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o0I
一、 实物广告。即出示实物,自由交换。据《史记·平淮书》载“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随着都市兴起,商业繁荣,实物广告逐渐演化成“悬物广告”。据宋吴自牧《梦梁录》载:当时的杭州酒店有挂草葫芦、银马勺、银大碗的,这些都是盛酒、舀酒的器皿。还有些药店挂个盛药的“悬壶”。 有些商人直接把商品样品挂在店铺门前。如卖绒线的、毛线的把各色各种绒线匝、毛线匝挂在门前,木炭铺悬挂一捆质地好的木炭,斗笠、草帽店、鞋子、靴子店也悬挂实物作为宣传广告。 二、 叫卖广告。我国古代商人分行商、坐贾两类,行商走街串巷,沿街叫卖,坐贾是开店铺,等待顾客上门。《楚辞》中有“师望在肆,鼓刀扬声”之句。师望即姜太公,鼓刀即敲打屠刀以示自己是杀猪羊卖肉的。姜太公站立市井敲刀叫喊卖肉,他可谓叫卖广告的祖师爷。北宋《东京梦华录》载:“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香木,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因叫卖者有板有眼有韵味,以致发展成为一种口头说唱艺术。今日的文艺广告即来源于此。 三、 文字广告。殷商时代,有个叫格伯的人,把马卖给棚先,这件事被铭记在青铜器上。湖北鄂州出土的青铜镜上也有意味很浓的文字广告的记载,如“王氏作竟真太好”、“荣氏镜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梁城东的十字街口就有各类横竖标牌挂板,上写店名、字号、物品等,有的还有画图,可谓图文并茂。有些还写成对联、诗句作文字广告,如大诗人苏东坡就曾给卖馓子的老太婆写过一首广告诗,诗曰:“纤手搓来玉米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纟厘臀金。”老太婆把诗牌置于店铺前,生意兴隆。再如明代《金陵繁胜图》中就画有标着“茶、酒、书、药、米、帽”等字样的招牌。旧北京德爱堂药店,店前竖立一块长牌,上写:“德爱堂沈家祖传七代小儿七珍丹只此一家别无二处”。字大醒目,老远就瞧得见。 四、 音响广告。用乐器演奏或是用特定物互相敲打碰撞来招徕顾客。如商代就有卖糖果的商贩吹箫招引顾客的,宋代杭州城里有家卖“梅花酒”的,就用鼓、笙、唢呐、梆子等演奏家喻户晓的古曲《梅花引》来吸引顾客。再如卖针头线脑的货郎边吆喝边手打拔浪鼓并美其名曰“唤娇娘”。磨铜镜的匠人手持铁呱打板,边打边吆唱“磨镜子哟!”并美其名曰“惊闺”。卖油的敲木梆子,卖酒的敲竹板等,只要人们一听到这些不同声响,就知道是什么生意来了。 五、 旗帜广告。用布、绸子缀在竿头,竿竖立店前。布绸上有写白字的、黑字的。最早的见于《韩非子·外储说》上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悬帜”又称为“酒望子”。剃头匠人的挑子上挂的白布帘也是“望子”。汉族人开的饭店门前挂红布包纟厘的箩圈,并缀有红布穗子,这表示不仅供应主食,还兼有肉食、酒菜;而清真饭店则是蓝布包纟厘箩圈并缀蓝穗子,这表示只供应清真饭菜。 六、 灯笼广告。灯笼广告,出现较晚,大约在唐朝中后期。中唐以前,我国城市实行宵禁,没有夜市,暮鼓响后,一切文化商业活动便停止了。较早的灯笼广告记载,见于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到了宋代,都市繁华,商业兴隆,夜市大兴,灯笼广告盛行。当代的灯箱广告、霓虹灯广告就是古代灯笼广告的延续发展。 七、 印刷广告。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印刷广告渐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是1944年在成都望江楼唐代古墓中出土的一张《陀罗尼经》(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它不仅刻有图画和中文,而且刻有外文。纸端还题有“成都府都县龙池坊汴宋马铺发售”字样,把生产单位、售货地址、售货办法都刻印出来。这比西方广告印刷早600多年,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标年板印品。宋代出现了铜板和活字印刷广告。元代有把广告印在包装纸上的,湖南沅陵出土一纸元代广告,右边竖印:“潭州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花、二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四远主顾,请认门首红字高碑为记。”左边竖印:“主顾收买银朱,请认元旦祖铺内外图书印号为记。”到了明清,套色彩印广告、年画式广告也出现了。 八、 彩楼广告。我国古代还用商品、花物等搭扎成彩色牌坊、楼房样做广告。从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些景观。另据《东京梦华录》载:“凡京师酒店,门前皆缚彩楼、欢门。”《都城记胜·食店》记“汴京州南一带,酒店皆结彩棚。”当今的厨窗陈列广告可以说是古代彩楼广告的发展。 九、 草标广告。我国农村在晋代就产生了定期的农贸集市,叫草市。大都位于交通要道、渡口或驿站所在地。因集市多在田野路边,遍地是草,卖物者顺手摘一根草插在物货上以示出卖。约定俗成,久而久之,凡所卖之物都插一草标,以致于延续到解放前卖儿卖女卖老婆,都在头上插一草标。在古典小说《水浒传》和《儒林外史》中,有很多关于插草标卖物的描写。草标广告这一形式,至今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使用着。 十、 姓氏广告。随着经济发展,各铺房为了维护商业信誉,保持传统特色,便用姓氏作字号,于是产生了姓氏广告。如北宋汴京的小吃店大多用姓氏作字号,象“北食则矾楼前李四家”、“南食则寺桥金家、九子曲周家”、“曹婆婆肉饼”、“王婆子药店”、“张三饭庄”等。这一形式,至今还被许多个体商家所采用。 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广告诗: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客中行中》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也许可算我们至今能够确认的第一首广告诗。宋代绍圣年间,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儋州,曾为一卖饼老妪写了一首广告诗,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东坡肉”是苏东坡被贬至湖北黄州时所创,为了推广,他曾写了一首广告诗《食肉歌》:“黄州好猪肉,价钱入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清朝道光年间,诗人杨静亭曾作《都门杂咏一百首》,其中《水晶糕》一首为绍兴的“水晶糕”作了如下的广告:“绍兴品味手艺高,江米桃仁软苦糕。甘淡养脾疗胃弱,进场宜卖水晶糕。” 
