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183367
浅析物流配送开题报告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二、 1、 2、 3、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这是我毕业论文其中一段,我写的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第三章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技术水平和研究方面更是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政府方面我国政府尽管对环境污染方面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政策,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同时,由于物流涉及的行业部门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因此我国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和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同时,由于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可行性较差或根本执行不起来,造成政策法规变成纸上谈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政府和领导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二)企业方面物流的发展以及利益的驱动使企业看到“第三利润源”,但绿色物流所带来的巨大效益还没有在企业间达成共识。经济的全球化必然会使供应链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但是在我国,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和信息的共享还没有完全实现。企业的各自为本造成运输频率的增加,配送时间的延长,办事效率的低下,资源的浪费,从而增加物流的整体成本,造成企业成本的上升。同时,企业在使用运输工具时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到废气,颗粒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更不会有意识的选择对环境负担小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对环保的认识还不够。 (三)消费者方面 消费者对物流绿色消费的理念仍然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消费者在追求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却没有足够的关心和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要求提供能满足多样化需要的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但对物流的中间过程却不甚了解,更别提对物流消费的绿色化要求。消费者意识的薄弱使企业对绿色物流的发展没有起到深刻的认识和积极促进的作用,导致绿色物流发展缓慢。由此可见,我国绿色物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变观念,加强绿色物流政策和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积极研究绿色物流技术,提高机械利用化程度将提高我国物流绿色化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现代物流重大工程旨在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强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物流业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物联网和物流的对接是通过射频识别、条形码、GPS定位等传感技术实现的,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解决物流当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共享的种种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资源进而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2015年8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实施现代物流重大工程的通知,现代物流重大工程旨在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和《促进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强重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物流业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从“必需”里看“必须”,扎好马步挥出有力一拳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完全完成新型工业化,对于其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地基础支持作用,而我国至今没有完全完成工业化,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不是“升级”而是“创造”。此次通知内容一再强调“基础设施”一词,包括:建设一批与“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顺畅衔接的外向型物流枢纽基地,提高进出口货物的集散能力;打通长江经济带地区多式联运通道;促进京津冀地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一批适应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发展需要的物流设施,构建覆盖全国主要物流节点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等。我们认为这是从“必需”里看“必须”的表现,在如今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国家需要推动基建行业来稳定国民经济的稳增长,而为了推动作为基建之一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则必须从其基础设施建设下手,扎好马步,才能挥出有力一拳。
大数据与物联网,未来物流发展重中之重
内容中提到的“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重大物流工程中的应用,推动物流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的有效衔接和互联互通,提高托盘等标准化设施设备的应用水平”,这则是针对当下物流行业数据对接效率低,信息技术应用较少的问题。物联网和物流的对接是通过射频识别、条形码、GPS定位等传感技术实现的,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解决物流当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共享的种种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资源进而提升整体物流效率。而大数据所包含的数据存储、管理和检索结合物联网中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将有效提升物流行业对配送人员的管理,帮助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我们认为我国物流行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而将来对于大数据、物理网技术的投入也将是企业发展其物流业务的重中之重。
欢迎登录长风网获取最新物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