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free
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变换: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出中山装,此后几十年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④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对旗袍进行改革创新,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变化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纯手打,希望对你有帮助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汉族妇女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来历:民族服装在特定的社会生活及自然环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特点:设计抽象、更鲜明、更具标识性夸张、更强烈,也更具有自由度
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