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小虫
上地大数字图书,论文应有尽有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之上,呈北东—南西向展布,西邻浙闽隆起区,东至钓鱼岛岩浆岩带,北邻南黄海盆地,南至台西盆地,面积为8×104km2,为新生代弧后含油气盆地。发育多套烃源岩,其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热演化适中,生烃能力较强。广泛分布的陆源砂质岩,大多储集条件良好;经长期风化淋滤的基底岩石,也可具有储集条件。盖层主要由各还原沉积相带的泥质岩构成,如湖相泥岩、前三角洲泥岩、沼泽沉积的煤系地层等,大多具有良好的封盖条件,而且区域性盖层也广泛分布。圈闭数量多,面积大,具多种成因类型,不仅有构造成因的构造圈闭,而且还有沉积成因的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还有后期剥蚀、淋滤作用形成的古潜山。构造圈闭绝大部分形成于始新世至中新世,圈闭的形成期大部分早于油气的生成和运移期,主要成藏组合大多位于生烃凹陷或其边缘有效运聚区域,具有油气富集匹配良好的成藏组合体系。东海陆架盆地可分为西部坳陷、中部低隆起和东部坳陷3个一级构造单元整个盆地勘探程度低,综合物探在西湖凹陷、瓯江凹陷基本达到普查水平,其他凹陷仅达到普概查水平。截至2004年底,二维地震272086km,三维地震3336km2,钻井63口,钻探主要集中在西湖凹陷(探井密度仅001口/km2),东海陆架盆地探井密度仅0002口/km2。先后发现了平湖、春晓、宝云亭、武云亭、残雪等8个油气田。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4×108t,探明程度6%,平均采收率12%,累计探明可采储量12×108t,累计采出量03×108t,当年采出量32×104t,剩余可采储量926×104t,储采比29;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7×108m3,探明程度8%,平均采收率8%,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1×108m3,累计采出量8×108m3,当年采出量41×108m3,剩余可采储量41×108m3,储采比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