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在心头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为宗旨,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潜力、有作为的优秀人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目前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经过不断地发展,参赛作品不仅在科学性、先进性、创造性上有所提高,而且逐步从单纯的学术研究转向着眼于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和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课题。竞赛时间国家竞赛:奇数年10-11月份省级竞赛:奇数年3-6月份校级竞赛:偶数年9-奇数年2月份我还有其他资料,要的话留QQ 我发给你。 
每年都会评,科技局官网会出入选名单。企业满足以下任何条件之一,可以界定为科技型企业:条件一: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专有技术或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界定范围: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商标、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版权;专有技术包括经鉴定的市级以上科技成果、以文字图形形式表现的诸如图纸、资料、照片、缩微胶卷、磁带、软盘等专有技术以及以实物形式表现的诸如尚未公开的关键设备、产品的样品、模型等专有技术;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包括历年获得的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条件二: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检测或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经营等科技与创新活动。界定范围:高新技术企业或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获批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认定的企业;列入民企百星培育工程、科技初创企业培育工程的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大学生科技创业企业;历年来承担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人才计划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登记企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企业;从事科技服务与咨询、技术转移服务、专利代理、规划设计等业务的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易合同登记的企业。条件三:企业具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条件。界定范围:企业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或者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有一定的经营场地及必要设施。条件四:企业技术性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销售收入之和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0%。界定范围:技术性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所获得的价款、使用费、报酬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