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即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谎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 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 统计数字, 亲身经历、感受。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 (1)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 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自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论证的类型: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3)基本的论证方法:包括三大类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①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②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③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二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驳论方法:驳论有三种方法,即①反驳论点、②反驳论据、③反驳论证。由于议论文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有机构成的,因此驳倒了论据或论证,也就否定了论点,与直接反驳论点具有同样效果。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 ①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须引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 陈毅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 鲁迅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 葛洪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 魏相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张咏 虚已者进德之基。 —— 方孝孺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申居郧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 张廷玉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我们不要把眼睛生在头顶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脚踏坏了我们想得之于天上的东西。 —— 冯雪峰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毛泽东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 王进喜 “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 —— 邓小平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莎士比亚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 培根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孟德斯鸠 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 —— 加尔多斯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 列夫·托尔斯泰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 —— 斯宾塞 谦逊可以使一个战士更美丽。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 富兰克林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 泰戈尔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 季米特洛夫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 柏格森 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 黄石公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 诸葛亮 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 —— 吕坤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徵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 申居郧 虚心不是一般所谓谦虚,只是表面上接受人们的意见,也不是与人们无争论无批评,把是非和真理的界线模糊起来,而必须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当自己还未了解他人意见时不盲从。 —— 徐特立 一分钟一秒种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 徐特立 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 —— 邓拓 为了彻底防止和克服思想上不同程度的主观主义成分,我们惟有要求自己,遇事都一定要保持真正的虚心。 —— 邓拓每一只精致完美的蜂巢都是由数以万计的蜂儿在认真严谨的态度下完成。 每一只伶俐的海豚都带着与生俱来的精细“声纳”在碧海汪洋中遨游。 没有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哪来令科学家都叹为观止的精巧蜂巢;哪来令孩子们拍手叫好的水中精灵与海洋使者? 由此看来,严谨也是动物们的生存之道。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与南开大学穿衣镜上的箴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这看来俱是桩桩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体现着他们严谨的治学之风。 由此看来,严谨是治学之人的修身之道。 方孝孺的话时常在人们耳边回响:“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法国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晚年时曾为大文豪巴尔扎克塑像。为了做到惟妙惟肖,得其精髓,仔细阅读了巴翁的著作,收集到许多照片,他甚至跑遍了巴黎的衣店,只为获得巴翁的身形数据。再加上七年的精雕细作,这座震惊世界的雕像终于问世,并流传千古,成为艺术天幕中最璀璨的明星之一。罗丹正是顺着严谨精细的阶梯, 终于一步步走入成功的殿堂。生活中,有时片刻的疏漏则可能将轻视严谨的人打入无底深渊。 由此看来,严谨是追梦之人的成功之道。 瑞士、日本与中国、印度、加拿大相比,不过是指甲壳上的区区小国,却依仗着精细的仪器制作与一丝不苟的治国理念驰名世界。严谨使他们贫瘠的国土上盛开出文明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来,严谨是国家的兴旺之道。 严谨是一种明悟,无论体现在动物还是人,个体还是国家,它都是一条散发出智慧芳香的箴言。 典型论据邓小平一丝不苟——领导人需要严谨的品格1983 年 6 月,全国正在学习、宣传朱伯儒的事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特地为学习朱伯儒题了词:“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当时,邓小平同志嘱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要急于发表,应先请语言学家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 办公室的同志找到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老接过写在宣纸上的题词,戴上眼镜,看过后说:“写得好。不过‘符合'的‘符'字目前已不再使用,如果这样使用显得不大规范,最好改成‘副'字。” 邓小平同志得知此事后很高兴,马上提笔说:“再重写一张,用字不规范,这样不好。”邓小平同志又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写了起来,字迹苍劲有力:“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出版物为什么要错呢——关键在于有无严谨的态度某出版社的领导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出访日本,当谈及我们中国目前对出版物编校质量规定,出版物的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为合格品时,日本出版家对此甚感惊奇。