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0

Yaolinche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听觉障碍的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宸冰麟

已采纳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  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发表论文审核时间  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听觉障碍的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34 评论(13)

zhex

你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一般的文章,还是参加某个学术比赛……
347 评论(9)

1062318349

耳朵是我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之一。随身听、MP3、手机的问世,为我们听音乐、听故事、听新闻、与人通话带来莫大的便利;有了电视耳机,我们更是可以在家、在飞机上、在病房里随意欣赏电视节目,而不必担心干扰他人。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耳机、手机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由耳朵的帮手变为耳朵的“杀手”。在今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到来前夕,我们就请医学专家讲讲如果何正确使用耳机、手机,不使听力受到损伤。  人们对噪声的认识始于一个半世纪前。初期是发现铁匠打铁的敲击声能引发耳聋和耳鸣;此后,战争又使人们进一步注意到噪声会对听觉产生影响;在纺织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纺织工人耳聋的高发生率更深入证实长时间接触噪声可能造成耳聋,随后人们开始注意在接触噪声时采用棉团塞于外耳道来预防耳聋。  噪声是一种严重公害,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与休闲的环境中。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音乐是人们喜欢的悦耳的声音,随着科技的发展MP3走入生活,深受音乐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们佩戴耳塞式耳机的机会多了,甚至对它产生了依赖。殊不知,不科学地使用耳机收听音乐,也可能对我们的耳朵形成潜在的威胁。例如,有些年轻人经常在睡前戴着耳机收听音乐,并于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整宿都没有关机,强大的或较轻的但持续性的声音长期刺激人耳,可能导致耳蜗微循环障碍,并造成耳蜗内负责感受声音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损伤,最终导致耳鸣和噪声性耳聋。还有人长时间用耳机收听MP3或随身听,因过分追求音响效果而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将音量调得过大,听的时间过长,这样就好像是把一个噪声的发生源放置在自己的耳朵上,超强的声音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听觉系统,使我们的耳朵长久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之下,久而久之即可使得一部分人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有人在公交车内、地铁里、喧闹的大街等嘈杂环境下戴着耳机欣赏音乐时,往往会因外界声音干扰妨碍听清信号,而将声音调得很大,甚至旁边的人都能听见并且觉得很吵,而收听者自己还不查觉。特别是在听摇滚乐、流行音乐时也有许多类似现象发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用耳机,而是说要学会科学地使用。收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耳机要选择质量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一旦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音乐声强最好能控制在8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一旦声响超过85~90分贝即超过了国家制定的噪声防护标准,应视为噪声;戴耳机收听的时间不应过长。每个人对噪声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群中约有5%为噪声的易感者,此类人群应特别注意噪声防护。发病早期的轻度噪声性耳聋在及时摆脱噪声环境之后症状多会很快消失,我们称之为暂时性阈移;如果听力在2~8周内仍无明显好转,则可能发展为永久性阈移,听力恢复的希望较小。由此可见,对于噪声的防护意识、噪声损伤的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是噪声性耳聋预防及康复的关键,熟悉其临床表现亦可帮助我们防病于未然。  噪声性耳聋早期的基本症状是耳鸣、耳聋,部分人可伴有眩晕症状。大约80%以上的人在发病早期只有耳鸣症状,并无明确的耳聋,但听力检测可于听力图4000Hz附近发现‘V’型切迹,随着病情的发展6000Hz、8000Hz,甚至语言频率的低中频区域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此时有些病人会感觉特别怕听到大的声音,严重者听到强声即感觉耳内疼痛,一旦发觉自己有上述症状就应立刻脱离噪声环境,摆脱噪声刺激,同时去专科医院检查和治疗,争取尽早恢复听力。  耳朵也是我们接受信息与人交流的重要器官,让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耳朵。
249 评论(14)

飞宇雁

开题报告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主要运用何种理论,要达到的目的。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10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