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3

weixilia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经典论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ubo9081

已采纳
指示型中心论点寻找方法:一、落笔明旨,标题即中心论点。《敬畏自然》,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俭以养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然。二、开宗明义,开篇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我的信念》《马说》《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中心论点在开篇就闪亮登场。《敬业与乐业》首节末尾用“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使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揭示出中心论点。三、承前启后,中部显中心论点。《怀疑与学问》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提出中心论点:“怀疑不仅是……,也是……”《想和做》同样在中间部分揭示出中心论点。四、剥笋见心,篇末现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先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水到渠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伤仲永》在叙事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看法。富兰克林的《哨子》结尾推出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如何寻觅:一、提纲挈领,拎出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需要我们对分论点逐个加以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致女儿的信》《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都属于这一类。二、追根溯源,推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看似不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即分析这些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傅雷家书〉两则》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擒贼先擒王。” 只要我们把握住中心论点的内涵、所在的一般位置、它与论据的关系,就能够快速、精确地找到中心论点,“斩首行动”也就大功告成。

议论文经典论点

238 评论(11)

zhuoxiaolu

一、什么是分论点? 1、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作文分论点“分开”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二、内容阐释——是什么 1、阐述中心论点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2、示例:(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 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2)《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阐释内涵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3)“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3、小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4、练习:话题“关爱”。使用 “关爱,是……”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思考提示:1、抽象的精神品质、思想意识等;2、具体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 ①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具体表现) ②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抽象概念) ③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比喻)三、因果阐释——为什么 1、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示例:(1)分析理由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发人们前进的斗志。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2)揭示结果——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话题:“谈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话题:“珍惜拥有” 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才能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提示:抽象的思想认识、观点态度等;具体的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使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抽象)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4、小结:为什么或会怎样——从“原因或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 “……,因为……”;“……,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四、做法阐释——怎么办 1、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2、示例:(1)“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 ②要有过硬的本领, 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谈意气》: ①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②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③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337 评论(14)

shuizhongyou

01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守土尽责的“卫士”。改革创新的“干将”。真抓实干的“能手”。02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传统战争是“大吃小”。现代战争是“快吃慢”。未来战争是“新吃旧”。03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一种“山到绝顶我为峰”的卓越追求。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信誉。04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05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不当二传手。不守摊过日子。不做甩手掌柜。06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抽脂强肌”的转型压力尤为突出。“通经活血”的自我革命极具挑战。“水土不服”的思维定势亟待突破。07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不唯身份论人才,让技能人才无“身份”之忧。不唯学历评人才,让技能人才无学历之“绊”。不唯职称用人才,让技能人才无“草根”之虑。08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政绩。揭露问题是本分。掩盖问题是失职。09组精彩小分论点组合//优质排比句提振“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激发“时不我待、只
302 评论(12)

上善~若水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你服务。我是百度特邀答主谢学姐在线解答,教育机构资深老师,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累计服务6000人,回复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一下哦。 一、位置法题目就标明了中心论点。如2014年年闸北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再比如2014年静安区二模《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吧》,文章题目也是中心论点,但是注意要改成“我们都应尽量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因为论点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一个明确的陈述。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第一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奉贤区2012年二模卷,议论文第一段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两句话“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文章中心论点“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就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的。有些议论文一开头先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之后,在第一段末尾或者第二、三自然段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2014年长宁区二模《说宽容》,文章第一段用希腊神话海格里斯路遇恨囊的故事,然后引出中心论点“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这个中心论点就出现在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还有2013年金山语文一模《由莫言的获奖所想到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很有必要大力加强翻译工作”就出现在第三段末尾!卒章而显其志,中心论点出现在文章末尾。一些议论文由于论述的需要先列举大量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经过层层论证,到篇末才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2012 奉贤一模 《“读薄”与“读厚”》中心论点是“读书的真谛和要义在于:先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就出现在最后一段。二、概括法以上说的都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论点的情况,但是有的文章,中心论点是不能直接找到的,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从全文论证过程中去概括、归纳。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分论点综合成中心论点:分论点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是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分论点综合成一句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虹口区2012年二模《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文章先论证了3个分论点:①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②读书要重视质量③读书要有始终如一的态度 最后得出中心论点是:读书让生命更有价值。回答论题得出中心论点:“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如2013年徐汇二模,文章题目为《“两小儿辩日”,为何没能辩出科学?》对这个问题作者的见解是什么呢?纵观全文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心论点:科学创新需要具有挑战精神。变换题目得出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是一个比喻句或是问句,暗含着中心论点。如2012年长宁二模《人人皆可为国王》文章题目就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读完文章你会发现中心论点:人人在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其实就暗含在题目中了。用论据反推中心论点:分析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如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 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贝多芬经历挫折最终“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可以概括为“在挫折中追求,就有希望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真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哦,同时也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 更多2条 
276 评论(9)

<oo9

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议论文论点论据总汇,选择作文热点题材,进行论点论据的编辑汇总,既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的好素材。议论文论点论据总汇一、诚信经典论点(1)言必信,行必果。 (2)诚信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3)诚信是诚实和信用的统一。 (4)诚信会使友谊更加牢固。理论论据(1)民无信不立。 ——孔子(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3)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4)失去钱财可找,失去信任难挽。 ——谚语事实论据(1)晋文公退避三舍。 (2)商鞅立木取信。(3)曾子杀猪教子。(4)“狼来了”的教训。二、生命1.经典论点(1)生命的意义在于燃烧。(2)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生而对人民有用,死而对人民有益。(3)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造福于人类而得到永生。(4)生活的不幸和委屈应该激起奋斗的火花,而不应促使生命走向死亡。 2.理论论据(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司马迁(4)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5)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 ——裴多菲(6)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7)无用的生命,只是过早的死亡。 ——歌德(8)一个人如果碌碌无为,只为自己渺小的生存而虚度一生,那么,即使他高寿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杨沫
32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