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7

casfelix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改革开放论文1200字怎么写才好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evinchen00

已采纳
“神舟七号升天啦!”当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以后,我的内心激动不已,当我在画面上看到翟志刚叔叔穿着中国人自己造的太空服走出太空舱,挥动手中的红旗向全世界问好的时侯,我永远记住了这一刻,2008年9月27日16时35分12秒,这是让我们中国人永远骄傲和自豪的一刻。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成功举办。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的进步和繁荣。可是,长辈们的一段回忆,却让我感受到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 爸爸说:“1978年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历史,中国人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蒸蒸日上。中国的国力也不断加强。”爸爸妈妈的童年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爸爸告诉我,一大家子围着一个九寸的黑白电视机看仅有的几个频道的节目是那个时代的人记忆中抹不去的痕迹。吃完晚饭,碗一搁下,爸爸和叔叔搬起小凳子为能抢到第一排的座位急急忙忙冲出家门。可是像爸爸和叔叔那样积极的岂止他们俩个,当他们俩个去占位子的时候,可能已经有好几个那样的孩子已经捷足先登。妈妈又接话到:“对呀,悦悦,你可知道,你现在的学习条件和我们小时候简直天壤地别呀!我们小时候如果哪个小朋友有一块带香水的橡皮也要美几天呢!”奶奶看我们说的那么起劲也插话道:“悦悦,来,奶奶给你看一样东西。” 我好奇地看着奶奶,奶奶拿出一个铁罐,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铁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票面,奶奶娓娓道来:“那时候,我们吃饭要饭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好多东西要凭票供给。哪有现在那么方便。大卖场使我们30年前想都没有想到过的购物天堂呀!” 我眨巴着双眼似懂非懂,听了长辈们的那段叙述,我也开始关注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在的电视机非但色彩缤纷,更新换代的速度更是惊人。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电脑,手机也几乎人人都有。我们的学习生活更是离不开互联网。上海已是购物天堂,大卖场,各种百货商厦几乎网罗了我们所有我们想要的商品。高架,地铁,高速,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们的梦想是造出中国人自己的航空母舰,我们的梦想是能让神八载人飞船能载着普通人遨游太空。这些梦想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一旦醒来,将震惊世界。”今天,他的预言已成为了现实。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向世界展示自己,30年的成就必将会成就我们更辉煌的未来!

改革开放论文1200字怎么写才好看

314 评论(10)

961114yy

改革开放 政治小论文 1500字如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
158 评论(15)

寂凉烟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  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  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
22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