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同修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事业,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礼仪方面的知识还是有很多的,战有站姿,坐有坐姿
礼仪的重要性 (服务礼仪的体会心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礼节,服务行业尤其重要。有时潜在消费顾客未能成交的原因并不在服务员的服务态度上,而是服务员没有注重礼节造成的。服务员是公司的一线人员,是直接面对顾客的,往往是顾客对公司的第一印象,所以注重礼仪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基本礼仪、礼节 一、 仪态 指一个人在他的行为过程当中的姿势和风度。 (一) 走姿:如风一样的轻盈 基本要领: 1、 上身挺直。 2、 走动中肩部不要摇晃。 3、 小腿挺直,脚后跟先着地,切忌膝部力量过松,造成身体上下颠动。 4、 两手轻握拳,两臂随步伐有节奏的在两侧轻轻摆动,下颌微微后收,视线平视,不东张西望。 5、 按照自己的步伐有节奏的前行。步度——前脚脚跟于后脚脚尖的距是一至一个半的脚长。步位——两脚顺着一条真线前进。 (二) 坐姿:如种一样稳重 基本要领: 1、 身体离开椅背,背部挺直。 2、 男性两膝离开,约可放进两个拳头左右距离,两脚平落地上。女性两膝并拢,腿弯曲与椅子呈直角,脚跟并拢,脚前尖微微开放。 3、 两手轻轻放于膝盖上。 4、 面桌而坐时,前臂可放于桌面之上,而肘部要离开桌面。 (三) 站姿:如松一样的挺拔 基本要领: 1、 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开45度至60度。 2、 两腿并拢立直,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上。 3、 腰背挺拔。 4、 收腹挺胸、抬头、脖颈挺直。 5、 双目向前平视,微笑,微收下颌。 (四) 手势:引导时会用到手势 基本要领:在领路和引方向时要注意手指自然并拢,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支点,指示目标,不能以食指来指指点点,领路时应与顾客保持2~3步的距离,领路员应在客人右前方2~3步,到拐角处稍做停留,等待客人。 (五) 表情:目光和表情 基本要领: 1、 目光:放松精神,把自己的目光放虚些,不要聚集在对方的某个部位,而是好像笼罩在对面的整个人。 2、 嘴:微笑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起,发自内心,自然坦诚,切不可假笑。 二、 谈吐 (一) 敬语: 1、 适用场合: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交流,与初次拖打交道貌岸然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或会议谈判等公务场合。 2、 称呼:您、请、贵方、久仰、阁下、请多指教、包涵、高见、拜托。 (二) 文明用语: 1、 问候招呼时:早上好、您好、晚安。 2、 表示感谢时:谢谢、十分感谢。 3、 托人办事时:请多多关照、拜托了。 4、 慰问时:你辛苦了、受累了。 5、 赞美时:美极了、太好了。 6、 歉意时:对不起、请原谅。 7、 应答时:没关系、不客气、是我应该做的。 8、 推托时:很遗憾、不能帮你的忙、谢谢好意。 9、 送客时: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10、 祝福时:托你的福。 (三) 服务工作中的基本用语 1、 迎宾时:欢迎你、欢迎光临。 2、 接受吩咐时:是的、明白了、清楚了。 3、 向客人道歉、实在对不起。 4、 宾客向你致谢时:请别客气、很高兴主您服务、这是我应该做的 5、 不能立即接待时:请稍等一下。 6、 对待稍等的客人打招呼:对不起、让你就等了。 (四) 交谈 讲究: 1、 态度诚恳、自然大方、言语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2、 交谈时不谈扫兴的事 3、 语言要适度 4、 讲话要注意节奏 5、 要善于听别人讲话 6、 谈话时兼顾在场的所有人 7、 男子一般不参与妇女圈的议论 8、 、谈话时要注意用礼貌用语 9、 注意内外有别,严守机密 三、 着装打扮 (一) 与TPO一致辞T(time时间)P(porpose)O(ouasion场合) (二) 表现自我 (三) 给人以好感 四、 仪容 (一) 整齐清净 (二) 化妆适度 (三) 发型美观 其次,我们一起来学习接等顾客的基本知识 一、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1、“款”客之心随时保持 2、“我”是一个企业的代表 3、匠心比心 4、顾客选择商店 5、善待每一位顾客 6、用专业知识帮助顾客 二、 接待顾客的流程及营业员的接待规范 1、 顾客临柜打招呼 2、 留意顾客需要,详细推荐 3、 推荐边带商品 4、 成交付款 5、 礼貌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