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7

ccfzyp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骆驼祥子论文选题目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华伯约

已采纳
回答 亲亲,《骆驼祥子》想表达的其实就是以祥子为代表的典型的城市贫民形象,这些人虽然生活在城里,但他们仍然是“乡土”的中国人,依然背负着落后的传统和封建的思想。老舍先生正是企图用这种戏剧性和夸张的方式,揭示以这些人物为代表的真实中国人的病态精神,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一面的批判。 提问 老舍写骆驼祥子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 所以老舍先生才写下了骆驼祥子这一本佳作 老舍先生企图用这种戏剧性和夸张的方式,揭示以这些人物为代表的真实中国人的病态精神,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的一面的批判。这就是老舍先生的目的哦亲亲 提问 那骆驼祥子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 回答 亲亲,老舍写骆驼祥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当时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的思想。 感谢亲亲的信任,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更加深入地解析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祝您生活愉快~希望可以得到亲亲的赞哦[比心][比心][比心] 更多5条 

骆驼祥子论文选题目的

163 评论(12)

小太阳考研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通过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小说并没有回避祥子与虎妞之间的本能欲望与一点点相互依恋之情,但同时也深刻地描写到,即使是这样的男女之情,也同样建基于金钱利益关系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终把钱拿到自己手上,“钱在自己的手中,势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与祥子的结合,无疑加剧了祥子的悲剧。 《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 《骆驼祥子最初发表于《宇宙风》杂志1936年,195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新的单行本,老舍曾做了删改,删去了旧版第二十三章的后半部分与第二十四章的全部。八十年代出版的《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则又恢复了旧版原貌。 《骆驼祥子》一书,虽全书围绕祥子在写,但其中穿插了不少其他人物,正是这些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物,使一个悲惨的旧社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祥子——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人生并不因为他的要强而多给予了他什么,大兵、骆驼、曹宅、孙探长、虎妞、小福子……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不让他逃脱车夫的最终命运。他曾经也不信命,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他的努力,他的第一辆车,他买车的积蓄,没有招谁也没有惹谁,不也就这样没了吗?这能怨谁呢,只能怪命是如此了。所以祥子最终变的和其它的车夫一样,不再要强,养成了烟酒等他过去从来不肯沾染的东西,也就让人觉得可以原谅了,所有的恶习似乎都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饶恕了。可是祥子过去是一个怎样要强的人啊!为了买车,他从生活中扣出每一点钱,他舍下面子和下等车夫强座,没命的拉车,甚至连一口好茶也不愿喝——虽然像他这样的高等车夫喝点好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他把自己当作铁打的,拼命攒钱……事情却常常不如人愿,所有的意外都与愿望悖道相驰。祥子的见闻和经历将他磨砺成了另外一个人——与过去的祥子完全相反的人——他学会了所有的恶习,学会了和巡警找别扭,学会了保养自己,成了一个混日子的车夫。有时他也曾想过应该好好的生活,可是一想起他自己的经历他就没了信心,要强又怎样呢,自己过去不也要强过吗,到头来还不是和其他人一样,还不如趁早快乐一天是一天。直到最后,连他最后的寄托--小福子也离开了这世界,他彻底的绝望了。一个由乡间来的淳朴、老实、善良、结实的小伙子就这样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他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最终由于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结局都是又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虎妞那样搭进了一条命还得不到个好名声,人死了也没人同情,看来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人好。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儿。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遂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是已为时过晚,相信当祥子将他赶下车,一个人久久的立在那儿的时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能看上一眼。亲情是可贵的,希望我们不要在失去它以后才懂得珍惜,那时我们也只能像刘四爷那样久久矗立在原地,默默迎风流泪了。
345 评论(14)

