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免费阅读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7

骑蜗牛看夕阳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免费阅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刘云鹏

已采纳
一、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时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可以说,主体性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角色游戏是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创造自身的生活,其实现了幼儿、教师、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为实现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自己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形式,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具体表现为:  (一)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主动去学习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人的能动性是和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被动性相对而言。能动性表现在人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改革客体,人是主观能动的,幼儿也不例外。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作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角色游戏中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会去探索去创造。游戏前让幼儿自己去探讨确定游戏的主题,主动构思主题如何去延伸,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一次有趣的角色游戏就能在幼儿积极主动的氛围中开展下去。如:游戏“超市”,就是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本来对现实生活中的超市就非常好奇,很想像爸爸妈妈那样去买东西,像服务呐喊那样去卖东西。所以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主动为超市取名、布置环境、制定工作人员职责等等,我在一旁适当地给他们出谋划策,他们玩得可开心了。那一次的游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由此可见,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他们不断尝试探索,获得更多的成功,学习更多的知识。  (二)角色游戏能促使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主动与人交往  社会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个体不接受社会,不学习和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文化所需求的规范、规则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幼儿来到这个社会,就必然要学习这个社会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种规范、规则和方法,学习这个社会的语言、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对待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  角色游戏是最能体现幼儿的社会性,角色间的交往在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快餐店”中,“店员”必须要主动去招呼“顾客”,热情大方地介绍有什么吃的,这样才能吸引“顾客”,开好店子。在游戏过程中,就连班上最不爱说话的幼儿,在这里当“顾客”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要吃什么,可见,幼儿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主动交往能力。  (三)角色游戏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主动克服困难  我们把重视因势利导、启发想象、引导创造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称为“诱导天使的灵感”。一个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氛围,可引导幼儿的想象,产生创造的欲望。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角色游戏是教师营建这种氛围的关键,因为想象、创造是角色游戏的特征。在游戏中多数是以物代物来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替代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余地越大,想象、创造的空间也就越大。如“餐厅”的“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可以用泡沫切成一块一块,涂上颜料来替代牛排,很快就解决了这一困难。又如:“菜场”的“顾客”要买“海带”,可正缺货,于是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寻找合适材料(如纸条或布条)来替代或制作,由此激发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幼儿想象、创造能力。  二、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原因  考察当前的幼儿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主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这是影响幼儿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不少教师严然以教育活动“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不是朋友关系、知心人的关系,而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包办代替,超出“主导”范畴,即由教师确定主题,分配好角色,讲解各角色的玩法、规则,而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又过多干涉,让幼儿的思维随教师走。结果,角色游戏成为了教师“导”幼儿“演”的表演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样忽视幼儿主体性的活动,达不到其教育的作用。  上述种种,突出地反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没有成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主体性是一种自身的自然存在,3至6岁是孩子主体性发挥与发展的黄金期。