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瑞
有一种智慧,叫乐观;有一种美德,叫从容;有一种境界,叫舍得;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日积月累的坚守望着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体验着他们迢迢人生征路,我嗅到了坚守的气息。坚守,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梦想的执着的追求。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因对警察的向往而踏上了追梦之路。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他有着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期间危险无处不在,然而他用身躯和热血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安定。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并没有让他畏缩,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曾经的初念,已深深扎根于他心中,为了儿时的梦想他选择了翱翔,选择了坚守,他是一只高飞的猎鹰。坚守,是一份责任,源自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于敏,1960年底放弃了即将成功的原子弹研究,开始参与氢弹技术理论探索。他在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终于在两年零八个月后成功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这比美国少用了四年半,比英国少用了两年零一个 
“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这批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同往年一样,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忠诚、敬业、担当、奉献、大爱等优秀品质,树立了一座座丰碑。爱国奉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的光辉旗帜。爱国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世一生中,落实在一言一行里。“感动中国”人物中“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不仅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而且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把爱国之情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报国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职业孕育事业,事业高于职业,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才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感动中国”人物中守岛卫国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坚持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坚守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始终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把辛苦当成一种幸福,把爱岗敬业当成一种责任担当,尽职尽责,实干苦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一种担当本色,也是一种责任自觉,体现出一种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帮困的境界。“感动中国”人物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当国家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紧要关头,都是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无畏,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竭尽全力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面对大事难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生死关头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为,要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营养、激发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2008年,是中国特别艰难的一年,也是中国最辉煌的一年。不过,2009年已经悄然来到,2008年已成为历史,然而,无数感人事迹永远还定格在2008年的那一瞬间……33年前8级的大地震让唐山面目全非,损失惨重。地震带来了许多孤儿,造成大量房屋倒塌。然而,在全国人民的同心协力帮助下,如今的唐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今天十三义士用他们的行动给“知恩图报”作了最好的诠释。这支由宋志永带头的志愿队在南方雪灾时奔赴湖南;在汶川大地震时他们的身影又出现在四川。他们没有华丽的外表,有的是一颗责任心、感恩的心。感到中国组委会给了他们这样的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助。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都说教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中国二坪村,一位教师用自身的热量在悬崖上点燃了知识的火把。他一去去了19年,他是一名黎族教师,为了教育,他与妻子度过了18年。而他们的儿子年幼却只能孤身一人上学,自己照顾自己。李桂林对妻子说:“我们亏欠了儿子,但倘若我们走了,却要对不起几百个孩子呀!”。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最美的画,他们用自身的热量点燃了中国最亮的火把。十八年的清贫,代课的陆建芬每月只有200多元的工资,她与丈夫用行动告诉我们想“希望”的含义……现在已是春天,春天是充满希望的,然而,一个26岁的年轻生命似一颗流星在天空划过……天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26岁的济南军区铁军师战士武文斌的死给了我太多的震撼。他表现突出,只因那天晚上下雨要及时搬运材料,几次换岗他都不下,15天里他几乎未合过眼,他操劳过度而死。师里的战士回忆说:“他总说自己是农村兵没事”,身患重病的母亲和身体不好的父亲,让他在幼年时就用自己稚嫰的双肩扛起了整个家。他的妻子杨卫华得知他的死讯,只能与他的遗照合影。是啊,武文斌太累了,他要休息了。只是他这一觉睡得太长,太长……感人事迹无数,每一件都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北川县委经大忠当机立断,力挽狂澜。一句感到人心的话留在了礼堂内:“让孩子们先走。”消防队副队长李隆用左胳膊救出李青松,用50%的死亡可能换回了女孩50%生的希望,他用握手向她传递希望;下岗工人韩惠民用老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航天员将中国人的足迹印入太空,残疾人金晶用柔弱的身躯挡住残暴,用微笑传递力量,张艺模奥运国队用自己1000多个日日夜夜让中国五千年文明惊艳世界。失去丈夫仁那的吉吉用自己的行动成为雪山上绽放的雪莲……十位人物,感到中国。这一年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悲怆与喜悦;这一年,中国走的太不容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共同走过了这一年,最后一个特别奖献给了13亿同胞,这一个奖更为感到。我们只是初中生,还不能为祖国作多大贡献,但我们热爱祖国,我们心中自豪。愿中国感动世界,愿这个奖能感动一个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可以写一下让自己感动的人,然后歌颂一下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文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2019年2月18日晚20:00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中评选出了2018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他们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与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干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性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一名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这个时代的楷模,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他们朴实无华,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信仰,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他们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信念,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去学习。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他们是旗帜,是方向,是楷模。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党员干部要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榜样的力量引领着新时代前进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身上,学习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创新的意识和实干的精神。榜样不仅仅是感动,党员干部要把感动的情感化为行动的力量。我们要看榜样、学榜样,化感动为行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事业添砖增瓦,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