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s_zju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可以写一下让自己感动的人,然后歌颂一下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文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2019年2月18日晚20:00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中评选出了2018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他们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与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干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性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一名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这个时代的楷模,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他们朴实无华,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信仰,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他们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信念,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去学习。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他们是旗帜,是方向,是楷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党员干部要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引领着新时代前进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身上,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创新的意识和实干的精神。榜样不仅仅是感动,党员干部要把感动的情感化为行动的力量。我们要看榜样、学榜样,化感动为行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事业添砖增瓦,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写作思路:可以从自己看了之后的感受说起,在说明一下自己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能感动别人的人。“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这批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同往年一样,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忠诚、敬业、担当、奉献、大爱等优秀品质,树立了一座座丰碑。爱国奉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的光辉旗帜。爱国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世一生中,落实在一言一行里。“感动中国”人物中“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不仅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而且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把爱国之情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报国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职业孕育事业,事业高于职业,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才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感动中国”人物中守岛卫国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坚持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