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9

车辆小伙伴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疫情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理瑶看

已采纳
过一段就升他那一群来一群来的华保冷静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照这个即可。

疫情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论文

141 评论(11)

不是你044

新冠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机会的减少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从需求来看,毕业生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就业机会需求量大。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约874万人,同比增长40万,且2020年留学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估计在60万左右,庞大的毕业生规模无疑会给高校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就业竞争与就业压力,劳动力供给增多导致了就业机会竞争激烈。从供给来看,经济下行与疫情双重影响导致就业机会供给减少。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显著低于0%, 经济将会遭到重创,因此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单位类型,有调查发现,2019年各类型单位在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民营企业占 6%,国有企业占4%, 学校占6%, 党政机关占6%, 三资企业占1%,科研单位占2%,其他占5%。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因延期复工,很多民营企业面临一定的生产经营压力,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面临停产倒闭的困境,为削减人力资本,企业将减少或取消招聘计划,进一步缩小劳动力市场需求,从而直接减少就业机会。 就业成本增加。一是等待成本增加。疫情的完全控制还需要一些时日,一些企业尚未复工,大多数高校的开学日期尚未确定,本定在三、四月份的招聘计划和五、六月份的毕业答辩会相应地推迟,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参加企业招聘会和毕业论文答辩,也就不能及时就业,就业时点因此会拉长,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的时间成本。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可能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后还要租房子继续求职,在此过程中会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直接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物质成本。二是机会成本增加。如果没有突发疫情,很多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正在实习,已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收入。但因疫情影响只能选择在家等待就业,这导致毕业生本该求职时却在等待,本该就业时却还在求职,从而不得不因为等待而放弃本该就业时能获得的那一部分劳动收入,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校毕业生的机会成本。 就业求职渠道不畅。2019年的 一项 调 查 显 示 ,近 一 半(4%)的毕业生通过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来进行求职,1%的毕业生通过网络招聘来进行求职,9%的毕业生通过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来进行求职,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求职信息的占6%,由此可见学校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然而受此次疫情影响,各高校延期开学,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不能提前走访企业,原计划的春招工作相应地推迟或取消,因此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求职渠道受到了阻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的信息量和信息拥有能力本就存在差异,主要求职渠道的封锁会导致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加严重。虽然网络招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网络信息泛滥,毕业生的精力有限,很难又快又好地捕捉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就业心理变差。就业心理变差可以从心理怠慢和心理焦虑两方面来探讨。一是在疫情的影响下,为了不扩大疫情,人们都选择居家隔离,当今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年轻一代就算不工作,家里也能供吃供喝,导致很多毕业生在悠闲的生活中产生了怠慢的心理,从而选择推迟就业或不就业,这也是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慢就业”现象。二是一些毕业生对此次疫情和相关国家政策的认识不够,过度想象疫情的严重性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且对国家出台的相关帮扶政策理解不到位。因在家等待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参加毕业答辩和就业,从而产生恐慌和焦虑的心理。 就业质量降低。就业质量降低可以从薪酬福利、工作满意度、工作匹配程度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在疫情期间,整个国内经济下滑压力大,很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 企业不能盈利,生存就会成为问题,为了在疫情后能够继续生产盈利, 企业就会削减人力资本,一方面减少招聘人员, 另一方面降低劳动者的薪酬福利,新员工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因初入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更容易成为企业降低工资的对象。二是当代高校毕业生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教育投资较多,但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又不足,往往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抱有较大的期待,当在工中遭遇不快或不顺时,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落差,从而降低工作满意度。三是在疫情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渠道减少,虽然在网上可以了解相关的企业招聘信息,但远不及实地了解的全面,因此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对求职公司、求职岗位和具体工作任务的认识比较片面,从而可能使自己的认知和能力与工作岗位不相匹配,企业没有招到自己想要的员工,劳动者也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降低工作匹配程度。
246 评论(15)

赵健

2020年4月26日至29日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4355名武汉高校学生参加了调查。通过修订的事件影响量表评估创伤后应激障碍。根据查阅相关文献,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社会-人际关系模型得到验证,大学生面临个体水平的风险,如COVID-19感染,亲密关系层面的风险,如家庭支持(怀疑家人感染、失去亲人、家庭收入下降)和在线课程困难(互动少、学习环境干扰、适应困难),以及远距离风险,如个人信息收集过多,家庭亲戚疏远,陌生人的骚扰和侮辱。以武汉大学的学生为例,有调查表明,广泛而彻底的排查和检查措施,让武汉大学生们措手不及,并且他们之中受到了不必要的关注和许多负面报道。 社会影响,如羞耻、内疚和愤怒,都是从这种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其次,为了应对中国各地采取的严格甚至激进的抗疫措施,这些学生不得不在家中或专门的隔离设施中隔离至少两周,并每天至少报告两次体温和身体状况。 孤立加上对传染的恐惧和担忧、焦虑、耻辱和潜在的错误信息超载,会导致压力,并与心理健康负担有关。第三,无论学生是在武汉还是在其他地方,在隔离两周后,他们都必须无限期地呆在家里。回收调查问卷并进行总结,其中中报告了隔离的负面心理影响,包括创伤后压力症状、混乱和愤怒。 压力源可能是包括更长的隔离时间、对感染的恐惧、沮丧、无聊、供应不足、信息不足、经济损失和污名。 不过,现已采取措施,譬如对于大学生患者应提供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健康服务,并且对于失去亲人和家庭经济损失的学生应该给与特别照顾。
337 评论(10)

手机用户

首先,大学生在疫情期间要保持心理健康。那么第一点,首先大学生在疫情期间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虽然因为疫情期间可能有些学校上课不方便,但是网上的直播课也要认真的完成,不能因为没有老师的监管而肆意妄为,所以即使在家里边儿学习,也要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第二点我们不能出去聚集,也不能去人多的地方,这样并不利于疫情防控,但是我们可以在家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并不是说疫情在家我们就不能进行丝毫的运动了,可以在家里边儿进行一些没有,那么A,强度大的运动,每天可以散步半个小时,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舒缓的运动都可以不能不运动,每天都要保持运动,这样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疫情并不能够阻隔我们的感情,所以我们还可以与我们的朋友们进行联络,这样与我们的朋友们聊一些开心的事情,也有利于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总体而言,通过我们的学习,运动和聊天可以保持一个不错的心理状态 。
17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