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1211
在进行研究思路撰写时要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研究目标相同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回答的是用什么理论方法去研究课题,主要的写作逻辑为“以…为切入点,运用…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环节或途径,最终实现了…目标”。下面我们通过图片和范例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说明怎么写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1、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对党员的评价。 2、通过开展党员贯彻落实学校“双主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示范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新一轮教学思想大解放活动。 3、通过访问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了解和征求意见,研究党支部的学校思想大解放中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分为3个阶段: 1、准备阶段 筹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小组,撰写课题申请报告; 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2、申报与立项阶段 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 修改开题报告,确定细化研究内容与方向,召开开题会; 3、实施阶段 
目标陈述不仅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是必要的,在期刊论文中也是需要明确表述的。研究者在填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基金项目的课题申请书时,必然要陈述目标、研究思路等内容。下面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课题论证书的内容。 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在这个论证书中,前 4 项事实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构成或要素。我们可以依次将前四项概括为“为何研究” 、 “研究什么” 、 “如何研究”和“为研究准备了什么”。“为何研究”实际就是结合已有文献对你研究的问题的必要性和价值的论证和确认。在“研究什么”这部分,最为关键是要交待清楚研究目标,即目标陈述。在有些基金申请书或有些学校的学位论文结构要求中,常常也被称为研究目的。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将同一内容既用作研究目标,也用作研究内容。学生为此经常很困惑,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研究目标是指你的研究最终想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而研究内容是为了完成研究目标所依次回答或解决的一系列相互之间有逻辑关联的子问题。在克雷斯威尔看来,研究目标重在阐明研究的意图。他同时指出,研究目标不是研究的问题——那些问题将由所收集的数据来给予回答。准确地陈述研究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如下是克雷斯威尔所做的针对定性研究目标陈述的“脚本”。这则________(指研究策略,如民族志、个案研究或其他类型)研究的目的(将)是为了对位于________(指研究地点)的________(指参与者,如个人、团体、组织)的________(指将被研究的主要现象)进行________(理解、描述、 形成、 揭示) 。在这一研究阶段,________(指将要被研究的主要对象)将被暂时定义为(给出一个大体的定义)。上述“脚本”既适合于项目申请书,也可以在发表的期刊论文中使用。很明显,利用这个“脚本”,审阅者或读者便可以快速容易地知晓研究者或写作者的意图或主要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对该“脚本”的思考、语言组织及表达事实上还同时是促进研究者或写作者思路不断清晰化、条理化和结构化的过程。倘若研究者或写作者尚不能顺利地利用类似“脚本”来陈述研究目标的话,那说明他没有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这个 “脚本” 同时就是研究计划的纲领。接下来,如何研究以及具体的研究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个纲领而展开的。至于研究内容如何确定呢?它实际上就是“脚本”中的理解、描述、形成或揭示的具体内容。或者说就是研究者或写作者想理解什么,描述什么,或揭示什么,这些具体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结构就自然构成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和研究思路。来源:节选自《如何选题和陈述研究目标》(《出版与印刷》,2017年第2期),作者韩映雄,马迁。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编辑(ID:skxsq2)| | | | | | | | | | | | | | | | |
课题研究目标 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实证研究本课题旨在调研北京地区企业技术联盟现状,分析其领域分布情况、形成规律、技术联盟成功运作的关键,联盟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及技术联盟在产业链构造及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新模式。 北京地区企业自主创新典型案例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北京地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以及三者相结合的混合创新案例,找出创新资源组合效能最大化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分析,为优化和完善北京地区自主创新环境,进一步出台相关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提供依据。 北京地区“隐形冠军”调研本课题旨在挖掘北京地区的“隐型冠军”,分析这些企业在战略目标、市场定位、技术创新、客户关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分析这些企业高成长性、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为出台鼓励性措施提供依据。 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扩散模式研究该课题旨在研究以北京为源头的技术扩散的现状,通过案例解析和数据分析,探讨技术扩散的模式、特点和规律,以及提高技术扩散能力中的政府作用,同时为技术研发活动提供指导。 北京地区技术标准创制能力研究本课题旨在根据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研北京地区不同的技术标准创制主体(企业、院所等),在不同层次标准方面的创制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北京地区提升技术标准创制能力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提出推动从技术研发到标准研建的相关措施建议。 北京市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及科技政策研究课题旨在研究北京主要污染行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包括减量化技术、物质再利用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在内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出针对重大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推广和示范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与政策建议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小城镇给排水、污染治理、能源供应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小城镇在加快改造和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中循环经济建设问题;通过小城镇建设循环经济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出改善北京小城镇的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的思路和建议。 全球IT研发转移对北京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全球化IT转移的地域分析、具体领域和转移方式,分析北京地区承接IT研发业务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IT研发转移对北京经济发展、提高北京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提出提高北京地区承接业务能力、品牌打造、集群效应发挥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并为北京地区发展研发外包提供借鉴。 全球医药研发服务转移对北京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医药研发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探讨促进北京医药产业在国际医药产业新一轮战略布局调整中,医药产业升级、医药研发服务发展和提高北京医药研发服务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实现北京医药产业从单纯的医药制造业向医药服务业延伸的有关措施和政策建议。10.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研究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和产生历程;深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在关系;分析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的业态形式和主要范围,探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生互动、相辅相成的内在机理;提出基于上述三种形态的现代服务业的具体领域、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典型案例,以及领域发展所需的共性技术或实现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案例分析,提出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环境条件建设等具体举措建议;并在凸显现代服务业“高新”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打造的行业领域。石景山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对策研究本课题主要是围绕在未来石景山区经济转型过程中,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发挥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