zxlcxw

你开题报告准备写什么想好了吗?学校格式要求准备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  吗?一定要选题征得老师同意,一是尊重老师,二这样就不会有换题目重写的风险,在写  之前一定要先把大纲确定好,和老师商量一定,不要挖坑自己跳。    有什么不懂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顺利  下面提供一个范例仅供参考:      题目 浅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多重悲剧  论文(设计)来源 导师选题 论文(设计)类型 C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为了进一步对本课题的理解,加深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  掌握,进行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多重悲剧的研究。  意义:通过对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研究以及相关资料的思索,促  进广大读者对这一小说内容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从而了解作者当时写作这一作品的时局和  背景,了解当时的旧中国是什么现状,当时旧北平底层劳苦人民是怎样艰难的生活着,更  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给底层劳苦者带来的苦难,让读者们能了解中国的历史,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穷苦劳动者的关怀和同情,唤醒还在沉睡的人们,让读者们  能有所思考和感悟。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现状:中国学者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还在不断的分析和研究中,还带有很强的探  索性质。  发展趋势:《骆驼祥子》这一不朽的作品深受广大的学者的青睐,这一作品正在戏曲舞台  上蓬勃的发展,它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部作品被编排成京剧,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这既是对“样板戏”的突破,也是对传统京剧的突破,《骆驼祥子》是京剧现代戏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国外现状:外国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都十分的喜欢这一作品,不少的的专家把《骆驼祥  子》翻译成外文进行研究。  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外汉语界对老舍先生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不少的国外作家不仅研  究老舍先生的一部作品,而是对他的多部作品着迷,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语言风格,地  域风情,《骆驼祥子》也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研究内容:悲剧的定义;作者不幸人生的背景;祥子的多重悲剧。  关键问题:造成悲剧的原因;作品的写作背景是作者当时的社会状况的再现。  思路:对作品要十分的熟悉,叙述作品的大概故事情节;祥子是作品的主要悲剧人物,理  解悲剧的含义;任何作品都离不开作者,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悲剧是这一作品的主题,  论述主要人物祥子的多重悲剧;总结造成悲剧的原因。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到图书馆查询参考资料,搜集相关题材的文献资料,报刊期刊 ,通过材料进行分析、理解  ,整理材料,更多是与指导老师多沟通;交流意见。结合课题的题材完成,广泛阅读与《  骆驼祥子》相关的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2011年11月1日~2012年1月17日):选题、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  文提纲。  撰写论文阶段:(共十周,2012年3月18日~5月27日):  第一、二周(2012年3月18日~4月3日):了解研究的相关知识。  第三、四周(2012年4月4日~4月18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五周(2012年4月18日~4月25日):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六周(2012年4月25日~5月7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  第七周(2012年5月8日~5月13日):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二稿。  第八周(2012年5月13日~5月18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三稿。  第九周(2012年5月18日~5月22日):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  第十周(2012年5月22日~5月29日):完善毕业论文第三稿及定稿,毕业论文答辩,修订  论文。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老舍小说/舒雨选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6  [2]老舍精选集/老舍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3  [3]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老舍卷/许建辉主编-2版北京:蓝天出版社,5  [4]鲁迅杂文/鲁迅著—南京:江苏出版社,(现代文库)  [5]中国现代作家评传 老舍评传/关纪新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6]说不尽的老舍:中国当代老舍研究/舒乙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7]学术研究指南丛书老舍研究纵览/曾广灿编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8]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上)/吴怀斌 曾广灿编北京十月文  艺  出版社  [9]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下)/吴怀斌 曾广灿编北京十月文  艺  出版社  [10]老舍评说七十年/张桂兴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6  [11]老舍与现代中国/汤晨光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  [12] 老舍小说精编(插图本)/舒乙选编—2版—桂林:漓江出版社,  [13] 老舍与京味学/韩经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卷/胡经之 王岳川 李衍柱主编,—2版—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3,6  [15]张晓涛;从三个女人看祥子的悲剧[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24卷第2  期  [16]王润华;骆驼祥子沉沦之旅的三个驿站,人和车厂、毛家湾大杂院、白房子[J];盐城师  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7]白晓霞;民俗世界中执着的追梦人—对《骆驼祥子》中虎妞情爱的认识[J];甘肃高师学  报;第八卷第6期(2003)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  [18]张鲁高;社会悲剧中的性格悲剧—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性格的生命本质[J];北华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2卷第4期  [19]刘莉娟;“骆驼祥子”悲剧探因[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8卷第1期  [20]朱勇;对《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深度探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8年3月第8卷第1期  [21]樊骏;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J];《双江论坛》;1986年09期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应具体评价学生对论文目的、意义、现状、内容的理解情况及针对学生情况提出做好课题  的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  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185 评论(9)

242029263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50分享1踩免费阅读小说_真正不花钱就能看小说的APP根据小说相关内容为您推荐阅读小说免费阅读小说,不用花钱,免费看书100年,注册还能领红包!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告拼多多,电子书图书正品低价,爆款1折起!正品低价_品质保障_极速发货_轻松购物_下载拼多多,查看精选好货。广告骆驼祥子的写作目的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极速提问AKA 正在咨询一个数码问题—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免费下载快手极速版_看电子书视频记录世界记录你_你想看的电子书都在快手极速版!更多电子书视频尽在快手极速版
101 评论(11)

1234啦啦啦耶

有很多呀,一般师范专业的研究课题都是教育类的,可以去参考教育进展或者创新教育研究,找下思路的
325 评论(14)

ylz83

祥子是一类人、一群人的缩影,以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为视角,我们能够看到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我们能够看到当时黑暗动乱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贫困与戕害;我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许多贫困善良的人们苦苦挣扎而无所得,最终走向堕落与毁灭的深渊没有出路;我们能够看到当时许多人奉行个人主义,然而个人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社会不变革,个人终将没有出路。
16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