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2

徐清雨02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文山三七的毕业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东沐评

已采纳
600年来最神秘的金疮药,“就是如果你有创伤的时候,它表现出一种止血的活性,非常灵敏”;山不在高,“正好是1799米”;都是财富惹的祸! “因为比较名贵,偷盗严重嘛”;待到三年满园红,“到这时候满园红了嘛,我们就有盼头了”;一朵红花和一座移民城市的风雨演变——《三七花开的地方》。今天,云南省文山县平坝镇的居民在修整街道的时候,无意中挖出一个古代的下水道。这是一条非比寻常的下水道,它全部是由很整齐的条石垒成。下面还修建了复杂的石拱桥,有的地方竟然有一人多高。平坝街上的居民并不算多,挖这么大工程的下水道显得很不相称。他们都自称是一支军队的后代,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祖籍。至于祖先究竟是一支什么部队?则没有人说得清楚。平坝街5公里的长度并不算长,但是,12米的主街道加上4米的大走廊,街道的总宽度竟达到了16米!而当时文山老县城的主街道才不到5米宽。那么在远离县城的平坝,修筑如此宽阔的一条大街显得不合情理,它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关于文山三七的毕业论文

217 评论(10)

果果2

中药三七的种植与管理技术选地:三七多系家种,栽培土地宜选择向阳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为佳,灰土次之,红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选海拔700—1500米、东阳、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地区,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经验证明,宜选阴凉通风,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搭棚:搭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即用木条、竹条构成,棚高5—6尺。另一种是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即用铁丝代替横梁,柱距8尺左右,每亩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进行调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较弱,可以稀盖,一般透光度可为65%—75%,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盖稀些,南坡光强可盖密些。作畦: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畦宽为8—2尺,畦高5—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沟宽1尺,畦面呈鱼背形。作畦后,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50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过磷酸钙、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均匀撒布在畦面,与土壤充分混合。选种播种: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在冬季10—11月间,随采随播,播后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其种子发芽。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2寸或3×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覆土4—8分厚,稍压后再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剂消毒),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阴棚漏雨打烂畦面,影响幼苗生长。覆盖厚度为3—5寸,覆盖畦面约80%。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俗称“籽条”)必须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将苗床的“籽条”掘起,剪去茎叶,俗称“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盖本土寸许,按7×6寸或8×6寸行距开沟,沟深1—5寸,栽苗时,使苗与沟底呈20—30度角,边栽边盖土,厚度以不露出芽头为准,不宜太厚,再盖约3—5寸厚的碎草,以不见土为原则。调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对三七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透光度过小,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也少;透光度过大,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稍小为45%—50%,秋分后气温转凉,透光度可逐渐扩大为50%—60%。除草追肥:不论一年或两年以上园地,必须做到见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则7—8次,约每隔1—2个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约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达70%时进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叶时,每亩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过磷酸钙50斤,发酵后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第四次在7月份,施绿肥(将绿肥切碎沤制发酵),将发酵好的绿肥均匀撒布畦面。冬季护理:主要是清除残叶,稀疏围篱(调整透光度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围篱全面用2—3度石硫合剂消毒),目的是为了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和减少越冬病虫。然后于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
15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