但决定其能否发挥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孩子的内因,没有孩子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与自身自然存在的主体性的释放,教师再怎么卖力对教育活动进行“发动”也是没用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外因条件;教师如果取代孩子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体),视幼儿教育活动是一种“我教-你学”的过程,必将限制孩子主体地位的到位与主体性作用的释放,其主体性的发展尽管有其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难以真正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幼儿是游戏主体的思想,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如何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开放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环境,投放开放性的材料来影响孩子主动地学习。在环境创设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如在超市的游戏生成后,我就问幼儿:“我们可以在哪个位置开超市,需要怎样布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建议:“在活动室外的走廊里。”“可以设一个入口,一个出口。”“还有收银台,如果人少就一个,如果人多就设两个。”等等,每次的游戏环境创设时,我总是让幼儿说一说怎样布置新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游戏的主人,参与的积极性更强烈。有时我发现孩子们玩了几次后,对原有的游戏区兴趣不大,于是在讲评活动中,我及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戏材料,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每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创造游戏。  (二)让幼儿自由选择,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我们承认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那么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纵观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幼儿的意愿,真正实现五个自由,即:尊重幼儿选择主题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情节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儿选择角色的自由、同时还要尊重幼儿自由地讲评自己的游戏,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儿这五个“自由”,游戏才能变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  1、自由选择主题:幼儿游戏主题的来源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见过的或者体验过的事和物,从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儿园的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从“娃娃家”到“照像馆”、“图书馆”。教师在主题确定上要给幼儿选择的余地,平时多收集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许多孩子喜欢去麦当劳吃汉堡、薯条。利用此机会,我为他们新增设了快餐店的主题,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游戏材料,许多去过快餐店的幼儿就有了喜欢的新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主题,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2、自由选择情节:主题确定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讨论游戏怎样玩,以此来发展游戏情节,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情节,如:娃娃家里的妈妈总是在那里做饭,教师见到后就让妈妈去买菜,可是妈妈却不愿意,这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  3、自由选择角色:在选择游戏的角色时,要体现按意愿选择角色,年龄小的幼儿可以问一问愿意担任什么角色,中、大班幼儿则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自由选择玩具: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就是游戏材料,在选择时,教师也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我班的何青松小朋友在一次医院的游戏中,突然萌发了 “做手术”的情节,因为没有口罩,他将理发店的毛巾当口罩,这是很有创意的想法,如果教师没有观察清楚而误认为他乱拿别人的物品,就会抹杀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5、自由讲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分组讲一讲,特别是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三)坚持多样的指导方式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是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体地位的需要保证,而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常运用游戏外直接指导的方式,即以教师的身份指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常使幼儿的游戏出现中断,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活动。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如:幼儿在开展“理发店”的游戏中,扮理发师的幼儿常弄错理发顺序,不知理发前该做些什么。为此,我扮成顾客去理发,提示“理发师”:先帮我洗个头,这样剪的时候才不会疼。忘了围围布,就对“理发师” 说:“想个办法别让头发丢在衣服上。”在我的提示下,幼儿很好地完成了理发的过程。其效果比教师直接说步骤好得多。  其次,教师可根据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适时给予随机指导。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参与游戏,帮助每位幼儿增强角色意识,突出幼儿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如:班里的宣宣小朋友胆子小,不爱表现,每次开展角色游戏时只抱布娃娃。于是,我鼓励她说:“宣宣,你是娃娃的妈妈吧娃娃肚子饿了,你给她喂点吃的。”引导她带娃娃上超市买,或到饮食店里吃。这样,明确了她当妈妈的角色,也调动了她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个体差异的随机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创设轻松的游戏氛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以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  成功的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规乱的思想,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采用引导性的互动方式,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活动,使游戏过程成为幼儿自由交往、自由创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主动地参与角色游戏,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完整版免费阅读

