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9

Avrilxt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议论文素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hk-23

已采纳
如诺贝尔: 被人们称为“炸药大王”的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曾经被炸伤过好几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没有成功。他没有气馁,一次次重复着各种实验,终于发明了炸药。他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走出来,他才获得了成功。 如徐霞客: 用了34年,遭到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考察完了长江两岸的地质情况 牛顿瓦特~国外的案例:IBM7、80年代在大型主机上的巨大商业成功,使得这个IT巨人内部开始逐渐变得官僚腐朽,以致于9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和客户服务器时代来临的时候,IBM由于无法适应几乎走到破产的边缘;科达胶卷作为世界头号感光材料生产厂商,长期以来陶醉在自己的胶卷王国里,他们没有想到数码时代的到来是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到头来搞得自己丢盔卸甲,狼狈应付;摩托落拉凭借其领先世界的模拟技术曾经在世界通讯技术领域不可一世,但是遗憾的是好景不长,这个通信行业得巨人居然被一个来自小国芬兰的、当时毫不起眼的诺机亚用数码技术击败,成为现代社会快鱼吃慢鱼的典型案例。国内的案例:曾经名噪一时的旭日升集团由于首先提出了冰茶概念捞得其第一桶金,但是短期得成功并不能确保其市场上永久的竞争优势,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旭日升集团几乎以惊人的速度从中国的市场上消失;郑州的亚细亚集团在通过扩张获得小规模成功之后,以为迅速的资本扩张一定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因而不顾自己的资本实力和现金流短缺,玩命地通过银行贷款扩张,立毙!广告有时候的确是一种扩大影响力的方式,但是不能做得太过了。秦池就因为从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中大受其益,所以被幸福冲昏头脑,不顾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商业信誉,把宝完全押在广告上,甚至要做标王,结果死得令人惨不忍睹。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议论文素材

120 评论(13)

绝对零度wust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以乐观打败挫折(牛顿等人面对挫折)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命途多舛的苏轼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
104 评论(14)

硝化细菌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事实论据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蒲松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然终没能如愿。从此,他不得不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绝,生活更加清苦。但生活的艰辛与爱妻的去世并没有动摇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为力量,自作了一副对联来激励自己,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向时间索取知识和财富。他说:“耗精神与号呼,掷光阴与醉梦,殊可惜也!” 他还坚持不懈地从群众中获取知识;他在家乡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就这样,年夏一年,日复一日,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 历经20年,他终于写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著作通过说狐谈鬼的表现方式,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批判,并“寓赏罚于嬉笑”,具有百诵不厌的艺术魅力。同时,他还完成了《聊斋文集》四卷、《聊斋诗集》六卷、《聊斋俚曲》十四种及其他杂著。
215 评论(14)

linjuncpu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当他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再清楚不过了。他根据自己认真画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复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拒绝他的仍是500家。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史泰龙在先后共计1849次碰壁面前,没有打退堂鼓,继续坚持不懈,终于在第1850次获得成功。他的事例再次证明了那句哲理:“失败乃成功之母”。
21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