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8

laoshuluoxu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国际政治专业论文气候变化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yu88215

已采纳
长期的巨大排放导致的气候问题,早已产生种种危害。图瓦卢、马尔代夫、斐济等岛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就有可能被海平面淹没。12月3日,世界43个小岛国家联合指出,地球气温上升促使海平面上涨,这会导致这些国家从地图上消失。除了近忧以外,不停地大量排放还有远忧。因为人类已经向大气中排放了1800亿吨的二氧化碳,根据气象学家的计算,未来排放的极限只能再增加750亿吨,只有这样人类才有75%的几率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以内。而如果超过2℃,将意味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彻底融化,海平面上升7米。如果这样,全球数十亿居民将无处着落经济学说的典型的“公地悲剧”。照理,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保持生态和谐乃各国共同的职责,义不容辞。然而问题就在这里,既然地球是大家的地球,而一国所追求的则是本国利益最大化,只要工业能发展,国家能富裕,往往会对碳排放听之任之。而所以会如此,原因简单,因为碳排放的后果并非由排放国独自承担,而是全人类一起买单。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场宴会,高朋满座。宴会结束前最后一刻,来了一位穷亲戚,他只赶上喝了一杯咖啡。众人最后说实行AA制,所有费用大家平均分摊,这对穷亲戚显然不公平。 任何国家出台的碳减排方案,都意味着该国将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调整,并最终影响到该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当然应当在气候变化问题中积极发挥作用,为人类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但不能因此而损害其正当的发展权利和未来的发展机会。正如世界首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强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 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宣布,将使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也是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负责任的态度。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与中国一道,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环保技术的发展,但是发达国家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实际能力的义务,更不能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发展。 气候变化无国界。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从长期看,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就没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资助和技术支持,在气候变化问题中担当起主要责任。北京明确宣布,2020年前,将单位GDP能源消耗减少40%至45%,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肯定和赞赏。不过,中国的目标意味着,这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和2040年之间达到峰值之前将始终处于增长之中。终极协定之所以难产,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衡量一国减排工作进步的标准和要求不一。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七十七国集团”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每年应当拿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资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提议涉及资金大约6000亿美元,出发点是发展中国家认为,目前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水平是由发达国家长期发展造成的,不应由落后国家埋单。

国际政治专业论文气候变化题目

188 评论(8)

liulx-weix

温室效应 百科 里面 有一点
12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