183 评论(11)

xiumingzhao

你可以去找下(教育进展)这类的。还有(心理学进展)这类的~你都是可以去参考下里面的期刊论文的吧
210 评论(8)

dispersion

试论教育现代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目前在我国的确有一种泛现代化的倾向,现代化满天飞,任何东西,一与“现代化”联系起来,便会身价百倍。然而仔细观察之下可以发现,人们对“现代化”一词并无统一的理解。如不少教育工作者将教育现代化片面理解为办学条件的现代化,而漠视了更为重要的体制和观念要素,仅仅追求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旧的教育观念不改变、旧的教育体制不变革,教育现代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取得成功,而不能向纵深发展。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发展。 关键词:教育 现代化 教学运用 教育现代化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意义也十分重大。教育现代化并不是社会现代化之外的东西。它本身就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份。重大的社会变革如宗教改革、科学改革、政治改革、工业改革都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发生的。这些改革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在经济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行教育现代化能提高各地区民众素质,能使边远地区的学生更早的接触“现代化”知识和一些共有的社会意识形态,为将来他们在择业时提供更多的机会。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国的教育才可能真正向“现代化”迈进,使全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并与发达国家相媲美。 一、教育现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教育形态的变迁是指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变化、演进过程,主要是指教育结构分化和教育功能增生,改变的过程。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它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方面。它的增长主要从教育形态的变迁中体现出来、教育形态是表象,教育现代性则表现这种形态的性质和本质。所以说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使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实现转化。而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包括教育方法现代化、硬件设施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应符合以下四点要求:①要教给学生学会主动求知的能力。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受教的教学传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主动求知。②教给学生学会身体力行的能力。改变以往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全力实践,使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启示。③教给学生学会待人接物的能力。要使学生了解自己,认识别人,了解人间亲情与友情可贵。养成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态度。尊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古训。④教给学生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温良顺从的教育传统,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会学生以个人条件为基础,培养自我发展的良好性格。 硬件设施现代化应包括教学楼、宿舍楼,教师、教学信息系统(多媒体教室、通信、电脑)等等。教师是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也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主流。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文化、严己律己的教师队伍,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技也被有效的利用于教育。例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它不仅使传统的教育手段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焕然一新。而且改变了教育思想、观念,在整个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学观念的现代化表现为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创新的精神、追求卓越,为人师表。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社会文化知识不断更新,我们应不断为自己充电,努力创新,力求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具有高素质、高文化、高技术的现代化人才。更新自己的同时吸纳教育传统中“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等优秀的东西,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及概念,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二、教育现代化的作用 教育现代化能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现代化及教师基本功和技能的现代化。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而教育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教”转变成“导”,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注重教师“导”的作用。例如幻灯、录音、电视、计算机等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教学目标需要的媒体,充分发挥媒体的特长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信息,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当然,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教师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媒体三者的关系。不能整节课地演示媒体软件,让其代替教师的作用。教师指点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位。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以传媒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法,以计算机为手段做到“识字、查字、编码、幻声”四者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 教师要求苦练教学基本功和技能技巧,例如:“三字一份”训练,教师要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端正的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等。除了具有原来的基本功外,还要有电教基本功即“两种理论、两个设计、五项操作”,两种理论就是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两个设计是会教学设计、会教学软件设计;五项操作指“编”—会编写电脑教案、电教流程图,“演”—会进行各种媒体的操作演示,“导”—会选择媒体、教学软件,组织教学过程,“练”—会收集各种信息,增加课堂容量,加大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馈”—会对信息资源进行及时反馈,这将促使教师不断发展。 二、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逐步迈向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既然那么重要,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现代化呢? 1、提高个人的现代化意识 怎样提高个人的现代化意识呢?也许这一问题也同样在困扰许多和我一样的人。我认为要提高个人的能力,应从多方面学习。首先,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好,学好英文、计算机等科学知识或技能。这样说到那方面的知识我们都有所知晓。其次,平时多看新闻、报纸,努力提高个人的现代意识。最后我们可以参加各种培训班,例如计算机培训、初等教育培训、中等教育培训等。通过相互学习、接受指导与互相交流,提高个人的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 我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在迅速增长,但有的地方却很落后。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处于我国版图上的西南边疆,是我国较贫脊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连带教育也一样落后。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不如内陆地区,教学设施更是简陋不堪。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就不可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只靠教师的一张嘴向这些地区的学生们讲解知识。据了解,有些学校连教材都不能一整套的发到,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地区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因为无法使用内地的先进教育方式,我想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慢慢感受现代化。我想,先从听广播、看电视、电影、看报刊等可以做到的地方引导学生,使他们学习先进,调动他们学习和求知的欲望。 3、适当的引入现代教育手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化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科学突飞猛进的世纪。由于各种科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人类创造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科技成就和物质财富,现代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世界各国在相互竞争占领科学前沿和加快知识转化的同时,已把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高科技人才的争夺上。而教育则是最重要的阵地。在我国,全面提高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点。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相、录音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知道科学技术已确实成为第一生产力。也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询,例如“中国教育网”()、或“榕树下”等许多优秀的教育网站,因为里面无穷无尽的知识靠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教育,创造一种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的氛围和机制,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我们讲解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先向学生说明时间发生在1994年,地点是美国洛杉矶。然后引导学生到网上查询此次事件的文章、图片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彻底了解事情经过,只有让学生了解,他们才会去想,去探讨,进而培养他们渴望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边疆的教育教学现代化,需要大量的人才。教师只有具备现代综合素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才能为教育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我自己就是生在边疆长在边疆的学生,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我,要改变现在的面貌,就必须从教育抓起,从教育现代化方向努力,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年青人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为改变落后作点工作。否则再有什么理想也是空的。所以,从我做起,改变落后需要我们努力实践教育教学现代化。参考文献: [1]禇宏启 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2]网卡查询“中国教育网”。[J]2005年 [3]吴祥兴 现代科技概念 兴界图书出版社。[M]2001年 [4]孟庆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M]2001年。 [5]小学 语文 第九册,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2年4月。
30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