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huang
1一是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2二是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三是固碳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4四是保健功能在调节人体生态机能,促进身心健康发挥重要作用。5五是美化功能在树立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强调,现在的林业与过去的林业已大不相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日趋多样,林业的内涵外延日益丰富,林业的多种功能空前凸显。过去林业主要是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现在正在向开发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等制高点进军;过去林业主要是简单地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作用,现在正在向森林固碳、物种保护、生态疗养等新领域延伸;过去林业主要是着眼发展经济,现在正在向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新形象等高层次推进。这就是当前林业的“三个转变”和“九大任务”。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又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一项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为一体的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林业有多种需求,林业对社会有多种功能、多种作用、多种效益。特别是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林业发展,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内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域的社会意义和国民经济意义,就其作用来划分,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强调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要求,持续不断地提供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林业产业,担负着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燃料、食品等)与生产资料(原材料)的双重任务。随着全球范围内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森林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其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的作用是绝对不会消失的。人类对森林的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满足人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和愿望,是林业的根本任务。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关注于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林业经济可持续性的主体是林业生产经营者。当前就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考察,主要还是通过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利益,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持续产出。而林产品的产出,除了取决于林业生产力水平外,同时还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更受制于非林业部门的影响。林业经营者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环境产品,具有经济利益的外部特征,必然造成林业利益难以在市场条件下完全实现。面对这种情况,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必须有其他实现途径。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实行生态补偿;二是国家扶持。因此,林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保障林业生产者的经济可持续性。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关注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通过退化生态系统的重建与已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经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上所发挥的环境服务功能的持续性。其中关键是无退化的使用林地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再生产能力以及长期健康。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不仅是保障林业自身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基础,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持续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综上所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当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其中社会与生态环境目标,体现的是全人类的利益,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林业持续的提供物质产品与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而作为人类群体中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来说,不仅需要自身的实践活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更具有意义的是要求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持续性,这也是不同利益主体对林业问题构成不同态度的深刻原因。
(一)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使用化学燃料,排放大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二是大规模地破坏森林,严重损害了森林的固碳能力。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生植物群落,也是地球上最大的储碳库,最大的吸碳器,最大的氧吧,最长久的固碳形态。通过扩大森林面积,已经是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通行做法。2007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倡议建立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持续发展管理网络,提出到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0%的发展目标。 (二)林业在淡水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全世界人均淡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被誉为“看不见的绿色水库”。全国森林所涵养的水源相当于全国水库库容总量的75%,我国湿地维持和保存了全国96%的淡水。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对净化水质有着明显作用,一片湿地就是一座良好的污水处理厂。森林达到一定数量后还能有效增加降雨。据陕西吴起县的调查统计,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2%提高到2006年的9%后,年降雨量由3毫米提高到582毫米。可见,解决缺水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森林植被,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三)林业在防沙治沙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全国沙漠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沙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全国有5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还有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防治任务异常艰巨。我国从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已经使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等沙漠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沙退人进的可喜局面。 (四)林业在提供可再生能源上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新选择,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目前,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果实和种籽提炼柴油,用木纤维燃烧发电。我国木本油料树种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有154种,可培育能源林33万公顷。由此可见,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加快发展林木生物质等可持续能源,对于降低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