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1

Q7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国学的议论文高中素材摘抄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23456zhang

已采纳
国学经典的语录摘抄【热门版】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关于国学的议论文高中素材摘抄

165 评论(15)

tunshu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3、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放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哉;祸种乎地,莫之知避。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生命。现在这个时代,仅仅可以避开刑戮。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去避免。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的用处。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鱼被困在陆地上,互相吹腮上的水泡,互相泼残存的泉水;这种情况固然很感人,但是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忘记对方的存在。这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思想体现。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是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为之有野。”因此盗跖的门徒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哪个地方都怎么会没有法则呢?凭空猜想屋内储藏着多少财务,这就是聪明;带头思安进入屋内的,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的,就是义;酌情判断是否动手的,就是智;分赃均等的,就是仁。这五种不具备而成为大盗的,天下是决不会有的。”
13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