他们除了对我们制定“差错率标准”不能理解外,还连连反问:“出版物为什么要错呢?”日本人的话让我们很不服气。但日本出版物所达到的“精益求精”的水准,的确又令人不得不服。仅就日本讲谈社所采取的出版保证质量措施看,出版物确实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差错。讲谈社现有职工 1053 人,在机构设置上,除了有分工细密的编辑局、编辑部外,还特别设有负责审校文字与图片的校阅局。讲谈社的校阅局有 160 人,相当于全社成员的 15% 。一点一撇重千斤——一个小疏忽铸成大错1930 年 4 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驻河南的蒋军。谁料想,冯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正巧河南南部的泌阳一地,与沁阳相隔百里。结果冯部误入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阎、冯联军处处陷入被动,导致联合作战的失败。后人戏称这场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若不是这一撇,或许中国历史部分章节就要改写。18 万元付东流——一点都不能放过乌鲁木齐市粮食局挂面厂 1980 年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一套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 18 万元从日本购进 1000 卷重 10 吨的塑料包装袋,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样品制出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厅机械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 1986 年 3 月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乌”字上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于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 18 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真是一点值万金。如果挂面厂和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认真细致地检查,怎会让 18 万元付之东流呢?她,着名的物理学家;她,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女性。她的经历,是我们无法体验得精彩。刚满十岁的她,便饱受丧失亲人之痛,妈妈、姐姐相继离她而去。可她却不被挫折吓倒,反而知难而进,刻苦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位美丽聪明的女孩走到了人生的转折点——遇到了白马王子比埃尔,他们共结良缘,幸福万分。可是,天妒英才,当他们事业蒸蒸日上时,先生不幸地离开了。尽管如此,她一心投入科技业,强忍悲痛,成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的传奇女性。她便是家喻户晓的居里夫人。 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从中,我们看到了居里夫人的坚强意志和强大的力量。当一个人丧失至亲时,悲痛如潮涌滚滚而来。我们会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以致消极面对人生。可是,这个令人敬佩的人,却强忍悲痛,发奋图强,醉心于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这种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把目光回到自己身上。考试不理想就自弃,竞选不成功便灰心丧气,最终落入深渊。我们和不易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呢?“成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奠基石,挫折时通往成功的阶梯。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失败挫折,用乐观的态度看待,成功将只有一步之遥。 在各种研究中,必须细心严谨地对待,不出一丝差错。居里夫人便是这样一个严谨、细心的人。在任何一个实验中,她都一丝不苟地对待,小心翼翼地工作。对于我们90后的“马大哈”,便要向居里夫人学习,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专心致志地听讲;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作业,认真检查;仔细对待每一次考试。我相信,成功将离我们不远。 她,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精神,我们的终身学习宗旨。
例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悠然豁达。"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五柳先生的怡然自乐。快乐就是一种平静的心态,由自己决定。 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于我们所处的事,如果,我们能用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看待我们的处境,我们往往能够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因为我们的内心是平静的,平静的心能让我们看到乐观的一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同时,我们又是快乐的。所以,拥有一颗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快乐的根源。 就像我们推开一扇窗,窗外是一片玫瑰园,有人会因它们的美丽而高兴,而有人会因为想到玫瑰下的刺而沮丧。在这个世界上,掌握在你手里的便是你的心态,快乐与否,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有信仰的人,灵魂不会跌跌撞撞,有信仰的人,就像带着光行走,路再黑,都可以为自己照亮。快乐是一种充实的心态。 年轻的人,有着最宝贵的青春,年轻人最喜欢做的事也就是挥霍青春。做他们最喜欢的事--发呆。或许那是正在憧憬未来,可是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有多少次的暮然回首,引起一声声的长叹。如果回头看,看见的是顽强拼搏的自己,是自己努力行走的印记,那么你的回眸,则是一笑,"百媚生"。 李大钊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以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就像我们认真的去做一件事时,我们是快乐的,因为很踏实。 快乐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取决于你的心态。拾起你的快乐吧!
谨慎(拼音:jǐn shèn),是指对外界事物或自己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指言行慎重小心,以免发生有害或不幸的事情。《谷梁传·桓公三年》:“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 丁玲 《母亲》一:“他也不禁有一阵凄凉之感,当然下药是更谨慎了。”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持有此种态度的人,会对事物做整体的、细节性的考虑,小心评估利弊得失,并且反复思量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所造成的结果,他(她)们经常是深思熟虑的,注重长期、实质的结果,远超过短期、表面的利益。谨慎往往给我们带来利益,是做人的优秀品质,但是如果过于谨慎,则引起问题如丧失机会。1、谨慎是优秀的品质它的意义在于:1、很多职业需要这种素质,缺少这种修养必然引起问题。例如:“一招出错,满盘皆输”;银行业稍不谨慎就会账目错乱;警察稍不谨慎就会出现错案;医生稍不谨慎就会出现人命。2、生活中需要这种素质。吃鱼不谨慎会扎刺,签合同不谨慎会丢钱,交友不谨慎会掉入深渊,过马路不谨慎健康受损……3、谨慎常常带来利益:“谨慎使得万年船”,“多一份谨慎,少一份损失” ……2、怎样才能做到“谨慎”呢?(1)、做事三思后行,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深入、仔细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确实无误再进行。(2)、放下利益,放松心态。(3)、必须考虑后果。(4)、急则无智,不要急忙处理事情。(5)、如果可能引起问题,要申请领导指示,否则推迟进行。(6)、怎样谨慎讲话:多多观察生活,看看别人是怎样说话的;说话前想一想啊,没事模拟一下某个场景,然后思考一下其中所用的话。3、过于谨慎,则引起问题:谨慎过度转而变为怯懦、畏首畏脚、战战兢兢;“穷死胆小的”说明很大一部分穷人就是过于谨慎勇敢,为气魄,为胆量,勇敢过度变为鲁莽有余。没有了勇敢,则不再有谨慎。勇敢是谨慎的生命!我们做事应该胆大心细。