广告历史:以承载广告的媒介来分,广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以实物、叫卖、标记、音响为主体的古代广告时期2、以商标和牌号为主体的中世纪广告时期3、以报刊为主体的近代广告时期4、利用电讯科技传递信息的现代广告时期发展趋势: 广告媒介的发展不是淘汰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的过程。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告传播在媒介手段、内容、形式或艺术表现上都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这种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而且证明了广告的发展是同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其特征如下: 1、经济广告所占比重由小到大,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营销活动的作用不断增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经济广告的发展程度与市场范围密切相关3、广告传播手段的进步,不断促进广告的发展。4、广告运作随着经济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不断进步。问题的范围是很大的,就挑着重点,简单的说一下。
古代广告的通常形式是口头传播。然而商业性质和政治竞选的广告已经在庞贝的废墟中有所发现,但还不是最早的。公认的最早的广告应该是在古希腊发现的《寻奴》。当印刷术在15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广泛运用时,出版业开始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广告出现了。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纸介印刷广告,当时是用来宣传贩卖教会图书的。17世纪,广告开始出现在英国一些每周出版的报纸上,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广告日益流行起来,成为社会生活和商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世纪当世界经济开始急速扩张,对广告的需求亦以同步增长。1843年,美国费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广告代理公司,由VolneyPalmer创办。早期的广告代理只不过是报章的广告分销商。但到了20世纪,广告代理开始为广告的内容负责以承载广告的媒介来分,广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以实物、叫卖、标记、音响为主体的古代广告时期2、以商标和牌号为主体的中世纪广告时3、以报刊为主体的近代广告时期4、利用电讯科技传递信息的现代广告时期扩展资料广告出现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学家从古代废墟的遗址里,亦有发现广告的踪影。早期的广告以事务性为主,例如在古埃及的就有用莎草纸上制作销售推广或寻找失物的广告海报。在古印度,亦有透过壁画的形式来达至商业宣传的效果。现代广告的出现,大约在17世纪的英国开始,当时的广告是报章内的宣传,以书籍的销售为主,后来因为宣传效果良好,使医药产品亦开始采用这个宣传途径。在亚洲,最早期的广告出现于北宋时期,当时主要是商品为了突显其品质而制作,以产品及品牌宣传为主。到了19世纪初,欧洲式的广告亦开始在日本的江户出现。在互联网的世界,为广告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时至今日,广告的发展,从形式、内容、表达手法,均已演变得五花八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告史
古时的广告纯粹只是靠口碑。口碑以外的首则广告,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于庞贝城遗址内发掘到的广告。 当15世纪至16世纪出版业开始发展,成为了广告真正开始成长的时刻。到了17世纪,英国的报纸已经开始有广告出现。随后的一个世纪,广告发展得十分蓬勃。19世纪当世界经济开始急速扩张,对广告的需求亦以同步增长。1843年,美国费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广告代理公司,由Volney Palmer创办。早期的广告代理只不过是报章的广告分销商。但到了20世纪,广告代理开始为广告的内容负责。扩展资料:二十世纪早期哈尔滨的俄式广告柱中国不是现代广告的发源地,但有广告性质的宣传方式很早就出现了。《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已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可见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而春秋末期孔子的周游列国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个人广告的形式。除了口头广告,中国古代最常出现的是悬挂式广告。北宋时期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写了北宋东京繁华的街市景象,里面的悬挂式广告随处可见。在当时的广告,主要是商品为了突显其品质而制作,以产品及品牌宣传为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争夺消费者和增加市场占有份额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手段日益科学化现代化,运用广告来开拓市场,争取消费者,成为企业开发市场、扩大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由于广告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广告活动的形式日趋丰富多彩,广告业务不断增加,专业广告组织也开始出现,对广告理论和广告策略的研究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为了加强对广告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加强对广告理论的研究,高等学府增设了广告专业或开设广告课程。广告学是一门科学。广告学反映了广告活动的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就有科学性。所谓科学,它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总和。科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地解释各种现象。它的任务是透过偶然的、杂乱的现象去发掘和研究表面上看不出的规律,并以这些客观规律去指导实践。很多科学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未知的空白区和不完善的地方。广告学是新生科学,自然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和未知空白区,但绝不能因此而否定它是科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广告史
广告学,独立学科,它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的科学。有关广告的知识,起初只零星地见之于新闻学科和经济学科的部分章节内,且很不成系统。到现在为止,广告知识仍是这些学科的组成内容之一,如新闻学、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商业心理学等都论述到广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