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8

小毛驴62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好雪碧

已采纳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2021年,两会宣告“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其中建筑碳减排也是其中重要一环,而绿色建筑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碳中和是指我国至206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万都时代认为实行“双碳”政策,系统性的“绿色价值”将凸显。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论文题目

90 评论(13)

少年包053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与思考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碳中和的例子同时也要看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这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要求我们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现实中,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必须及时纠正。从认识层面出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从实践角度出发,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次大考,需要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351 评论(13)

张楠楠的

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果在校园里,活动范围较为狭窄。在行有嘉能源管理案例实践中,有很多校园的碳核算,这其中或多或少就会涉及到大学生的减碳宣导,下面就结合我们的实践谈一谈大学生如何从实践出发做碳达峰和碳中和做出贡献。 1、培养低碳环保意识:“英国提出到2050年建成低碳到零碳经济社会,日本正致力于发展低碳和零碳技术,美国投入巨资研发从生物燃料、太阳能设备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厂的环保技术,低碳和零碳经济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低碳和零碳经济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学生理应带头担当“低碳和零碳责任”,培养目身低碳意识。利用校园内各种渠道,如学生会、学生社团、公益讲座等宣传碳知识,在校内成立固定的低碳宣传日,让每位大学生了解目前的环境形势,转变思想,鼓励俭约追求和崇尚低碳生活,真正从生活中减少碳足迹。2、做到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回收可再利用资源,还可以避免不同垃圾相互混合带来的污染问题。可以发现,学校垃圾分类还没有真正的落实,教学楼、宿舍区的垃圾篓都为大圆筒,完全无法做到垃圾分类。因此,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达到垃圾分类的效果。可在校园内征集分类垃圾桶设fl-~,J意大赛,并将最佳设计作品作为学校实际的分类垃圾桶。大学生环保意识较高,在存在分类垃圾篓的前提下,只要让大学生意识到垃圾分类的益处,我相信大学生们平时都会将垃圾分类,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垃圾量,降低碳排放。3、养成节约好习惯大学生应倡导“低碳”生活,个人养成高效节制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倡废弃物回收,打印时提倡双面打印,只用过单面的纸应回收再利用,可用于再打印或作为草.稿纸使用。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同时,班级可设立“用纸分类回收箱”,统一将班级文件用纸、报刊、杂志等分别放入回收箱中,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
283 评论(14)

zhrnnf239

做“碳达峰、碳中和”的传播者。“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是国家大事,更与我们每个公民都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识,倡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会通过网络、报刊、书籍、培训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不断加深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解。同时我也会结合本职工作,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多种方式积极传播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和知识,做一名碳达峰、碳中和的宣传员。做“碳达峰、碳中和”的践行者。作为年轻人,我将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首先是践行绿色生活理念。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或者骑自行车;自觉购买节能产品,降低能耗。其次是践行绿色办公理念。尽量采用无纸化办公方式,电器设备长时间不用要及时切断电源。再次是结合岗位职责。在产业结构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服务本地高质量发展。
21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