 45,40% 澳大利亚6,998,00040,400100 40,58% 阿尔巴尼亚 1,073,00028,000 20028,63% 捷克斯洛伐克15,300,00025,00043,000277,000345,25% 保加利亚6,458,00022,0003,000 25,38% 缅甸16,119,00022,000250,000 272,16% 希腊7,222,00020,000220,00071,300311,31% 比利时8,387,00012,10049,60024,40086,02% 新西兰1,629,00011,900 11,67% 南非 10,160,00011,900 11,12% 荷兰8,729,0007,90088,900106,000202,32% 泰国15,023,0005,600300 5,04% 埃塞俄比亚17,700,0005,000200,000 205,16% 西班牙 25,637,0004,500 4,02% 挪威2,945,0003,0005,8007009,32% 丹麦3,795,0002,1001,0001003,08% 巴西40,289,0001,0001,000 2,00% 伊拉克3,698,0001,000 1,03% 纽芬兰 300,0001,000100 1,37% 蒙古 819,000300 04% 伊朗14,340,000200 00% 奥地利 6,653,000 40,50065,000105,59% 古巴4,235,000 100 00% 爱沙尼亚 1,134,000 40,0001,00041,62% 交趾支那 24,600,000 1,000,000 1,000,07% 冰岛 119,000 200 17% 印度尼西亚 69,435,000 4,000,000 4,000,76% 爱尔兰 2,960,000 200 00% 朝鲜 23,400,000 60,000 60,26% 拉脱维亚 1,995,000 147,00080,000227,38% 立陶宛 2,575,000 212,000141,000353,71% 卢森堡295,000 1,3007002,68% 马来亚 4,391,000 100,000 100,28% 马耳他 269,000 1,500 1,56% 墨西哥19,320,000 100 00% 太平洋诸岛1,900,000 57,000 57,00% 东帝汶 500,000 55,000 55,00% 新加坡 728,000 50,000 50,87% 合计1,961,071,00023,037,50043,363,4005,754,40072,155,70%
套用罗斯福在二战后期说的一句话:"没有中国在亚洲战场做出的巨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将大大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