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ring
一、单质的化学式书写: 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即金属活动顺序表) 非金属单质:(1)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特只有碘单质要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2)液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③气态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以外其它都要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2” 二、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一排:排元素。正价元素前,负价元素后;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后;其它元素前,氧元素在后。二标:标化合价。三交叉:交叉化合价数字。原子个数是1时省略不写。 
借助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中间的等号上标注反应条件、催化剂;配平;如果反应物没有固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在生成物的难溶物的化学式后面加向下的箭号;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在生成物的气体的化学式后面加向上的箭号。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H2O(一水合氨),NH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
化合物的化学式用化合价来写首先要记熟化合价然后用用化合价来写化学式如氧化钾:1、按着顺序先写出元素符号一般都正价在前,负价在后2、在元素符号上方分别标出该元素的化合价3、把该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另一种元素的右下角,作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能约分的要约分),4、略去化合价为化学式+1 -2例如:氧化钾-----KO------K O------K2O+2-2氧化钙-----CaO-----Ca2O2---------CaO如果化合价记熟,不用标化合价,按照此方法可以直接写出化学式,即快又 准确例如:氧化钾-----KO------K2O(钾是+1价交叉在O的右下角,个数是1省略不写氧是-2价将2直接交叉写在K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又如:氧化铜-----CuO(铜+2价氧-2价,都能被2整除,个数是1省略不写,)遇到这种情况,可直接写化学式CuO如氧化铝-----------AIO---------AI2O3(化合价不用写在纸上,是记在心里直接用的)这样能写出很多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价可以按口诀背,包括原子团的化合价明白了吗?若不明白再来问我!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