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1

哈哈哈200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博物馆及藏品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jsp

已采纳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演绎了多少风云变化,河南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无数的英雄史诗。平原博物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馆藏量第二大博物馆,仅次于河南博物院,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平原省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市档案馆,2007年总投资约3亿元开工,于2011年合并建成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5公顷,总建筑面积52585平方米,地上三层建筑。一、二层为展览空间,设文物展厅19个,档案展厅6个。 平原博物院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平原博物院中的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其中12个展厅为固定展厅,4个为临时展厅。西侧为“牧野华章”通史类展厅,时间范围从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开始,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篇章,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尤以商周青铜、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著称。东侧为文物专题展厅,分为《馆藏青铜器展》、《馆藏陶瓷展》、《馆藏书画展》、《馆藏精品拓片展》、《造像艺术展》五个专题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一千多件,对青铜器、瓷器、字画、拓片等进行专题陈列。大部分文物文物出土于原平原省所辖的范围。无论是馆藏量还是馆藏价值,在全省地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其中,镇馆之宝有祖辛卣、妇好方尊、牛面纹卣等一批珍贵青铜器,及北魏石刻造像、石鼓文拓片等石刻、石雕、石碑。此外有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该院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一表现为“华夏之光”——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二表现为“历史年轮” ——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平原博物院平面呈半圆形,通过与树的“年轮”在形态、肌理上的呼应,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她寓意城市是成长着的城市,而平原博物馆,正式要记录下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年轮”,让人们得以通过这些“年轮”,重视她的点滴回忆。其三表现为“太行山势”——地域性与生长性,平原博物院建筑形象强调竖向上的生长感与层叠起伏的态势,外形硬朗、刚毅,平原儿女坚忍不拔的性格。在参观后受益颇深,仿佛亲眼见证了历史的轮回,感受了浓厚的历史氛围,让我更加有了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博物馆及藏品论文

207 评论(15)

电力系统开发

该博物馆位于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建成后将成为安阳标志性建筑群。是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的专业性博物馆。   该馆建筑设计方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会长杨鸿勋教授担纲。设计方案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墉”进行设计,展示内容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和其他特殊文字为重要补充,保护与传播汉字这一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秉承“后现代”理论进行设计。设计方案造型包含殷商时期的高级宫殿建筑形象的基本要素,采用殷商饕餮纹、盘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引起人们对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以烘托辉煌的殷商文化,彰显装饰性的艺术效果。   根据王宁和王蕴智教授负责编制的《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布展方案》的基本思路,博物馆内整体布局是一个全方位展示古文字学、中国文字学、文字学史、汉字印刷与汉字信息化、汉字书法文化等各个知识层面的现代版文字大典,并侧重于出土古文字资料的整理与布展,还兼顾普及与提高两个层面,布展内容既要有可视性、趣味性,让大众都能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又要经典、规范、系统和高品位,在做到这几点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我国古今各少数民族文字的特点。   据悉,整个博物馆将由字坊、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等建筑组成,为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总投资785亿元(不含文物征集费用),总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按照总体规划,博物馆将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用地16亩,建筑面积为21937平方米。包括字坊、主体馆等建筑。整体布展分为12个展区,包括序幕、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古玺和古币文、简牍和帛书、历代碑碣、汉字印刷术与汉字信息处理、《说文解字》与古代字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   博物馆将于2007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2008年底正式开馆。
311 评论(8)

maggiedi

2008年12月5日,经过四年筹建的宁波博物馆正式开馆。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开馆之日,“携手2010:宁波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宁波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国家文物局领导、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专家出席论坛,此论坛将诞生体现国际博物馆先进理念的《宁波宣言》。同时,借此国际论坛良机,宁波博物馆还与英国诺丁汉市、德国亚琛市、波兰比得哥什市、韩国大邱市、顺天市、日本益田市等宁波的国际友好城市的九家博物馆,签署《建立宁波国家友好城市联盟共识》,达成在展览巡展互换、文博图书资料共享、人才培训交流、学术研究共探等合作意向…… 建博物馆是宁波人很早就做的一个梦,一个城市没有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特别是像宁波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博物馆人一直在朝着这个梦努力着:1981年宁波博物馆在市展览馆挂牌;2001年宁波市博物馆筹建办公室在庆安会馆成立;2004年11月宁波博物馆重新选址、立项。这些举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今,宁波博物馆终于落成,在中国博物馆行业,颇有些大器晚成的意味。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物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窗口”刚刚打开,虽有些晚,但自然有着“后发优势”:别人成功的,我们可以拿来;别人走的弯路,我们可以加以避免。可要在世界博物馆之林,脱颖而出,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走开放创新之路。
8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